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一):海洋与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定 价:398 元
- 作者:《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编制委员会 编
- 出版时间:2019/12/1
- ISBN:9787521005707
- 出 版 社:海洋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467
- 页码:57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承诺。
为了充分认识海洋与气候变化对中国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策划编写中国本套书,以期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20世纪以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规模空前的影响。全球降水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气候与环境问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联合国表示,气候变化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问题,而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采取行动的决定性时刻。
地球气候系统包含着多个圈层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超过了单一学科的认知范畴,科学认知和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要高度关注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因其巨大的热容量和碳储存量成为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海洋吸收了整个气候系统超过90%的热量盈余以及超过30%的人类活动CO2排放,这从根本上减缓了全球变暖的速率。但这些被吸收的热量和CO2也极大改变了海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如造成海温持续升高、酸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海洋缺氧、海洋生物资源减少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变化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对海洋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成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承诺。为了充分认识海洋与气候变化对中国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策划编写中国《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期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聚焦海洋与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应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海洋与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第二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第三部分——适应气候变化。系统总结了中国在海洋与气候变化方面的科研成果,全面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关键海区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及其相伴随的影响,预测了海洋与气候变化趋势,从海洋角度来探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对策、措施和政策。
第一部分共分十二章,主要就海洋在气候系统变化中的作用、海洋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古海洋气候变化、海洋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海洋气候变化的归因、极区的气候变化、深海环境变化的探测事实、太平洋-印度洋-中国近海的气候变化、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变化、海平面变化事实进行阐述,并从海洋气候要素与主要海洋变率模态、全球与中国沿海海平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极地环境这四个重要方面重点评估了未来海洋气候变化趋势及不确定性。
第二部分共分十二章,重点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邻近海洋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围绕气候变化对中国海的海洋关键过程、季风和台风、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灾害、中国水文水资源、干旱半干旱区、海岸带、沿海重大工程、海洋渔业、沿海城市和岛屿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就气候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进行阐述和作出展望。
第三部分共分九章,通过梳理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围绕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从海洋角度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技术对策建议。第2~4章分别从海洋碳汇、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生态文明建设层面来阐述减缓对策。第5~7章从重大城市、沿海重大工程设施,海洋产业的角度,由点到线再到面集中讨论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第8章突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的重要性,这是应对气候变化最基础的内容,无论气候怎样变化,科技支撑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减弱。第9章提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战略。未来应围绕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核心主题,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提升气候变化影响下海洋灾害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应以海洋气候变化监测预测、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抓手,做好海洋开发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把控,将海洋强国战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机结合。
此项工作是在自然资源部的资助和指导下,在全国各海洋与气候变化研究单位的支持下,汇聚了涉海各领域的智力资源而完成。本报告是在科学委员会全面指导下,编写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等编制委员会全体成员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对给予本报告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专家和有关组织管理单位和参加单位,表达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报告跨度大、涉及学科领域多,受研究条件和水平限制,难免存在薄弱环节与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