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全书共7章,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为主题,依据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和三角协调理论,运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动因、建设环境、建设策略与建设成效四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以及相互关系,结合个案研究概括分析影响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而探讨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主要运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和三角协调理论,运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背景分析—现状调查—个案研究—困境分析—对策研究五个方面展开,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问题,调研扎实、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分析全面深入,对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都有启示。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总序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伴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不断壮大。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是将职业教育由“大”变“强”作为共同愿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表明了我国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更应当大有作为。作为其中重要的理论支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也应当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往往代表着这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作为教育学中的“后生”,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历史并不算长,但研究热情之高、总体趋势之好、形式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大批职业教育人将职教研究作为追求的方向与目标,积极回应和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可借鉴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成就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仍有差距,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还不够响亮。职业教育尚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来进一步厘清和解决。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中,“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论丛”的主编单位——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应时而谋、顺势而生。该研究中心的前身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作为浙江省成立*早的高职教育研究机构之一,多年来致力于专深的职教研究。为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实现新发展,2012年5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1月,中心获批成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扶持型研究基地”;2015年2月,中心正式成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依托高职院校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为起点,则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依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中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者、思考者和记录者,中心始终紧扣改革主题,专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不断发挥在职教研究领域中的先导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科学研究做支撑,而“现代”两字凸显出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性,赋予职业教育新目标和新内涵,同时给职业教育研究提出了新命题和新要求。身处五年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研究不仅要因势而动、积极求变,更要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围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新议题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用职业教育理论来说明和阐释职业教育实践,用职业教育实践来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理论,使两者互为补充、齐头并进。这既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广大职业教育人的责任担当。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正是抱着这样的初衷出版“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作为中心的一员,我深感快慰。
丛书由中心主任王振洪和朱永祥共同主编,旨在通过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反映当前职业教育的研究水平,可谓是职业教育研究者的一次集体行动。丛书的研究选题关注目前职业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基本代表了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理论前沿,其成果将陆续呈现给读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职业教育研究者加入这一集体行动中来,将先进思想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论丛”落地生根,为职业教育走向未来注入新理念、新智慧和新方法,使更多人因此认识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推崇职业教育!
借此机会,把这套丛书推荐给广大职业教育的支持者、改革者和实践者,同时瞩望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乘势而上,取得新的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是为序,更为盼。
亚洲职业教育学会(AASVET)原会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石伟平
2016年7月于上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执行负责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省哲社规重点、省新世纪教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主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委托、省哲社规重点课题、省科技厅、省新世纪教改等项目10项;出版著作《浙江省高职教育发展报告(2006—2015)》(第三作者);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挑战与推进策略》《论高职院校学习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切实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教师发展的视角》《高职院校教师校本研修的特点、模式与管理》《高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及整合培育》《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短板及修复》《高职院校“企业引进教师”发展:问题表征及破解策略》等论文30余篇。成果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2)和三等奖(排名2)、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金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
版心宽131mm,高190mm(38行(含眉)×35字)上27下22左19右19(不出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以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为例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中国制造业发展与技术技能积累39
第一节制造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39
第二节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技术技能积累49
第三节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挑战与应对58
第三章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调查问卷编制65
第一节问卷的项目形成及计分方式65
第二节初测问卷的施测67
第三节结果与分析70
第四章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现状调查93
第一节调研设计93
第二节建设动因96
第三节建设环境104
第四节建设策略112
第五节建设成效121
第五章建设动因、建设环境、建设策略与建设成效的关系129
第一节关系假设129
第二节关系检验133
第三节结论与讨论138
第六章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多个案研究141
第一节研究设计与分析框架141
第二节争创一流: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的案例147
第三节保持领先:某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教师团队的案例156
第四节行业翘楚:某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的案例163
第五节寻求突破:某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的案例171
第六节适者生存: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团队的案例177
第七节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183
第七章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对策199
第一节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199
第二节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219
附录227
附录A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调查问卷(初测卷)227
附录B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调查问卷(终测卷)232
附录C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访谈提纲239
参考文献241
后记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