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一
每一个孩子从会说话起,其实就开始了他的创作。
这个时候的孩子,浑身充满着诗意的灵性。他如同春天新冒出芽的一棵小草,有着无与伦比的青嫩、清澈和清纯。
世界对于他来说,处处藏着神奇,清风明月、虫鸣鸟叫、花开草长、雨雪霜露,在他的眼里,都是初相见,哪一样不带着神奇的魔力?他睁着一双稚嫩的眼,靠近,靠近,再靠近,心里有着太多的为什么,哪怕一片草叶的摇动,也会让他兴趣盎然。
这个时候,天地就是一个魔性的城堡,推开一扇窗后,又出现一扇窗。推开一扇门后,又出现一扇门。那窗后门后藏着的,都是他未知的惊喜。他充满好奇,充满探究的欲望。认知世界,在他,就如同寻宝一般。
他的想象,开始蓬勃生长,小小脑袋里,挤满若干新鲜好玩的东西。他急于表达,从一个词开始,到一句完整的话,再到一口气能说上一小段的话——他在自己“创造”的语言里陶醉,乐而忘返,不知疲倦。
他不知道,他这是在“写作”,他在进行着一项有趣的,能够塑造他身心的事情。这段时期,倘使我们成人能够俯身向下,能够参与到他的世界中去,能够鼓舞他,赞赏他,不把他的童言稚语当幼稚,而是跟着他自由的性灵,天马行空地飞翔,惊喜着他的惊喜,好奇着他的好奇,适时地引领着他,向着事物的更深处漫游,呵护着他的那份天真,让一颗孩童的心,永远鲜艳地驻扎在他的身体里,那么,写作将会成为他最喜欢做的事,成为他的习惯和日常,就像呼吸一般。它是他亲密的伙伴,不可分离,到那时,他哪里还会惧怕它!纵使他长大后,不能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但他的眼睛和心灵会因日日有文字的浸润和相伴,而保持着洁净和纯粹,善良和美好,他的人生,会因此充满勃勃生机和无穷的趣味,灵魂因此而高贵,而闪闪发光。
写作,原是人生的一种修为。
二
孩子们为什么怕写作?那是因为他们不感兴趣。孩子们为什么对写作不感兴趣?那是因为写作不是出于他们本性和自由的需要,而是外界强迫的,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分数。倘若你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写作呢?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告诉你:不——好——玩!
不好玩的事情,哪里能做得好!
写作若是会说话,它一定要大呼冤枉。它本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就像画画,就像唱歌,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渴求,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声音。文字,是在纸上行走的音符和声音。可是,它被谁给玩坏了,玩得面目可憎起来?让爱它的心,一点一点冷却、冷淡,最终冷漠。
我想到远古的先人们,在那样的蛮荒之中,心中的热爱,却旺盛似火。他们在旷野里劳作,在田间地头欢唱,唱眼中所见到的自然万物,唱心中的悲喜,唱出一部《诗经》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好啊,蓝天下,有绿洲,有小小的会唱歌的雎鸠鸟,还有美好的女儿家;“采采 ,薄言有之。采采 ,薄言有之。”还是在那蓝天下,在那旷野中,车前草绿成一片汪洋,采摘的手多么灵巧,采摘的动作多像跳舞,欢快的心随着那动作忽上忽下;“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藤和牡荆纠缠在一起,野葡萄藤爬满那些低矮的灌木,我心爱的人埋葬在这里,谁与之相伴相随?——旷野里,回响的都是那悲痛的长鸣。
这才是真正的写作,从自然中来,遵从生命的本性和自由,想快乐时就快乐,想悲伤时就悲伤,天地与之同欢同悲。
三
要让孩子真正热爱上写作,就必须让孩子回到他的本性和自由中去。
孩子的本性和自由在哪里?答案:在自然里。
我们人类是从自然中来,像世上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分子,有着天生的灵性。然而,走着走着,却脱离了自然,变得干涩,变得冷漠,变得麻木。
我在一个学校做讲座,讲座前,我问满场的孩子,我说知道从你们的校门口,到这个会场,都有些什么植物吗?有哪些植物眼下正开着花?
我充满期待地等着,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孩子能答得出来。他们日日生活的校园,日日走过的路旁,植物在蓬勃地长,他们不知道。花在沸沸地开,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茶花开着碗口大的花。不知道石楠捧着一串串红果子。不知道紫薇的叶子变红了,比花朵更漂亮。不知道银杏金黄的叶子,像金子雕的。他们不识李树、海棠和夹竹桃,甚至,闻不到那么浓烈的桂花香。更不用说,草地上的小蓟、婆婆纳、车前草和苦荬菜了,那些活泼的小灿烂,他们视而不见着。
当一个孩子对所处环境已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心中还有多少欢喜和热爱。当一个孩子心中缺少热爱,这个孩子又哪来的柔软和善良?当一个孩子没有了柔软和善良,他笔下的文字,又哪里会有生命的温度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