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儿科专家鲍慧玲:守护孩子呼吸道,不发热、不咳嗽、不感冒
定 价:49.8 元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与孩子的呼吸系统发育特点、自身免疫力状况有关,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传播特点有关。针对在门诊中家长遇到问题比较多的几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幼儿急疹、扁桃体炎、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本书一一做出了详细介绍。
没有天生不生病的孩子,也没有天生就会照顾孩子的家长。本书愿和家长一起,守卫孩子的健康。
自序
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也就是说它会不断受到来自大自然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包括病毒、细菌、尘埃的侵袭,甚至冷空气的刺激,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呼吸道症状。小孩子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尤其容易被侵袭。
儿科被称为哑科,孩子的病痛需要由家长主诉,这就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判断力,然而大部分家长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就拿zui常见又相对简单的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家长们仍然会表现出一脸茫然:高烧不退会不会烧坏脑子?为什么退烧药不管用?怎么总是流鼻涕?咳嗽为什么老不好?支原体肺炎怎样能根除?嗓子长疱了,会是手足口病吗?听说幼儿急疹要发烧3天,这可怎么熬?出皮疹了,会传染吗?为什么宝宝总是生病?......家长们的问题太多太多,常常围着医生七嘴八舌问个不停。靠接诊的几分钟,医生真的难以向家长们一一解释清楚,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编写此书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名在临床工作40多年的儿科医生,我接诊过多少患儿已无从考证,看到太多的家长因孩子生病而焦虑痛苦,恨不能替自己的宝宝生病。通常的场景是,怀抱婴儿的母亲在家人的簇拥下,经历几小时的候诊,到走进诊室、做检验检查,再取药及做治疗,可谓一项莫大的工程;接下来还要经历几天甚至几周的煎熬。
从选择了做儿科医生的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合格的医生,在家庭前辈的榜样熏陶下,我牢记张金哲院士的嘱咐:当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病痛,还要给患者以关怀,要懂得和学习人文医学。
新时期的养育照护已经不是单纯将孩子养大这样简单,它关乎着行为、社会、情感等诸多方面,需要为养护者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和科学权威的知识。在张金哲院士倡导的鼓励妈妈学医、改善儿科医患关系、贯彻参与医学的理念引领下,我从事了很多宣教工作,在互联网上发布儿科常见病科普文章、视频、音频等。后来我发现,我的门诊经常会有家长在看了我的科普文章和视频后,舍近求远,慕名而来,这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这说明妈妈们渴求医学知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我做的科普宣教工作正是满足了家长们的需求,是利国利民、守护祖国未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大好事情,也响应了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健康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本书汇集了我在日常门诊的接诊中家长们比较关注也比较纠结的几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并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出来,旨在帮助家长掌握简单的疾病常识,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居家养护管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开导那些焦虑急躁的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疾病,学会把控宝宝的健康状况,从容面对生病的宝宝,既不跑冤枉路,又能及时识别重症的信息。
让每一位妈妈都成为智慧型的妈妈,让每一位宝宝都成为健康快乐的宝宝。这也是我作为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鲍慧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特聘专家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培训讲师
北京哮喘协作组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空气污染(雾霾)健康防护专家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AP)专委会委员
翼下儿科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小儿呼吸系统急慢性疾病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擅长治疗儿童哮喘、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章守护孩子呼吸道
呼吸系统的组成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儿童呼吸道的特点
呼吸道屏障功能差
呼吸储备量小,气道阻力大
保护呼吸道健康
呼吸系统的3种防御功能
呼吸道感染传播途径
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第二章就诊、护理有技巧,孩子少受罪
判断就诊条件
观察孩子病情
精神状态很重要
体温并不是的
必须就医的四种情况
正确对待抗生素的使用
什么是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和医生有效沟通
抓住重点叙述病症信息
描述病情的技巧
给孩子退烧有技巧
正确认识发烧
发烧是凉着还是捂着
使用口服退烧药
正确护理发烧的孩子
物理擦拭降温图
第三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什么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特点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生理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因素
环境因素
疾病因素
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原则
反复呼吸道感染辅助检查
生活细节不放松,重视家庭护理
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讲究方法
中药制剂
化学免疫性调节剂
儿童保健品
第四章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与病毒感冒难区分
幼儿急疹,孩子的场疾病
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
幼儿急疹的判断
三招预判病情
发热天数很重要
幼儿急疹的护理
家庭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的日常病情监测
预防幼儿急疹
护理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问题答疑
Q:幼儿急疹会得两次吗
Q:有治疗幼儿急疹的特效药吗
Q:幼儿急疹会影响接种疫苗吗
Q: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了
Q:高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Q:这种疹子会痒吗
Q:这种疹子是皮肤发炎吗
饮食建议
多饮水,清淡饮食
猕猴桃汁
小米红枣粥
第五章手足口病
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的多种表现
疹子又痛又痒可能是感染了CoxA6病毒
没有发热,也可能是手足口病
只发热不出疹也要警惕是手足口病
辨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相似点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不同点
手足口病重症也危险
手足口病重症表现
手足口病重症危害
疹子多不属于重症
手足口病治疗对策
手足口病治疗原则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
手足口病提前预防
疫苗预防
生活预防
饮食以清淡软糯为主
鸡肉香菇面
红小豆山药粥
第六章流感与感冒
什么是流感
流感侵入人体的全过程
流感的类型
预防流感感染或传播的法
感染流感病毒的四种表现
流感重症要点
如何判断病情严重
流感常见并发症
流感治疗对策
家庭护理
流感疫苗
抗病毒药物
感冒的四种类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暑湿感冒
时邪感冒
感冒预防对策
流感与感冒的区别
少吃甜食和咸寒食物
多喝温水
摄入优质蛋白质
生姜红糖水
绿豆粥
第七章扁桃体炎
认识扁桃体
扁桃体在哪
扁桃体的作用
扁桃体炎的病因
扁桃体炎的症状
扁桃体肿大、化脓
如何预防扁桃体炎
扁桃体反复发炎
扁桃体反复发炎的原因
扁桃体炎对孩子的危害
扁桃体炎的治疗
扁桃体炎护理
扁桃体炎术后护理
扁桃体炎适合吃的水果
冰糖银耳雪梨羹
金橘冰糖水
第八章喉炎
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病因
急性喉炎症状
咽炎和喉炎的区别
喉梗阻
引起喉梗阻的原因
喉梗阻治疗
急性喉炎紧急处理
急性喉炎治疗方法
必要的药物准备
生活细节多注意
急性喉炎家庭护理
保持安静很重要
做好嗓子护理
保持喉咙湿润
室内保证开窗通风
饮食调理五原则
第九章支原体肺炎
认识支原体肺炎
什么是支原体
辨别支原体肺炎和其他类型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如何诊断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对策
抗生素的应用
支原体肺炎抗生素药
一般处理
糖皮质激素应用
对症处理
中西联合用药
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
反复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原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预后情况
支原体肺炎家庭护理
咳嗽护理,学会拍痰
关注体温变化,注意退烧
增强免疫力,远离病原环境
饮食清淡易消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支原体肺炎感染者饮食宜忌
银耳雪梨百合羹
虾仁鸡蛋羹
第十章毛细支气管炎
认识毛细支气管炎
婴儿易感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
毛细支气管炎喘息
喘得厉害怎么办
孩子反复喘息的特点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区别
毛细支气管炎特点及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特点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家庭护理
憋喘护理很重要
无烟环境很重要
日常注意事项
不轻易给孩子输液
补充蛋白质
补充维生素
增加水的摄入量
清淡、低钠饮食
适量进食葱和蒜
第十一章咳嗽和百日咳
咳嗽的常见病因
分辨咳嗽的特点
慢性咳嗽疾病分类
不常见的慢性咳嗽情况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特点
止咳药的选取
正确处理孩子的咳嗽症状
轻度咳嗽
咳嗽并发热
咳嗽并有痰
季节性咳嗽
慢性咳嗽家庭护理
百日咳
百日咳症状表现
百日咳传播特点
百日咳的治疗
百日咳的预防
慢性咳嗽饮食宜忌
山药粥
牛奶木瓜汁
第十二章水痘、麻疹、猩红热
水痘
水痘的症状表现
水痘的传播特点
水痘的治疗方法
水痘与带状疱疹
水痘的家庭护理
猩红热
猩红热的症状表现
猩红热的传播特点
猩红热的治疗护理
麻疹
典型麻疹的症状表现
非典型麻疹的症状表现
麻疹的传播特点
麻疹的治疗护理
麻疹常见并发症
水痘、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诊断表
饮食推荐
饮食原则
牛奶红枣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