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1840年前的外滩、开埠后的外滩命运、外滩早期的建筑、外滩的外资商行建筑风格、外滩的华商机构建筑、外滩的纪念性建筑、21世纪的外滩境遇等内容。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一、1840年前的外滩 1.上海建城 2.纵贯上海的航道:黄浦江二、开埠后的外滩命运 1.上海租界 2.英租界外滩三、外滩早期的建筑 1.外滩道契 2.异彩纷呈的外滩建筑 1)外滩6号丽如银行:旭日东升,艳丽兴旺 2)外滩30号规矩堂:遵纪守德,同舟共济四、外滩的外资商行建筑风格 1.外滩2号,英商上海总会 2.外滩12号,汇丰银行 3.外滩27号,怡和大楼: 4.外滩19、22号,和平饭店 5.外滩20、21号,沙逊洋行办公楼五、外滩的华商机构建筑 1.外滩13号,江海北关 2.外滩7号,通商银行大楼 3.外滩8号,中国电报大楼;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 4.“号”道契的建筑变迁 5.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六、外滩的纪念性建筑 1.外白渡桥 2.洋泾浜外滩的气象信号台 3.外滩的城市雕塑1)伊尔底斯纪念碑:纪念在中国黄海遇难的德国海军2)欧战纪念碑:缅怀欧战中从上海出发的阵亡将3)巴夏礼铜像:为租界的华人争取司法权4)赫德立铜像:纪念中国的“邮政之父” 七、21世纪的外滩境遇 1.“外滩源”项目 2.外滩2号 3.外滩3号 4.外滩18号 5.外滩33号 6.北京东路88号 7.虎丘路与圆明园路之间历史建筑的新变八、走向未来的黄浦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