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缘于吴向京老师在北大关于“侠义文化的演变”的讲座,它跳出了文学的视野,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去探求侠义文化的演变及其意义。分为启篇、上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讲侠义之理,下篇讲侠义之史。
上篇试图从哲学、社会治理等角度探讨侠的产生以及其存在必要性,从“义”的精神本质挖掘侠的起源和精神特质,并从中国礼制发展和法制史,探讨侠在春秋战国大量产生的必然性;同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所产生的与“侠”类似的群体特质进行分析,梳理骑士精神和好莱坞个人英雄的形成和塑造。通过对比骑士精神、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更加明晰中国侠义精神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
下篇梳理了侠义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总结了其脱实向虚的总体趋势,用历史和文学的双重逻辑构建了一部更加完整、立体的侠义发展史。在叙述中,以历史背景下的典型侠客或者典型文学作品为核心,阐述该历史阶段侠客及侠义文化的总体特点。
侠客,可以是思想巨子,可以是仗剑游侠,可以是浪漫诗人,可以是开太平的宰相,可以是解危难的布衣。我们在侠义精神滋养下走过了三千年,一直到今天。
序
我大概是在2018年年底认识了吴向京先生。通过读向京的书和几次接触,让我感觉他有工科的缜密严谨,更有基于实践的、广泛的联想式阅读和深度思考。我们见面次数并不多,但每次都聊得意犹未尽,聊什么都能在相当的层面接得住、有共鸣。于是我邀请他到北大中文系来给我的学生讲讲“侠义”这个话题。他工作的繁忙程度确实非同一般,半天的讲座只有临场前半天做准备,但内容的广度、立意的高度和效果却确出乎我们的意料。同时囿于他的身份,“侠义”这个话题还是有些禁忌,他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还要做得生动、客观而得体,委实不容易。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的这本书,小巧精致、逻辑清晰、脉络分明,尽管观点与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读来却有意味和启发。
他把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理”—侠义之理,下篇“说史”—侠义之史,简洁而明快。开篇他用捕豹猎人的话,解了自己学阳明心学之惑为引子,引出“义”这个概念和话题,因“义”出了状况而引出“侠”,是有“侠义”“侠客”,生动有趣又有起伏,这个“理”说得合情合理,虽其所谓“真理性”还值得商榷,但却能够流畅自洽,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行文的“狡黠”。而“说史”篇自先秦到民国,给每个时代归纳出一个特色、一个题目,把三千年侠义史凝练概括出来,虽然史实与文学交替呈现,却也能够自成体系,读来让人不忍释卷。更可贵的是,他在叙说侠义与青春、侠义与领导力、侠义与中国文化的根和魂,以及侠义与当今世界的问题等话题时,信手而作的阐发令人深思。
我认为,侠义源自“仁”,“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重视。侠义、侠客既是历史也是文化,亦是现实。比如,我曾经讲过,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它不是破坏古代传统,恰恰是恢复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旧社会为什么不好?为什么被人家欺负?为什么被人家打了上百年?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崩溃了。共产党来了干什么?共产党是来恢复人性、恢复传统文化的。在老百姓眼里,共产党是什么?就是一支侠客队伍。“仁”做指导,“侠”为行动,这个社会光有仁不够,还需要侠,侠就是把这个人性发挥出来付诸行动。光有侠也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仁做指导,这个侠会走上歪路。如今我们号召弘扬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一说传统文化就是儒家、道家、法家、佛家,好像没有人愿意提“侠”这个事儿,其实“侠”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国家乃至当今这个世界,必须有仁有侠,不能偏废,“仁”“侠”兼备,国家就强大了。我这些年为什么重点讲“侠”呢?就是因为“仁”,别的学者都在讲,政府也在讲。仁是大家都需要、“朝野”都需要的,这是各界共识,而“侠”讲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要多讲“侠”,我认为我们缺少“侠”,缺少英勇的人去实践它,有没有不怕损害个人利益的人去实践它也是一个大问题。
有仁有侠才是人生成功。什么叫“人生成功”呢?如今的所谓“成功学”把人害苦了。那种成功人士的宣传,客观上的效果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人生不成功。因为他宣传这种成功人士的目的是让你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进而就会去买他们的产品。所以那是一个假成功。更不要说儒家、道家都不太主张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自我充实。什么叫“自我充实”?不是你有多少钱,不是你有多高的位置,古往今来达官显贵数不胜数,很少有留下名字的。什么人能够留下名字?都是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或者写了不朽篇章为世人传颂,或者发明创造泽被子孙,或者纵横捭阖建立丰功伟绩,推动了社会进步……这样的人才能留下名字。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会“自掌正义”,正义本来在我们心中,只有我们心中有了仁和侠,我们自己才能成为一个高境界的人,国家也才能成为一个高境界的国家。
孔庆东
2020年12月
吴向京,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副校长,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电网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第四届向全国党员推荐的教育培训教材”优秀教材奖书籍《水平:悟水浒中的领导力》的作者。
暴昱东,“晓钟一三”品牌创始人。
iii 序
vii 自序
001 启 捕豹者说与心学
上篇 试说侠与义
009 第一 义到底是什么
017 第二 以礼致义的结局
027 第三 以法致义的问题
035 第四 以侠伸义,是有“侠义”
037 第五 中国侠客五特征
045 第六 西方也有“侠客”
057 第七 试说中国式侠义
065 第八 侠客与刺客的异同
071 第九 有侠有义有青春
下篇 侠义三千年
083 第十 侠之尊者,公平正义
099 第十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113 第十二 侠之仙者,诗酒人生
125 第十三 侠之儒者,剑胆琴心
145 第十四 侠之神者,思想巨匠
159 第十五 侠之气者,恩怨江湖
183 第十六 侠之归者,投靠朝廷
195 第十七 侠至情者,名利可抛
215 第十八 侠之玄者,葵花宝典
225 第十九 侠之复兴,救亡启蒙
233 第二十 文化永流传,侠义永远在
247 主要参考书目/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