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中国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汉语及其方言,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语音、词汇、语法到语义都出现许多新的变异现象。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汉语及其方言的变化、变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就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来说,以往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方言调查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对发音合作人进行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共时、静态的描写、分析,有些并与古音韵、古词语进行历时比较,这种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硕果累累,使汉语方言学蓬勃发展起来。但过去的汉语方言研究很少联系社会、人文因素进行动态的调查、分析、描写,这是值得我们调查研究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时候,曾想在这方面做些探索,因受学识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没有做任何实际工作。到了八十年代,我开始关注、学习、研究社会语言学,学术视野开阔一些,并取得·一些心得,同时受现代科学多学科结合特点的启发,更想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与方言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综合采用个案调查及静态描写与群体调查及动态描写、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调查研究汉语方言,描写、分析方言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征,及其共时变异与历时变化情况,曾写了两三篇相关的文章。当时的这种研究很少,也很不深入、细致,此后又没能继续下去,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这使我深感遗憾与惭愧,也是我的一种心痛!
李伟,1976年生,山西省洪洞人。1999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传媒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的研究,在国内专业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阳泉市概况
第二节 阳泉方言概况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汉语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研究方案
第一节 调查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三节 本研究特色-_
第三章 阳泉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四章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考察
第一节 阳泉方言声母变异考察
第二节 阳泉方言韵母变异考察
第三节 阳泉方言声调变异考察
第四节 阳泉方言入声变异考察
第五章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第一节 语音变异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二节 语音变异的语言能力分析
第三节 语音变异的语言态度分析
第四节 语音变异的媒介因素分析
第五节 被试社会特征属性选择相关度实验分析
第六章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的城乡差异分析
第一节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的城乡差异分析
第二节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城乡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汉语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阳泉方言语音变异研究的思考和启示
附录阳泉方言社会语言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63千米。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本省平定县接壤,西临本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总面积2440平方千米。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于是全县分成了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两个盆地。
矿区位于城区的西侧,西、北、南三面均与郊区毗邻,大部分位于山脚下,总面积10平方千米。矿区是一个以产煤为主,同时拥有电力、冶金、机械、建材等多种工业门类的新兴工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22万,是阳泉市各区县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也是阳泉市人口最杂,外来人口最多的一仑区。
郊区环绕在城、矿两区的周围,东面和南面与平定县接壤,北面与盂县交界,西面与寿阳县毗邻,总面积633平方千米。郊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部是山地,东部是丘陵,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