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褚红素)》包括导论、金融企业制度、金融供给、金融市场约束、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危机、金融安全、金融监管共十章内容。首章为导论,包括金融概述、治理与金融治理、伦理与金融伦理,重点介绍了金融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以及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的具体内涵。本章通过对金融、治理与伦理的介绍,使学生具有运用金融治理和金融伦理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章为金融企业制度,包括金融企业概述、金融企业制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点介绍了国有金融企业机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本章通过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介绍,使学生理解我国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思考和分析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第三章为金融供给,包括金融供给概述、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直接融资,重点介绍了以权益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本章通过对科创板的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四章为金融市场约束,包括市场约束概述、市场约束运行机制、信息披露,重点介绍了《巴塞尔协议》。本章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解读,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运行约束机制。第五章为金融科技,包括金融科技概述、人工智能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本章通过对大数据、区块链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掌握金融科技的应用原理。第六章为绿色金融,包括绿色金融概述、绿色金融主要产品和服务、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重点介绍了绿色金融主要产品和服务。本章通过介绍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使学生了解金融业转型发展的方向。第七章为普惠金融,包括普惠金融概述、普惠金融发展历史及模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本章通过对普惠金融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第八章为金融危机,包括金融危机概述、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重点介绍了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本章通过对历次金融危机的解读,使学生了解金融危机的防范和治理措施。第九章为金融安全,包括金融安全概述、金融安全网、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重点介绍了金融安全网。本章通过对金融安全的介绍,使学生树立金融安全的意识。第十章为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管概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路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建议、我国金融监管的探索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本章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解读,使学生明晰金融监管的意义以及金融监管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褚红素)》可以作为财经类高校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自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治理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特定的事物加以管理、调整、改造,使其达到有序状态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活动和过程。治理体系是指参与和实施治理的全部要素、手段、方式、环境、条件的总和,即体系化的治理结构和要素。治理体系包括制度体系,政党、团体、政权机构、公众等治理主体,道德、观念、权威等软性规范,以及治理制度赖以运行的保障条件等内容。伦理是指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道理和规则,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的行为规范,也深刻地蕴含着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因此,我们需要以伦理的思维开展治理,使特定事物符合一定要求并达到有序状态。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鉴于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金融治理必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金融治理涵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系统。由于金融治理涉及价值判断问题,国家应从金融伦理视角开展金融治理,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方在金融交易中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及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广义的金融伦理主体包括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等,而狭义的金融伦理主体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
财经类高校学生应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有效融入国家战略发展格局,推进金融治理,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有序、安全、稳定、协调发展。鉴于此,编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本书可以作为财经类高校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包括导论、金融企业制度、金融供给、金融市场约束、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危机、金融安全、金融监管共十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包括金融概述、治理与金融治理、伦理与金融伦理,重点介绍了金融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以及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的具体内涵。本章通过对金融、治理与伦理的介绍,使学生具有运用金融治理和金融伦理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章为金融企业制度,包括金融企业概述、金融企业制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点介绍了国有金融企业机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本章通过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介绍,使学生理解我国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思考和分析国有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对策,第三章为金融供给,包括金融供给概述、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直接融资,重点介绍了以权益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本章通过对科创板的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四章为金融市场约束,包括市场约束概述、市场约束运行机制、信息披露,重点介绍了《巴塞尔协议》。本章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解读,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运行约束机制。第五章为金融科技,包括金融科技概述、人工智能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本章通过对大数据、区块链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掌握金融科技的应用原理。第六章为绿色金融,包括绿色金融概述、绿色金融主要产品和服务、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重点介绍了绿色金融主要产品和服务。本章通过介绍绿色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使学生了解金融业转型发展的方向。第七章为普惠金融,包括普惠金融概述、普惠金融发展历史及模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本章通过对普惠金融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第八章为金融危机,包括金融危机概述、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重点介绍了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本章通过对历次金融危机的解读,使学生了解金融危机的防范和治理措施。第九章为金融安全,包括金融安全概述、金融安全网、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重点介绍了金融安全网。本章通过对金融安全的介绍,使学生树立金融安全的意识。第十章为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管概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路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建议、我国金融监管的探索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本章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解读,使学生明晰金融监管的意义以及金融监管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
褚红素,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现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授《金融学》《金融治理与金融伦理》等课程,已出版教材2本,独立或以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6篇,主持完成上海市课题7项。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一、金融业的起源与发展
二、金融和金融活动
三、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四、金融活动的构成要素
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第二节 治理与金融治理
一、治理
二、金融治理
三、全球金融治理
第三节 伦理与金融伦理
一、伦理
二、经济伦理
三、金融伦理
第二章 金融企业制度
第一节 金融企业概述
一、金融企业的含义
二、金融企业分类
第二节 金融企业制度
一、企业制度起源
二、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三、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制度的特征
第三节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困境
二、国有金融企业机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第三章 金融供给
第一节 金融供给概述
一、金融供给的概念
二、金融供给方式
三、我国金融供给现状
第二节 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我国金融供给侧现状
二、现阶段我国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
三、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四、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第三节 加快发展直接融资
一、我国社会融资现状
二、发展直接融资的路径选择
三、科创板的设立和发展
四、提升科创板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力
……
第四章 金融市场约束
第五章 金融科技
第六章 绿色金融
第七章 普惠金融
第八章 金融危机
第九章 金融安全
第十章 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