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 价:16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4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日]伊藤之雄 著,张颖 译
- 出版时间:2021/9/1
- ISBN:9787520182461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33.137=43
- 页码: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伊藤博文1841年生于周防国,1909年(68岁)在中国哈尔滨遇刺身亡。伊藤一生历经幕末维新、西南战争、明治十四年政变、条约修订、立宪政治的确立、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朝鲜统治……他的一生正与近代日本的初创时期重合。作者伊藤之雄广泛涉猎书信、日记等原始史料,立足历史学研究的成果,描述了伊藤博文刚强耿直、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是一部改变伊藤博文形象的决定性著作。 |
★一部改变伊藤博文形象的决定性著作 ★ 作者广泛涉猎书信、日记等原始史料 ★再现伊藤博文刚强耿直、波澜壮阔的一生 |
中译本导言 从下级武士到帝国政治家:伊藤博文和他的明治幕府 李永晶 李永晶,东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古典政治哲学、近代国际关系与现代社会理论。著有《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正眼看世界:国家、历史与文明新论》《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分身:新日本论》《变异:日本二千年》等。 一未竟的事业 1909年10月21日,卸任韩国统监不久的伊藤博文(1841~1909)从旅顺出发,乘火车一路北上。在漫长的旅途中,伊藤透过车窗,一路观望满洲的风景。中国东北平原秋天的苍茫、寥廓与萧瑟,或许让他回忆起了自己超过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政治人生。触景生情,他写下了这样一首五言绝句:万里平原南满洲,风光阔远一天秋。当年战迹留余愤,更使行人牵暗愁。伊藤有写汉诗的爱好,这让我们多了一个观察他精神世界的窗口。 诗中所言的战事,是指爆发于1904年至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日本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后,勉强迫使俄国求和,双方在中国东北形成了新的均势。他此行去哈尔滨的目的,就是要和俄国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讨朝鲜半岛的问题。近代日本一直将俄国视为心腹大患,这应该是伊藤心怀余愤与暗愁的原因,但还有其他:日本的政治家们一直在盯着东亚大陆日渐动荡的局势。伊藤曾对身旁的人说,他打算明年作为清国顾问去北京(第615页);此时他已经68周岁,在当时的日本已算是少有的高龄,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因素:历史事实早已表明,东亚大陆权力结构的每一次变动,都足以在日本感到震动,甚至让其伤筋动骨。1850年代后江户幕府体制逐渐瓦解,实际上可视为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造成的巨大冲击的结果。而此时日本已经上升为东亚世界大舞台的主要角色。他无法不为自己领导的明治建国事业感到担忧。 ...... |
伊藤之雄,1952年福井县出生。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课毕业,现为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历史22 政党政治与天皇》《元老 西园寺公望古稀之年的挑战》《山县有朋正直过度之权力者的生涯》《明治天皇皱云秋风初染晴》《昭和天皇传》(获司马辽太郎奖)《原敬外交与政治的理想》等,此外还编著有《原敬与政党政治的确立》等。 |
前言 伊藤博文是肤浅草率的人吗?/001 部 青春篇 章 幸遇伯乐木户孝允从束荷、萩到京都、江户、英国 /顽皮少年的成长历程/004 /幸遇伯乐来原良藏/008 /遇见松阴和木户/009 /松阴的影响/012 /来原良藏的自刃/014 /听从井上馨之言偷渡英国/016 /伦敦冲击/019 第二章 外交舞台大显身手列强与萨摩藩 /乘坐英国军舰回到长州藩/022 /负责长州藩的外交/025 /元治内乱的胜利/028 /高杉、伊藤迷失方向,木户出山/031 /在长崎成功购买武器与萨长联合/033 /高杉、伊藤再次迷失/036 /位妻子澄/039 /与梅子相遇、与澄离婚/041 第三章 倒幕战争不尽如人意的情报搜集 /超越长州藩范围/044 /侦察京摄/046 /出差长崎/048 /倒幕战争中无所事事/050 /维新政权的诞生与神户事件/052 /稳定新政府与列强的关系/055 第二部 飞翔篇 第四章 与列强的交涉、知性的飞跃就任兵库县知事和大藏官员 /就任兵库县知事/060 /提议废藩置县/062 /木户派新生代大藏官员/065 /推进实务,代理木户/069 /美国考察、建立自信/072 /女儿病逝、移居东京/075 第五章 岩仓使节团特命全权副使废藩置县与征韩论政变 /废藩置县的局限性/080 /绝望/083 /木户的好意/085 /岩仓使节团启程赴美/087 /与木户的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090 /征韩论政变的开始/096 /刚强正直的伊藤大显身手/098 /与大久保和岩仓的关系/093 第六章 参议兼工部卿的实力西南战争 /32岁入阁/104 /出兵台湾,木户盛怒/108 /与木户逐渐疏远/110 /回应大久保的信任/112 /代理大久保兼任内务卿/114 /大阪会议的事前沟通/116 /对恩人木户感到失望/119 /岛津久光和板垣退助的离去/121 /拥有超越木户的权力/124 /指挥西南战争/126 /遭到怨恨/129 第三部 热斗篇 第七章 伊藤领导体制逐渐形成大久保利通的接班人 /就任参议兼内务卿/134 /伊藤领导体制的形成/136 /掌控陆军/138 /设置冲绳县/141 /取消参议与卿的兼任制度/143 /阻止大隈发行国家外债/145 /摸索立宪政体/148 /伊藤的立宪政体构想/150 /对元老院案的不信任/153 /如何定位天皇大权?/154 /体弱多病的夫人梅子和女儿生子/156 第八章 怒气直冲大隈重信明治十四年政变 /热海会议/160 /大隈的背叛/162 /震惊/164 /决意驱逐大隈/166 /岩仓右大臣等人急于制定宪法/168 /否定井上毅的意见/169 /开拓使出售政府资产问题/172 /形成对大隈的包围网/174 /政变后伊藤领导体制趋于稳定/177 第九章 对宪法调查倾注的热情日本的传统与欧化 /宪法政治的抱负与重压/182 /神经衰弱/184 /柏林:辛劳与希望/187 /与施泰因的相遇/189 /对宪法构想充满信心/191 /引进君主机构说/193 /充满自信、回国复命/195 第十章 内治为先、日清协调就任代内阁总理大臣 /甲申政变/198 /请愿作为特派全权大使前往清国/200 /签订天津条约/202 /慧眼识原敬/204 /启动大改革/205 /创建近代内阁制度/207 /建立全新的官员制度/210 /主导宫中改革/212 /决定陆军改革框架/213 /关注修订条约/216 /修订条约谈判危机/219 第十一章 构建日本的国家形态《大日本帝国宪法》与明治天皇 /制定宪法草案/224 /明治天皇心生疑虑/227 /创造调停君主/228 /就任代枢密院议长/230 /枢密院审议/232 /颁布钦定宪法/235 /天皇对于君主机构说宪法的评价/236 /津田梅子眼中的伊藤/239 /宠爱贞奴/241 /女儿生子和嗣子勇吉/244 第四部 成熟篇 第十二章 失算大隈的条约修订问题 /与大隈重信合作/250 /爆发对大隈修订案的大批判/252 /天皇十分任信伊藤/255 /对大隈外相不再抱任何希望/256 /期待山县回国/259 /山县回国/261 /优柔寡断的山县/262 /肩负起倒阁之责/263 /遭到黑田清隆等萨摩派的怨恨/265 /天皇诏敕授予伊藤元勋待遇/266 第十三章 届议会的困惑宪法运用与近代国家的完善 /以有序向前迈进为目标/270 /修订条约新体制/273 /青木外相的自负/275 /就任代贵族院议长/277 /给予井上毅的温情和权力/279 /阻止恢复神祇宫/281 /届议会的准备工作/282 /井上毅为伊藤倾尽全力/285 /届议会免于解散/289 第十四章 维护明治宪法第二次大选 /青木外相逐渐不受信任/294 /天皇对大津事件的迅速处理/296 /支持天皇/298 /天皇的决断/300 /事件的结局/302 /伊藤意欲组阁/304 /政治责任感/307 /担忧宪法中止/310 /意欲执掌政权/313 /坚守宪法/316 /与山县交恶/320 /关于修改条约的思考/322 /家人患病/324 第十五章 与民党合作、修改条约第二次伊藤内阁 /元勋内阁/328 /首相临时代理井上馨不堪重负/331 /疗养中的伊藤出手相助/333 /和协诏敕守卫宪法/335 /别了,井上毅/339 /伊藤、陆奥双人组启动条约修改谈判/343 /修改条约危机/346 /伊藤的国际观和废除条约论/349 /我等之双肩肩负着日本之命运/352 /宪法中止危机/354 /依靠美国还是依靠英国/356 /伊藤的悔恨/358 第十六章 伊藤领导体制的文官首相的日清战争 /伊藤进入大本营参与军事决策/360 /预料之中/362 /摸索战后新体制/364 /广岛之行/367 /在陆奥和井上馨的支持之下领导作战/368 /担心山县的病情/370 /对旅顺大屠杀表示愤怒/371 /救山县于困境/372 /缔结《下关条约》/374 /三国干涉/376 /破例恩赏,关心陆奥/378 /闵妃(明成皇后)遇害事件/381 /震惊/383 /制定日俄协商路线/386 /联手自由党/389 /确定日清战后大框架/391 /给自由党的回报/393 /陆奥启程/395 /急流勇退/397 /迁居和建房/398 /大矶沧浪阁/400 /两个亲儿子和夫人梅子/402 第五部 夕阳篇 第十七章 元老的自负第三次伊藤内阁 /大失所望/411 /出席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庆典/414 /伊藤回国、建造金泽别墅/416 /天皇和藩阀官员对伊藤的期待/417 /不喝酒,撑不住/419 /元老的权力与极限/420 /第三次伊藤内阁出师不利/423 /宪法政治危机/425 /步子太快,精神疲惫/428 /仅仅半年,深陷困境/431 /倒阁、憔悴、错乱/433 /决心开展宫中改革/436 /10项宫中改革建议/438 /伊藤领导体制的衰败/441 /两封遗书/445 /漫游西日本,解乏散心/408 第十八章 休养与充电漫游清国、游说西日本 /隈板内阁成立、伊藤游历清国/450 /宪法试验取得优异成果/454 /理想政党/457 /创立政党的准备工作/459 /再次提议宫中改革/461 /日俄协商路线的动揺/464 /义和团之乱、向山县内阁进言/465 第十九章 体力衰退与宪法政治理想创建立宪政友会、第四次伊藤内阁 /创建立宪政友会/470 /创建政友会的目的/473 /政党改造所面临的现实/475 /敕许政党政友会/478 /山县首相辞职/480 /第四次组阁执政/481 /山县系官员的反感/483 /元老制度、枢密院、贵族院的改革构想/486 /财政方针的混乱/489 /活跃的原敬递相/491 /不愿合作的元老们/494 /壮志未酬就倒阁/496 第二十章 国际协调、政府与议会的协调避免日俄对立 /日俄协商,还是日英同盟?/498 /英国孤立,日本担忧/501 /应先考虑日俄协商/503 /伊藤访欧,日英结盟/505 / 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 /011 /日俄协商的可能性/510 /桂内阁但求无事/511 /迫使政友会妥协/513 /《日英同盟条约》的内容与效力/508 第二十一章 吾与陛下之事不容置喙日俄战争 /俄国不履行第二轮撤兵/518 /默许强硬的日俄谈判/520 /辞去政友会总裁/522 /决策效率极低的俄国/525 /断然决定向俄宣战/527 /未能进入大本营/529 /受命担任韩国特派大使/530 /对韩方针/532 /伊藤未能在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534 /见证西园寺公望内阁的成立/536 第六部 老境篇 第二十二章 统治韩国的理想伊藤就任韩国统监 /签署《第二次日韩协约》/542 /对韩国寄予厚望/544 /就任代韩国统监/546 /伊藤的统治构想/548 /担忧满洲问题/552 /统治韩国年的进展/554 /目标在于吞并韩国?/557 /使用合并的理由/559 /建立李完用内阁,意在调和日韩关系/561 /荣获臣子恩典/563 /伊藤晩年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564 /晚年宠爱的艺妓/568 /与井上馨的交情/569 /晚年与山县、大隈、桂太郎的交往/571 /追思前辈/575 第二十三章 沧浪阁之梦韩国民众与大矶町的民众 /海牙密使事件/578 /签署《第三次日韩协约》/581 /修改宪法体制以失败告终/583 /韩国的宫中改革与皇太子留学日本/586 /韩国的司法制度改革/589 /与桂太郎联手/591 /伊藤统监心怀辞意/594 /韩国皇帝南北巡幸/596 /同意吞并韩国,辞去统监职务/599 /另一种吞并方式/601 /为获得司法权的委任竭尽全力/603 /与大矶町民众的交流/605 /衣锦不归乡/607 /思乡之情/610 /前往京都祭扫木户孝允之墓/612 第二十四章 暗杀 /关心远东问题与满洲行/614 /满洲有感/617 /10月26日上午的哈尔滨站/619 /伊藤之死带来的冲击/622 /国葬/624 /伊藤遭到暗杀后的影响/626 尾声 伊藤博文与日本和东亚/629 后 记/637 学术文库版后记/641 主要参考文献/644 人名索引/655 译后记/6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