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党政治史内容浩瀚,本书以两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线展开叙述,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以政治学研究方法,梳理英国政党的政治理念演进,对其政治属性、政治主张、国家治理等作出定性分析;一是以历史学研究方法,重点记述两党发展的基本脉络,勾勒它们与议会制、君主制、责任内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揭示两党制对英国近现代社会乃至欧洲、世界的影响。
本书是研究英国政党政治的专史。它起于1679年辉格党和托利党的产生,止于2013年保守党执政时期,时限与英国近现代史大致相合。书中,笔者试图对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许多方面,诸如政党的起源和原因,各党阶级属性、继承关系、组织水平、政治主张和统治方式的演变,两党制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运行,政党政治同议会制、君主制和责任内阁制等方面的关系,以及两党制度对社会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等等,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阎照祥,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1949年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英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英国近代贵族体制研究》《英国政治思想史》等,出版《英国史》等教材多种。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亦曾担任英国伦敦大学历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西怀俄明学院客座教授。
绪论
上编 政党起源和寡头统治(1679—1830年)
第一章 英国政党的起源(1679—1688年)
第一节 托利党和辉格党
第二节 议会外政党论争
第三节 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立宪君主制初建时期的政党(1689—1714年)
第一节 立宪君主制的建立
第二节 议会中的政党组织
第三节 政党的理论发展
第三章 辉格党寡头统治(1714—1760年)
第一节 托利党的失势
第二节 内阁制的形成
第三节 18世纪议会
第四节 宫廷党的政治观点
第五节 反对党名称的由来
第六节 地方党的组织状况
第四章 辉格党的失势和“有组织的反对党”的崛起(1760—1782年)
第一节 乔治三世的专断统治
第二节 “有组织的反对党”
第五章 托利党寡头统治(1783—1830年)
第一节 寡头统治的巩固
第二节 18、19世纪之交的党派演变
第三节 19世纪初政党政治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托利党寡头统治的动摇
第五节 19世纪早期的托利主义
下编 两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830—2013年)
第六章 两党制度的形成和自由主义的兴盛(1830—1867年)
第一节 辉格党和第一次议会改革
第二节 两大新型政党的出现
第三节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两党制的形成
第四节 “自由主义”改革
第五节 1846—1859年的皮尔派
第六节 19世纪中叶的党派竞争
第七章 两党制度的确立和自由主义的衰落(1868—1895年)
第一节 迪斯累里和格莱斯顿的政治角斗
第二节 党派纷争与爱尔兰问题
第三节 政党新型组织系统的形成
第八章 工党的兴起和旧格局的突破(19世纪末至1924年)
第一节 工党的起源和建立
第二节 1895—1905年的保守党
第三节 20世纪初自由党的复兴
第四节 旧格局的突破
第五节 工党的迅速崛起
第九章 工党内阁和国民政府(1924—1945年)
第一节 短命的工党内阁
第二节 1931—1945年的国民政府
第十章 战后“共识政治”和党派竞争(1945—2013年)
第一节 战后政府和“共识政治”
第二节 “英国病”及其治理
第三节 撒切尔时代
第四节 在野党的嬗变
第五节 新工党和“第三条道路”
第六节 保守党回归政府
附录
一、大事年表
二、英国历任首相所属政党及任职时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