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内收视率*的养生栏目《养生堂》当家花旦悦悦,对话中国保健协会会长、著名养生专家、素有花婆婆之称的吴大真教授,以你问我答的形式,系统解答关于茶的知识,以及以茶养生、以茶养颜的神秘茶疗方。
你会喝茶吗?你的饮茶方式是否正确?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你,根据你的体质选茶,你会吗?茶对你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吴教授向你推荐的小茶包,可以帮你治病防病,祛除各种不适的症状。有关茶的妙用,尽在本书中。茶每个人都喝,盲目喝只是一种饮料,科学调整茶方却能祛病养颜,成为良药!
不如喝茶去
茶是个好东西。喝茶可以提神,使人精力充沛;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害;可以帮助抵抗辐射;还可以助消化、清脂、减肥、美肤等等。上古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后有明代高濂在养生经典《遵生八笺》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可见,古人早就知晓茶的祛病健体功效。
冯友兰先生在其88岁米寿之年,写给自己和与自己同庚的金岳霖先生一副对联:何止以米,相期以茶。中国有茶寿之说,108岁即为茶寿,可见茶自古就是长寿的象征。而在推崇养生的今天,以茶养心,以茶养身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喝茶,不仅能让我们在浮躁忙碌的环境中,获得一份沉静和自在,还能在无形中调养身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爱喝茶,喝茶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日常保养和调理的养生时尚。
然而,虽然很多人喜欢喝茶,却未必会喝茶。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心境。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器具,不一样的水温,不一样的搭配乃至心境,喝出来的效果天壤之别。很多人饮茶时不懂得如何掌握这五境,以至于错误百出。
有些人一杯茶从早泡到晚,只换水不换茶;有些人随意搭配茶叶,不顾自身体质和实际情况;有些人身体不舒服了才想起喝茶,而又不切实际地希望立竿见影;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喝茶仅仅是喝茶,很少去品、去感受,终日饮茶却不知茶滋味。
种种误区,种种错误,使得本应起到良好养生作用的喝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觉得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引起重视。其实早在2年前,我在北京卫视热点栏目《养生堂》做节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但由于各种原因,被搁置到现在。
实际上,很多朋友对于饮茶有很强的求知欲,只是苦于缺少专业的指导。有一次,陕西卫视找我录制节目,那天是个雾霾天,我在随身带的茶里加的东西特别多,既有花(金银花),又有茶(红茶),还有中药(虫草、甘草),还加了一点罗汉果和枸杞。我为什么加那么多东西?很简单,就是为了保护我的肺,有了这杯茶,我出去录制节目或者做活动的时候基本不用戴口罩。有朋友看到我喝的茶后感到很好奇,问我在里面加了什么好东西,看起来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我跟他们细讲以后,饱受雾霾之苦的他们都如获至宝,纷纷要效仿。看到他们迫切想要了解饮茶知识又无处可寻的样子,我深深地觉得有必要把我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也有责任站在养生的道路上,告诉走错路的人们,直走不对,转角才有阳光。
当然,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条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前行。北京卫视热点栏目《养生堂》一直以来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初录制的花样女人幸福一生到后来的花样女人美丽一生,都创下了不错的收视成绩,给希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今天,我每到一个地方,观众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花婆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也说明了一点,他们真的需要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养生建议。而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他们,正是我的目标。
这本书的出版包含了很多人的努力,并非我一人之功。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悦悦,悦悦是个非常好的主持人,每次录制节目的时候,她很擅于捕捉观众的知识需求,并且以她那份热情,及时地推波助澜,调动我和观众们的情绪,把录制现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悦悦的提问,让我得以把这些科学知识用一种愉悦的方式生动地传达给观众。
我还要感谢北京良石嘉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永青先生和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是他们的深度策划和精心整理,才使我的理论从一档娱乐与知识共融的电视栏目变成这部装帧精美的书籍,以一个新的途径和新的面孔同大家见面,方便更多的人了解怎样健康喝茶。希望这本书能给您的生活带来一些益处,让您了解一些关于喝茶养生的知识,如果这本书的点滴内容能对您起到细微的帮助,我会倍感欣慰。
如果您再问我,身体不适、因琐事烦扰心浮气躁该怎么办?
我会告诉您,不如喝茶去。
吴大真
2015年5月
水、酒、茶
又要写序言了,一个头两个大。才疏学浅三十出头,健康书籍却仰仗着各位专家和出版社的信任,出了一本又一本。惭愧的心情多于兴奋,封面上占着半壁江山,实际上发挥的作用真是鸡肋中的鸡肋。
30岁之后想得越来越多,少年时是没有这样的惶恐和自省的,只是一味要赢。13岁时离家住校,一个宿舍十个人,天南海北个性迥异,家里人说要学本领,更要学做人。读的是长春外国语学校(长外),初一就要分三个专业,英语、日语和俄语,我选的英语,爸妈说那是世界语言。从音标学起,字母、发音、单词、语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早上6点起床,出早操跑步,然后就是早听音练习。听音练习是外校的特色,跟着磁带一句一句模仿,直到跟老外说得一模一样才算过关。练完语音吃早饭,接着一天8节课再加上3节晚自习。初中、高中连读6年,天天都这么充实。长外的老师都是完美主义者,为了教你发一个标准的元音,像要亲嘴一样脸贴脸教学,就为让你看清楚发音的位置和口腔的运动,不开玩笑,是真的。记忆里印象深的都是老师们夸张的嘴型表情和时卷时翘的舌头,还有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时,要用手指放在你的喉咙上感知震动与否来判断你发音是不是准确,较劲得一塌糊涂。记得一次,有一句课文我怎么都念不好,six books and six exercise books,很像绕口令(不信你念几次)。第二天要考背课文,如果念不利落在老师同学面前太丢脸了(因为那时候我是英语课代表)。于是我一晚上惩罚自己念了好几百遍,腮帮子都疼了,不夸张,梦里应该都在倒腾这一句。第二天果然清晰准确地完成了背诵,受到了表扬。是啊,小时候就是那么好强。本来孩子应该是像水一样透明无邪的,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过早地体会到了竞争,感知到了鞭策,就逐渐养成了凡事都要赢的思维模式。学生时代参加过几次比赛,我只比我擅长的,我擅长的还必须是有把握赢的才报名参加,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可怕的小孩。
十几年前的事了,回忆起来非但没有模糊,反倒细节丰富,说不定是大脑灰质自动补充了曾经没有在意的部分。少年时在意的事情和成人后真的太不同了,成人后和而立后更是像打开了一部作品的上下册,上册已经跌跌撞撞地念完了,下册打开时,突然有点儿衔接不上,像是另一个故事,或是换了另一个视角。
20岁到30岁这十年是我北漂的十年。北京太大了,大到可以24小时吐故纳新、迎接和送别,天南海北涌来的有梦青年和梦想破碎者、一试身手或是打包滚蛋。想留下来,就要雕琢自己成为竞争中精良的配置,不断修葺。2006年我毕业进电视台实习,一个月工资900元。上学时积累的打工资源继续利用,一边实习一边继续打工,外拍、车展、教学片录制,那时候有好多力气,可以一直奔跑在路上。2007年冬天特别冷,我用打工攒的5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车。刚刚考到驾照,技术不熟练,一直在剐蹭,每天打工的钱都用来修车和赔人家钱了。租的房子是老旧小区,没有车库,只能停在路边。一晚上停车费要好几十。为了逃避停车费,凌晨三四点在收费员睡觉时我就得把车开走。那年冬天太冷,车上一层霜,刮不掉就看不到路,心急如焚,就用手抠,抠两个洞能勉强看见就得赶快发动逃离犯罪现场。手是冻木的,鼻子耳朵失去知觉。城市无比安静,小车空调也不太好用。我在车里大声哼歌,跟着24小时播放disco的电台一起摇摆身体,一方面是不至于太困倦,一方面能让自己迅速暖和起来。那辆小车就是我的移动城堡,保护我在没有光亮的黎明之前不再遭遇其他波折,保证我能在早上6点之前到达电视台。我还要在早上的新闻节目里完成《天气预报》的准直播,我年迈的姥姥、姥爷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每天就等着这清晨3分钟与我的会面,他们能在电视里看见我,那宝贵的3分钟于我而言是承受一切的动力。当然,停车费并没有逃过,在不用上直播的某一天早晨,我睡过了头,冲出门时收费员微胖的身体正倚靠在我的小车上,手里胜利地摇晃着一沓停车收费发票,他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细线,笑嘻嘻地说:终于逮着你了。一次性缴纳了500多块的停车费后,我搬离了那个小区。
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的不服气和不肯承认的狼狈。骨子里的好强像冬天里对抗严寒的烈酒,能迅速让我燃烧,给我斗志,不让同时踩下来的许多脚掌得逞,要撑住,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在窒息的地铁上我这样想过,在人力三轮车的后座上我这样想过,和二手家具、桌椅板凳挤在面包车里时我这样想过,在展览上当主持人被奚落刁难时我这样想过,在出租房突然停电停水时我这样想过……我相信姥姥的话:好的、坏的都会过去。都是过程,都是经历。
那些咬咬牙扛过去的时光被收纳在一个盒子里,当时不觉得苦,只觉得人人都在经历一样的事情吧!大家能坚持,我也一定可以。还有很多故事可讲,没以为能成为值得一讲的故事,直到看到好友刘同的书《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那里面也都是这样的故事。原来苦难真的是财富,而在苦中作乐并坚持下来的人,适合讲故事。我也想办一个故事会,再等一段,等我收集更多的故事吧!
写这些时我的手边要是有一杯花草茶就好了。温润、馨香,有大自然的安抚感,亦有热茶的现世安稳。身边的人都越来越爱喝茶,我还是偏执的咖啡控,但是我理解他们对茶的喜爱。茶是水、又不只是水,它有涤荡过的味道,有一洗再洗后的细腻变化,有品的价值。茶需要心静才能品出个中滋味,而心要静没个几十年的功夫,臣妾真的做不到。孩子时是水,你加什么味道是什么味道;青年时是酒,激烈狂妄,不是0就是100;中年后像是茶,要泡要品要沉淀要思考,还要取舍。
在像茶的这个阶段我还是新手,希望岁月给我更多指引。
悦 悦
201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