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平衡针疗法/中国针灸名家特技丛书》是一部临床实用性很强的现代针灸单穴疗法专著。上篇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王氏平衡针疗法的中枢调控理论和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轴调控下依靠病人自己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的作用机制。中篇穴位部分,着重介绍了平衡穴位的名称、取穴定位、局部解剖、取穴原则、针刺特点、功能、主治、治疗原理等。下篇临床部分,重点介绍了平衡针在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常见病的诊疗经验。
《王氏平衡针疗法》被列入新闻出版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针灸名家特技丛书》,近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十分高兴。因为平衡针灸学科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针对人民军队这个特殊群体,承担特殊的历史使命,执行特殊的国防任务的特殊条件背景下创立的。平衡针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历经40余年的潜心研究,数万次的针感体验,全军10万多人训练伤的防治,全国4000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军内外3万余人的推广,成功创立的绿色安全、操作简便、一针单穴、立刻见效的现代平衡针灸学。
从我的记忆中,1959年国家卫生部下发文件,以师带徒方式来抢救名老中医的经验。我们公社分配了两个师带徒名额,其中一个是戴帽下来的老中医的儿子,只有一个名额在全公社挑选。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这个名额竟然降临到我的身上。由公社选拔、区政府审查、县卫生局批准,于1961年12月,我成为临沂鲁南三代名医刘春啟老先生的门生,国家第一批师带徒的学员。经过随师3年学习,又是一个特殊机遇,当时作为政治特种兵和中医骨干人才,于1964年12月特招入伍来到北京卫戍区部队。那时正值全军开展军事大比武,步兵战士天天进行“五大技术”——投弹、射击、刺杀、爆破、土工作业的基础训练;训练强度比较大,颈、肩、腰、肘、膝、踝关节等伤痛出现比较多。打针、烤电、吃药、贴膏药,效果都不明显。当时我作为团里唯一一名军营郎中,心想:怎么能用最快的方法解除战士的痛苦?能不能采用中医治疗?通过反复思考,认为吃中药绝对不可能,只有针灸可以不需要投资,一根针反复使用。可又一想,传统针灸治疗外伤痛症有上百个穴位,一扎一大片,还要留针30分钟,不光战士们看着心里打鼓,时间上也绝对不允许。部队需要的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只有围绕这个“时间”做文章,才是中医技术进入军队医学唯一的突破口。
王文远,男,汉族,1945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61年师承于鲁南名医刘春启门下,1975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学院。荣立2等功2次,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军区文职干部标兵,育才有功专家,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先进个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先进个人,北京市精神文明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王文远教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医促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平衡针灸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钓鱼台养生保健中心特聘专家。
上篇 平衡针疗法概论
第一章 平衡针疗法的定义
第二章 平衡针疗法的理论核心
第三章 平衡针疗法的理论定位
第一节 平衡针疗法的治疗定位
第二节 平衡针疗法的疾病定位
第三节 平衡针疗法的病因定位
第四章 平衡针疗法的技术特点
第一节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第二节 突出人体信息系统
第三节 突出单穴疗法
第四节 突出快速针刺
第五节 突出即时效应
第六节 突出针感效应
第七节 突出离穴不离经
第八节 突出穴名通俗化
第九节 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第十节 突出临床实用性
第五章 平衡针疗法的技术优势
第六章 平衡针疗法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心神调控学说
第二节 中枢调控学说
第三节 阴阳平衡学说
第四节 心理平衡学说
第五节 生理平衡学说
第六节 环境平衡学说
第七章 平衡针疗法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 提高机体的镇痛效应
第二节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三节 增强机体的消炎退热功能
第四节 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
第五节 调节机体的血压功能
第六节 调节机体血糖功能
第七节 对各系统的调节作用
第八章 平衡针疗法的取穴原则
第一节 定位取穴原则
第二节 交叉取穴原则
第三节 对应取穴原则
第四节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
第五节 左右交替取穴原则
第六节 双侧同时取穴原则
第九章 平衡针疗法的常用针具与针刺方法
第一节 平衡针针具与针刺方法
第二节 三棱针针具与针刺方法
第三节 平衡指针特点与基本手法
第四节 平衡灸的原料与种类
……
中篇 常用平衡穴位
下篇 平衡针疗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