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以哲学家的跳脱视角审视劳作、职业、个人爱好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家的生动笔触、学问家的敏锐深沉探究种种职业鲜为人知的奥秘、种种匪夷所思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乐趣。
德波顿的新书也许可以看做是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哲理□□《老实人》(1759年)的“互文”。在伏尔泰那里,人世远非完美,而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恶事:无聊、罪恶和匮乏,他的主人公康拉德之口说出了为许多人认同的大实话:“还是种咱们的园地要紧。”岁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巅的浮云。250年后的德波顿,亦对工作寄予深情,只是视角已有些许改□,更多着眼于工作带来的“喜悦与悲哀”,在他笔下,工作以及具有“副业”性质的业余爱好虽然极具挑战性,有挫折、有艰辛,却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乐趣。“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
工作就是生活。
※英伦才子╳生活方式引领者╳演说家阿兰·德波顿作品,新增德波顿特别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序言。
※采访录、游记与培根以降英国随笔的融合写作风格。
※近百幅职场真实摄影精美呈现。
※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恶事:无聊、罪恶和匮乏。
※一本与工作有关的既痛苦悲哀又欣喜若狂的作品,我怎样才能把赚钱这种行为与成就感联系在一起?我期望达致什么样的成功?我应该怎么样面对我的生活?
英国作家阿兰• 德波顿在《工作的迷思》(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一书中,以旁观者的角度近距离冷眼观察当代职业的种种景况。工作占去一个人一生中最有活力、□□创造性的大部分美好时光。的确,除去少数“出生时嘴里即含着银汤匙”的幸运儿,为了生存下去便要工作,这是地球人都明白的常识。“境由心生”,倘若有一良好心态,不仅仅将工作视作眼下谋生的手段和未来养老的保障,而且还在平凡的体力脑力劳作中发掘出意义或意趣,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人们就完全可以从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中找到极大的乐趣。除维持生命的生理与安全需求以外,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发展理论的其余5个层次的需求均与工作有关联,诸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主体的主观感受实为自由人处世的唯一评判标准,这大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得其乐”。曾经饱受磨难、从事过多种工作的高尔基亦认同此种主观感受:“工作是快乐时,人生便是幸福。工作是义务时,人生便是苦役。”工作也即生活,这就是《工作的迷思》的启示。
在某种程度上,德波顿的新书可看作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哲理□□《老实人》(1759年)的“互文”。伏尔泰批判盲目的乐观主义。他认为人世远非完美,“黄金国”亦非乐土,因此借主人公康迪德之口说出为许多人认同的大实话:“还是种咱们的园地要紧。”250年岁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巅的浮云,一如伏尔泰,德波顿亦对工作寄予深情,只是视角已有些许改□,他着眼于工作带来的种种“喜悦与悲哀”。
在德波顿这里,工作以及具有“副业”性质的业余爱好虽然极具挑战性,有挫折、有艰辛,却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乐趣,而且与资产阶级的、新教伦理的看问题角度大相径庭。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显得很颓废的诗人波德莱尔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考虑过所有因素后,人们发现,与取乐相比,工作并不那么枯燥乏味。”伏尔泰的康迪德认为工作可以使人免除无聊、罪恶和匮乏三大恶事,德波顿则发现工作还有鸦片烟之于瘾君子的功用:“倘若还有等待完成的工作,人便很难惦记着死亡……”
他承认,人类对工作的热情是一种“……盲目的意志力,同一只蛾子艰难地爬过窗台一样感人至深。这只蛾子在匆匆掠过的油漆刷子留下的一团油漆前绕行,不愿去细想更宏大的未来规划,其中也包括它自己将在午夜到来之前死去”。
这令我们想起2 000多年前,餐风宿露,历尽艰辛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孔子对理想人生的认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书评家凯莱布认为德波顿在书中乐此不疲地取笑劳作者就像关在围栏里的犯人一般,有失忠厚。德波顿自己曾辩解说,写作该书的目的是介绍很少有人以艺术手法去表现,有时却很吃力、很令人沮丧的工作。“我从码头上那些人那儿得到启示,想写一本书赞美现代工作场所体现的睿智特性,美好与丑陋的一切,尤其是它特别有能力供给我们的、与爱同在的、使生活之意义得以永存的首要物质源泉”。其实他只是表现出英国人的气质而已:幽默,有时甚至尖酸刻薄;优越,有时甚至有几分狂妄自大。譬如他揶揄一位40多岁,有志于在自己出生的村庄里开一家茶馆的公司女雇员的创业计划:“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你能流利地宣称‘我能移动大山’。”
才子型作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新闻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2008年夏天,他在伦敦创办“人生学校”。学校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主持研讨,发布视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更了解自己”的教育。
译者序
第一章 货船追踪
第二章 物流管理
第三章 饼干生产
第四章 职业咨询
第五章 火箭科学
第六章 绘画艺术
第七章 输电工程
第八章 会计工作
第九章 创业精神
第十章 航空工业
图片致谢
致谢
劳伦斯带我来到一间会议室里,一张桌子上散放着一盒盒“温馨此刻”。这是一种6厘米宽的巧克力水果酥饼,是2006年春天一个庆祝在比利时建厂的仪式上推出的,当时劳伦斯用法语发表演说,接下来他们执行了长达两年,斥资300万英镑的推广计划。劳伦斯是这种饼干的研发者。这并不是说劳伦斯懂得如何烘焙饼干。我对他不会制作饼干表示惊讶,他很快便开始为自己辩解。他正告我,如今制作饼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却并非烹饪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劳伦斯在斯劳1的一家旅馆里组织过一场访谈,遂即设计出他的产品。在长达1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劳伦斯询问被访谈者的生活,试图在闲聊中诱导他们说出自己在情感方面有何渴求,再据此制定隐身于一个新产品之后的设计原则。在泰晤士河畔利维拉酒店的一间会议室里,一群低收入母亲倾诉着她们渴望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关爱,以及劳伦斯用简洁的格言式语言称之为“我的时光”的东西。“温馨此刻”暗示,它或许能为这些母亲排忧解难。也许用面团满足心理需求的想法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劳伦斯解释说,在一位有经验的商标专家手里,饼干的宽度、形状、外观、包装和命名能够赋予它一种个性,微妙却又恰如其分,正如一部了不起的□□,其中主人公的名字是此或彼往往会产生细微差别。劳伦斯从一开始便认识到,他的饼干必须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的,因为在几乎所有文化中,圆形与女性温柔气质以及完美之间均存在诸多联想。同等重要的是,饼干中必须有小粒葡萄干和完整的细条巧克力,以传达出于好意的放纵印象,但是不应加入奶油,虽然奶油并不会令人产生十分颓废的感觉。劳伦斯与同事花费半年多的时间研究包装产品中一些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最后决定将9块饼干装入一个黑色塑料小托盘,再把这个托盘放进一个光洁的24厘米长的纸盒里。接着,劳伦斯发起一场讨论,研究为这些饼干起一个什么名称。大家仔细考虑了诸种方案,如“遥想”“开心”“乐乐”,以及直接指涉创立这一品牌构想的“我的时光”。后来,我们不妨说确有灵感在劳伦斯脑中闪过,使他最终想到现在使用的这个商标。接下来该研究采用什么字体的问题。设计者最初的方案是把“温馨此刻”这个词儿以浪漫的爱德华式信笺签名体横写在盒子上,有些管理层人士担心这会使人对产品的设计初衷发生误解,认为它只是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途径,而并非是一种使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食品。这个问题在最后一分钟得到解决:人们把“Moments”一词中的字母m和s□为更竖直的字体,使它符合小点心的功用,既尊重生活中的现实,同时也帮助人们暂时从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