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上善,约生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卒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祖籍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著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两书。《黄帝内经太素》是现存*早类分、研究《黄帝内经》的著作。钱会南、钱泽南、陈广坤编著的《杨上善》中对《黄帝内经》原文加以类编,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雏形,在后世具有深远的理论影响。书中有关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营卫气、身度、诊候、设方、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等论述,尤其是杨上善的注释,不乏深意,且颇具特色,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与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杨上善》内容包括杨上善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后世影响等。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
钱会南,女,1955年出生,江西省上饶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系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内经》藏象理论研究。主编的教材与专著有《临床医学概论》《内经临证》《黄帝内经五脏探幽解密脾肾》《读内经做临床》;作为副主编参编的教材和专著有《内经选读》《内经讲义》《黄帝内经病证学概论》《难经理论与实践》《中医体质学》;参编《内经理论与实践》《内经学术精粹析要》等。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3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一)生卒年代考
(二)生平大事记
著作简介
一、《黄帝内经太素》
二、《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学术恩想
一、学术渊源
(一)《太素》之“太素”释义
(二)援用道儒思想阐释医学理论
二、学术特色
(一)类编《内经》勾勒理论体系框架
(二)摄生
(三)阴阳
(四)人合
(五)脏腑
(六)经脉
(七)营卫气论
(八)身度
(九)诊候
(十)设方
(十一)寒热
(十二)邪论
(十三)风论
(十四)气论
(十五)杂病
后世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后世发挥
三、海外流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