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在实际的斗争中,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的经验中,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的革命道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建构了中国人自己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道路。那么,中国道路与苏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思想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苏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道路究竟具有什么意义呢?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究竟是如何从中孕育出来的呢?中国道路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呢?它的未来前景是什么呢?这些理论问题,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该书稿正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所作。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目 录
序言 出发、再出发,反思、再反思 胡振平(4)
上篇 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时代意义
思想的源头活水——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王 东(8)
十月革命与中国道路 何 萍(19)
十月革命与当代中华文明论纲 周 直(27)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安启念(33)
十月革命与列宁务实的、温和的政策思想 俞良早(42)
论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顾玉兰(49)
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刘 军(54)
列宁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 余品华(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根基
——兼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三场争论与启示 王立胜(68)
列宁帝国主义论视域下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及其影响再认识 朱亚坤(84)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苏维埃思想及其在中国的演变 王继凯(92)
与十月革命纪念 陈金龙(103)
对十月革命的认知及其历史启示 张俊国(111)
十月革命叙事的明线和暗线 周建伟(126)
中篇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风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明伟(134)
从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曹前发(141)
21世纪哲学创新研究的价值与方法论略 陈世珍(1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赵士发(151)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探索与贡献 程水栋(157)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孙笑冰(166)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认知演变分析 谭一笑(172)
建国初期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方法初探 胡艺华(182)
下篇 新时代思想的哲学透视
赢得伟大胜利的法宝——纪念“两论”发表80周年 许全兴(190)
与尼克松会谈中“哲学问题”的由来 樊宪雷(199)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李 亮(206)
的农民观: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李 志(212)
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探论 郭红军(220)
现代性思想的历史遗产:一个开放性问题 张 明(227)
冯契评价哲学的双重视野和多维视域 刘明诗(235)
“中国模式”对世界发展模式的综合创新 成 龙(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