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守望·反思
《中国考古学概念的反思·序》
今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来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就是对学科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是焦天龙先生对我国考古学科相关概念进行反思的成果,相信会引起业界的重视。
我和焦天龙先生是同乡。当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任职,一度主持山东队的工作,见面的机会相对多一些。记得1992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在济南举办,他是会务组的主要工作人员,我被拉去帮忙,会前会后由此有了更多接触,因此增加了了解,此后对他的科研活动和成果也就有了更多的关注。他对胶东半岛地区的贝丘遗址多有研究,并主持了日照尧王城、滕州前掌大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后来他远赴大洋彼岸,到哈佛大学跟随张光直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暑期,山东大学与耶鲁大学、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围绕日照两城镇所开展的中美鲁东南沿海地区系统考古调查项目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文德安(Anne P. Underhill)教授邀请蔡凤书教授、于海广教授、栾丰实教授和我四位中方合作伙伴访问,到哈佛大学拜访张光直先生是这次访美之行的重要一站。在天龙和慕容捷(Robert Murowchick)、高德(David Cohen)诸位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在波士顿的行程非常圆满,尤其是见到了在国内首倡聚落考古的张光直先生。当时张先生身受病痛折磨,讲的话已不容易听懂,但当我向他汇报两城镇前三个季度区域系统调查的成果时,张先生眼里透露出异常兴奋的光芒。看得出他想说什么,但已无法表达,直到临别时他坚持在夫人李老师的搀扶下送我们到门口,才听到招待不周四个字。我相信张先生对这个调查项目肯定想做更多的了解,也肯定会有很多的期待,因为早在1984年张光直先生首次受邀到国内高校讲学,他就选择了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著名的《考古学专题六讲》就是他那次讲学的成果,其中的聚落考古和聚落形态研究理论对此后中国的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影响很大。他选择山大授课,我猜测一则是因为他跟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先生很熟,也跟刘敦愿师比较熟悉,二则应该是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和陶器分期比较完善,这是开展聚落考古和区域系统调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是那次波士顿之行,我对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项目有了较多了解,便在2000年投递申请并获得通过,次年再访哈佛,行前自然烦请天龙先生代为安排住宿等相关事宜,结果是跟先到一步的陈星灿先生一家比邻而居,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安排了!引以为憾的是张光直先生已于当年年初仙逝,再也无法聆听他的教诲。好在有天龙先生的安排引见,访学时经常参加人类学系和费正清研究中心的活动,尤其是旁听了李润全、巴尔 约瑟夫(Ofer Bar-Yosef)等教授的讲课、讲座等,与波士顿大学东亚考古研究中心的慕容捷、高德和邵望平等学者互动也很多。当时这两个学校经常举办有关东亚考古的学术活动,还不时可以见到来自海峡两岸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感觉生活很充实。就在一年的访学快要结束时,获知天龙如愿应聘到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Bishop Museum)任职。因为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南岛语族研究的,这个选择当然专业很对口,此前和此后很长时间他的研究重心也是围绕华南、台湾和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展开的。我回国后请他来山大讲学,并给《东方考古》赐稿,所讲授和写作论文的题目也多与此有关。后来天龙先生先后在香港海事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任职。这些经历无疑丰富了他的学术经历,加之他在厦门大学一直担任兼职教授,始终工作在田野、博物馆和教学一线,我便邀请他来山大做个系列报告。2018年年底他以山东大学流动岗教授的身份到访山大,以考古学概念与实践为题开设专题讲座五场,每次都是百余名师生聚集一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间我们就酝酿以此次系列讲座的内容出版一本书,纳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书系。今年年初天龙先生的工作又有所变动,受聘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任首席研究员。尽管如此,本书还是如期完成,这是需要感谢的!
正如天龙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本书不是对考古学概念和技术的全面介绍和分析,而是有选择性地讨论了一些对中国考古学造成了重大影响或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概念。他在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所受的专业训练,以及在北美和国内长期从事考古一线工作的经历,使他成为合适的作者人选。国内一度对考古学的学科性质,也就是考古学究竟属于什么学科门类有过争论,但无论是属于历史学还是人类学门类,考古学研究人类历史的属性是不会变的。人类考古学强调对人及其行为的研究,与国内作为历史学科门类的考古学所强调的见物见人,其追求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讲好故事,其主角当然是人和人类。几年前我曾为迈克尔·史密斯、加里·费曼、周南、蒂莫西·厄尔、伊恩·莫里斯等所写《作为社会科学的考古学》中文版写过一篇导读,就作为这篇序文的结束语吧:
考古学源于人们对自身过往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与追寻。因此,它在过去很长时间以及将来的发展中仍然会作为历史学亦即人文学科的分支学科而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分析方法多么尖端,阐释理论多么前沿,作为历史学的考古学这一命题将永不过时。对于有着悠久文明与成文历史的旧大陆文明古国和文明区域的考古学尤其如此。20世纪中叶前后开始并延续至今的以测年技术、地理探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命(态)科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广泛应用,赋予了考古学浓重的(自然)科学的色彩,科技考古成果辈出,作为科学的考古学逐渐被认可、接受。与此同时或稍早开始融入到考古学并同样延续到当下的文化人类学、民族志学,在理解和解读考古遗存并进而阐释早期人类社会行为方面所具有的启发意义,使得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深入人心,成绩斐然。学科的上述发展,既是因应了考古学主战场先是以文明或国家起源,继之以社会复杂化进程这一主要任务的需要,也反过来极大促进了考古学自身在人类早期社会研究上的广度与深度,其必然结果是,考古学由对(器)物的专注,转移到对人和人类社会组织的关注。家户、村落、城镇、都市,人口数量、手工生产、贸易、市场,基层组织、社区规划、行政职能、国家和政治形态,诸如此类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的术语和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考古学家们的论著中,作为社会科学的考古学这一命题便应运而生。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和学科的国际化,考古学正在超越其固有的地域的局限性,成为所有从业者可以共享的知识领域。在这一点上,社会科学所固有的理性、实证性等特征,恰恰是考古学所需要的。这就是考古学,一个富于融合能力的学科理论的发展脉络,正是这种融合能力,使之能够不断创新,永葆青春。
方 辉
2021年11月7日
后 记
这本小册子既是我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哈佛大学求学的心得,也是我在夏威夷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讲学的总结。自跨入北京大学的门槛接受考古学的本科启蒙教育,到后来负笈至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就一直被这门学科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技术所吸引着。虽然近距离接触并发现古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曾让我多次激动过,但如何研究和解释这些发现才是考古学吸引我的所在。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断断续续地总结过对这些概念和技术问题的思考,也在自己主持的考古研究项目中做了一些探索,部分成果曾用中、英文发表过。蒙山东大学方辉、栾丰实和靳桂云教授邀请,曾两次集中给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研究生们介绍了这些内容,部分内容也在厦门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向考古专业的学生们介绍过。中国有教学相长的古训,我的体会是授课实际上是求学的延伸,所以这本小册子仍然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份作业。现发表出来,希望能博方家指教。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对考古学概念和技术的全面介绍和分析,而是有选择性地讨论了一些对中国考古学产生重大影响或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概念。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考古学的概念和技术的源头在欧美。所以,探讨中国考古学的概念和技术,不能离开欧美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该仅仅表现在考古发现的材料上,而更应该体现在原创的概念和技术上。随着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领域的跨国扩展和研究视野的国际化,如何在学科的层面推动考古学概念和技术的创新,是学界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书之所以聚焦于此,正是希望能在这些方面抛砖引玉。
感谢在求学阶段指导和启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是他们的教育和鼓励让我一直思考和探索这些看起来很枯燥的问题。特别感谢恩师严文明先生、安志敏先生、张光直先生、Ofer Bar-Yosef先生,他们分别在我的母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哈佛大学激发了我对考古学理论和概念问题的兴趣,并鼓励和容忍我自由探索。我的学生们也在课上和课下与我进行对话,促使我不断修改很多想法。非常感谢方辉教授不吝赐序,以及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助这本小书的出版。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吴长青和贾利民编辑的辛苦劳动。修改书稿之日,正值新冠病毒肆虐人间之时。虽可陋室探学,却无力悬壶济世。如自己的所思所探能有益于同道,并能对后学者有所启迪,则所愿足矣!
焦天龙
2021年1月21日于美国丹佛
方辉 序
自序
章 中国考古学与西方考古学的互动历程
一、引言
二、中国考古学的欧美渊源
三、当代欧美考古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对当代中国考古学的影响
四、中国考古学与西方考古学的互动历程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产生和演变
一、引言
二、无文化的西方考古学
三、文化概念在欧洲的引用及其意义
四、文化概念的在欧洲考古学的发展和成熟
五、欧美考古学界对文化概念的早期反思
六、当代欧美考古学对文化概念的杨弃
七、文化概念与中国考古学
第三章 聚落考古学的概念和方法变迁
一、引言
二、美国聚落考古学发展历程
三、聚落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四、海洋聚落考古的思考和实践
第四章 经济考古的概念和实践
一、 引言
二、 经济考古学产生的背景
三、 经济考古学早期的研究
四、 当代经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
五、 交换、贸易的考古学研究
六、 世界系统理论
七、 市场的考古学研究
八、 经济考古学的现状与前景
九、低水平食物生产概念与中国史前经济研究
十、中国史前低水平食物生产的个案研究:河姆渡文化经济形态的再思考
第五章 景观考古的概念
一、 引言
二、 景观考古与环境考古的区别
三、 欧美学者对景观考古的认识过程
四、 景观考古学出现的学术背景
第六章 人群移动概念与中国考古学
一、引言: 欧美考古学中人群移动概念的变迁
二、人群移动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变迁
三、人群移动与跨湖桥文化的渊源
第七章 性别考古概念与中国考古学
一、 引言
二、 欧美考古学的性别研究
三、 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
第八章 考古学的新实用性: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的困境
一、引言
二、有争议的过去:知识产权, 社会正义与文化遗产
三、西方博物馆的新困境
四、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的商业化
五、中国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