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字流芳大先生--近代报刊中的张伯苓(上下)(精)/公能教育文库
定 价:198 元
丛书名:公能教育文库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 张元龙 著,张兰普,梁吉生 编
- 出版时间:2021/5/1
- ISBN:9787556307234
- 出 版 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25.46
- 页码:73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记录了横跨数十年间的各类媒体中有关张伯苓和南开的报导。本书分为上下册,上册主要内容是南开学校成立至南开被炸毁时期的张伯苓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全面抗战胜利时期的张伯苓。下册主要内容是全面抗战胜利后天津南开大、中学校复校时期的张伯苓。
张伯苓在开启其教育征程不长时间内,即以其耳目一新的办法方式和突出的办学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在20个世纪20年代始,他和他所创办的南开系列学校即成为津门报刊的高光条目。
本书记录了横跨数十年间的各类媒体中有关张伯苓和南开的报导。
回望来路,创校校长张
伯苓以其宏阔先进的教育理
念和独特非凡的个人魅力,
对南开学校的建立和成长做
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中
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
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一个热
爱南开、情系教育的人都对
张伯苓无比感念与景仰。
“天下谁不知,南开有个
张校长!”但受时局与环境之
影响,张伯苓先生的历史功
绩一度被遮蔽,直到20世纪
80年代,这位一生奉行育才
救国、改造社会的“大先生”
才重归公众视野。张校长诸
多教育论断与警句所透射出
的时代强音和深刻内涵,令
吾辈振聋发聩,致业界奋发
图强,特别是受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赞扬的“爱国三问”,
更让张伯苓教育思想闪耀着
生生不息的璀璨光芒。
他,心怀天下、淑世为
公。彼时,身为海军士官生
的张伯苓,目睹北洋舰队之
惨败、“国帜三易”之耻辱,
从此,以军人之热血刚毅和
青年之风华绝代投身教育,
一生奔走、上下求索,抱定
“自强之道,端在教育”之宏
愿.践行“留德不留财”“私
立非私有”之坚守,以“中国
不亡吾辈在”之气概.矢志
不渝地探寻教育救国的道路
。他深切的家国情怀奠定了
“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
南开之魂,“无论世局万变
,惟南开之公能训练方针一
贯不变”,“公能日新”的校
训精神熔铸于一代代南开人
推动中国社会之进步、国家
之发展的血脉中,这是张伯
苓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
一位创造者”的历史贡献。
他,高瞻远瞩、领先时
代。凭借广阔的战略视野和
深厚的学养积淀,制定了前
途远大、光明满目的国际化
目标,主张将西方先进教育
思想与中国实际相融合,提
出“土货之南开”要“与英国
之牛津、剑桥,美国之哈佛
、雅礼并驾齐驱、东西称胜
”,倡导新式教育、建立现
代大学,并始终将校风的培
育和精神的塑造奉为圭臬,
不断探索立足中国、接轨世
界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这
奠定了牛津等世界一流高校
直接认可南开学历的一段史
话.书就了西南联大八年间
弦歌不辍的传奇故事。
他,敦本务实、推陈出
新。他以圆融的教育智慧和
高超的管理手段化解了“轮
回教育”风波,为南开定下
了“土货化”的办学方针、“
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
宗旨。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
代,他依靠敏锐的眼光探查
到侵略者的图谋,实地调研
、成立东北研究会、创办经
济研究所。在完整的南开教
育体系中,张伯苓极力推崇
“实行”之风,坚持以中国历
史、中国社会为背景探索大
学之道、教育之本。
张伯苓以其爱国奉献、
秉公尽能的炽热情怀,事业
无止、发展无穷的宏大格局
,永不服输、愈益奋励的实
干作为,将南开学校作为“
改造社会试验之场”,聚精
英、传薪火,成为一位中国
现代教育史上**风范的教
育家、思想家、实干家。他
以言传身教影响了家人与后
学,其幼子张锡祜为国捐躯
,留下了“阵中无勇非孝也”
的佳话,南开学校**秀的
学生周恩来在青年时期便立
下了“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
时”的豪言,他本人更是一
生奉行“认识环境、努力干
去”的信条,带领南开人团
结合作、恳切诚挚、顶下来
做大事,用自己的“公、诚
、努力”,去回答好“爱国三
问”。
《铅字流芳大先生——近
代报刊中的张伯苓》一书,
横跨四十二年.从独特的视
角,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位爱
国教育家的思想、智慧、气
度、风范、操守、情怀……
感谢梁吉生、张兰普两位学
者多年来对张伯苓及南开校
史研究的热忱和专注,为我
们全面研究张伯苓先生的教
育思想和历史贡献提供了极
其珍贵的史料。
今天,我们办大学、办
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
战,但与当年形势之艰难、
资源之匮乏、处境之窘迫相
比,现在的这些“难”便显得
微不足道了。这让我想起了
张伯苓先生在1931年曾说
过的一句话:“求人不如求
己.救国必先自救。”站在
南开新百年的起点上,我们
怀念与钦慕张伯苓这位一代
人师、国士大家,更深切地
感受到今日光大南开大学责
任之重大。我愿与新一辈南
开人一道,以自信自强的底
气、难而益开的精神,赓续
传统、壮丽前行1
2020年11月30日于南开
龙兴里
(作者系南开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吉生,1939年生,河北安新人。南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和张伯苓研究。历任天津市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校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等。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并荣获“中国高校校史研究逾30年有重要贡献奖”。著有《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年谱长编》(共三卷)等十余部,参与主编《张伯苓全集》及《天津高等教育志》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上)
一、南开学校成立至南开被炸毁时期的张伯苓
(1904年10月-1937年7月)
同学参观学堂记(1908年5月27日)
本校历史存草(节录)(1914年11月16日)
每星期三日聆校长修身训词记(1915年10月4日)
记九月二十日修身班校长训言(1916年10月25日)
课外随笔(1916年11月15日)
本校十二周年纪念志盛(1916年11月15日)
与多尔蒂谈东北之行(1916年12月)
欢迎伯师及同学赴美始末记(1917年10月15日)
来自中国的绅士(1919年1月1日)
孔繁需君自美来函(1919年1月13日)
本校十五周年纪念(1919年11月27日)
天津南开学校改造风潮(1920年1月5日)
天津南开学校改组经过(1920年1月11日)
觉悟的南开学校(1920年1月29日)
张伯苓有“自知之明”(1920年1月18日)
直隶省省长王承斌在南开中学演说(1922年9月30日)
张伯苓错了(1924年7月14日)
从军人到大学校长:张伯苓氏(1924年9月19日)
南开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真意义(1924年10月17日)
南开大学风潮未息靳荣禄致函张伯苓(1925年1月7日)
南开大学风潮经过(1925年1月24Et1
张伯苓赞成整顿学风的秋波(1925年9月16日)
一个替张伯苓抱不平者(1925年9月24日1
视察员对南开之评批(1925年11月23日)
张伯苓(1926年9月26日)
WhatChinaCanDo?(1926年11月24日1
南开半日记(1926年12月4日)
中国人的成功故事(1927年8月1日)
论南开学潮(1927年11月28日)
欢迎词(1928年4月24日)
张伯苓先生的精神(1928年4月24日)
欢迎张伯苓先生(1928年4月24日)
一位为事业而事业者(1928年4月24日)
实行的教育家伯苓先生(1928年4月24日)
南开同学秋宴志盛(1928年11月25日1
我们的校长(1928年12月14日)
送张校长游美(1928年12月14日)
校长离津后行踪
——由天津到横滨(1929年1月11日)
人格之魅力(1929年5月)
张伯苓丧气(1929年8月21日)
彻底做
一——张伯苓演讲限二十分钟(1929年10月5日)
张伯苓校长回津盛况(1929年10月)
刻世纪四部联合庆祝纪念志盛(节录)(1929年11月4日)
由美国到英国(1929年11月26日)
南开大学的建立(1930年5月)
南大的意义(1930年5月)
张伯苓氏之沉痛演说(1930年6月22日)
失败后的奋发图强(1930年7月6日)
张学良在南开大学演讲(1930年12月11日)
张伯苓沿门托钵
——求化大学捐款(1931年1月15日)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的演讲
——在大夏大学内(1931年11月8日)
旅平南开校友昨日秋宴张伯苓氏来平参加(1932年11月7日)
写在庆祝会的夜里(节录)(1934年4月20日)
张伯苓不愧为雄辩家(1934年5月8日)
张伯苓之绝妙好词(1934年6月16日)
华人自办事业之成绩如何(1934年8月)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节录)(1934年9月9日)
南开印象记(1934年10月16日)
庆祝南开三十周年(1934年lO月17日)
我对南开的印象
——纪念南开三十周年(1934年10月17日)
祝我母校三十周纪念(1934年10月17日)
变戏法
——祝母校三十周年(1934年10月17日)
南开诞生三十周年(1934年10月17日)
何谓南开精神(1934年10月17日)
南开母校三十周年纪念(1934年10月17日)
校长与学校(1934年10月17日)
南开教育与言论压迫(1934年11月10日)
张伯苓先生车中漫谈(1935年1月20日)
张伯苓先生(1935年2月5日)
张伯苓先生伉俪将举行结婚四十年纪念
——一对典型的夫妇一个愉快的家庭
一种创举的盛典一次美满的茶会(1935年2月14日)
张伯苓先生结婚四十年纪念(1935年2月24日)
本部顾问张伯苓先生及夫人举行结婚四十周年纪念
——一对白头偕老的典型夫妻,今日在南开女中约请宾朋
(1935年2月24日)
张伯苓氏伉俪结婚四十年纪念盛会(1935年2月25日)
张伯苓治家有道(1935年2月26日)
赠张伯苓夫妇五十双寿诗(1935年4月4日)
伯苓先生配王夫人四十年结婚纪念(1935年4月5日)
张伯苓先生之寿(1935年4月9日)
关于“父母之命”的一段谈话
——张伯苓先生的一个申明(1935年4月28日)
谈张伯苓先生捧老婆(1935年5月15日)
南大送交政府(1935年6月24日)
张伯苓与南开(1935年7月15日)
南开印象记(1935年8月1日)
翻开盆子来看看(1935年10月24日)
张伯苓先生来北碚后所有态度和谈话(1935年12月13日)
校长川行纪要(1935年12月25日)
张伯苓与四川人(1935年12月30日)
欢迎张、陈、任三先生讲演记略(1936年1月1日)
张伯苓(1936年1月1日)
张伯苓之御妻术(1936年1月8日)
张伯苓发轫南开大学始末记(1936年1月14日)
张伯苓先生日(1936年3月6日)
参加世运在求师资(1936年6月13日)
北平之排日学生爆炸北宁线?黑幕为天津南开大学校长之说
我国当地派出机构紧张(1936年6月14日)
国民党中央党部向北支学生下达抗日密令(1936年6月18日)
妨害我军用电信:顽强的北支学生之抗日(1936年6月26日)
从物质建设方面来看南开大学(1936年10月17日)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