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摩崖石刻数量多, 分布广, 它为我们认识贵州地区的造像特征、书法艺术、军事交通等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图像、文字史料。为了能够清晰地认识摩崖石刻蕴含的文化, 文章主要将摩崖石刻分为造像、题刻、碑刻及岩画四个类别。造像部分对望仙台石窟、两会水寺石窟、葫市造像与石鹅咀摩崖造像进行了分析, 主要体现在线图的绘制、风格样式的继承及其他问题的探讨。题刻与碑刻部分主要就其背后的风土人情、交通及婚姻制度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岩画部分主要对图像进行了解析, 同时结合图像探讨了部分问题。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摩崖石刻遭受破坏的程度较为严重, 一些岩画由于修路被破坏, 这些应该引起重视, 加强保护。受时间、材料等因素, 本文无法对摩崖石刻作全面深入的研究, 希望其成果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常亚恒,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六盘水师范学院。致力于动画与民族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1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研究范畴
第二章 贵州摩崖石刻概述
第一节 贵州摩崖石刻分类
第二节 贵州摩崖石刻地域分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水望仙台石窟造像
第一节 望仙台石窟基本情况
第二节 望仙台石窟造像图像分析
第三节 三尊佛身份略考
第四节 望仙台石窟的设计意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水地区石窟摩崖造像
第一节 两会水寺石窟造像综合分析
第二节 两会水寺石窟造像相关问题考辨
第三节 葫市摩崖造像内容与文化内涵
第四节 石鹅咀摩崖造像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崖之书-题刻与碑刻
第一节 题刻内容分类与意涵
第二节 碑刻内容分类与意涵
第三节 题刻和碑刻价值述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崖壁丹青-岩画
第一节 岩画图像分析
第二节 相关问题探讨
第三节 岩画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发现与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考察列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