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10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系列教材
- 作者:李润生编著
- 出版时间:2008/12/1
- ISBN:9787102043173
- 出 版 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051
- 页码:288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从美术自身的规律出发确立系统严谨的框架,以中西比较和作品构成因素为主线,结合古今中西700余件经典作品,从多视角进行了分析。
本书从美术赏析自身的规律出发确立系统严谨的框架,不同于目前多数以美术史为纲或美学常识为纲或件件名作单独介绍等写法。它以中西比较(侧重中国艺术)和作品构成因素为主线,以形式感知、深层体验、理性追究等为重点,结合古今中西700余件经典作品,从多视角进行有分析有综合的讲授,不仅授读者以“鱼”,更授之以“渔”,故能促使读者实际赏析能力和深度评价能力的提高。本书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编写说明
开场白
一、从两幅画说起
二、美术赏析的具体目标
三、美术赏析的方法
四、美术赏析的条件
五、略说美术赏析的层面
※思考练习题
第一章 题材与情节的赏析常识
第一节 题材
第二节 情节处理种种
一、强调情节
二、弱化情节
三、排除情节
四、臆造情节(悖理情节)
※本章思考练习题
第二章 形象与造型的赏析
第一节 略说人物形象
一、寻求人物外貌与精神的统一
二、人物形象、造型由写实向非写实发展
第二节 人物形象在西方作品中
一、再现客体形神为主的人物形象
(一)心理?情绪?性格
(二)个性?共性
(三)形象刻画的成败高低
二、表现主体精神为主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一)变形、变色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二)强调感情宣泄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三)解构重组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四)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五)现成品和拼贴法完成的人物形象和造型
(六)真人上场表演
第三节 中国人物形象的“传神”和”气韵生动”
一、两个名词概念
二、作品赏析
(一)“以形写神”的人物形象
(二)“以神写形”的人物形象
(三)在赏析中进一步体味“气韵生动”
第四节 动物、植物、山石等的形象与造型
第五节 建筑的造型
一、中国建筑造型举例
二、西方建筑造型举例
第六节 书法艺术的造型
第七节 形体感——一一种生命基调
※本章思考练习题
第三章 构图的赏析
第一节 影响心理、情感的构架
一、构图中的“线”与“形”
二、作品的构架和图形
三、现代艺术的画面构成
(一)关于视知觉力(张力)
(二)作品赏析
第二节 构图中的形式美感法则
一、对比、均衡、重复等
二、节奏、韵律
第三节 构图的“置陈布势”
第四节 略说视觉重点、流程及作品边框
第五节 书法的章法构成
※本章思考练习题
第四章 美术作品中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节 对时间的表达
一、静止的瞬间
二、暗示过程的瞬间
三、多瞬间的组合
四、以“动”体现时间
五、对“永恒”的追求
第二节 空间建构
一、二维空间
二、三维空间
三、四维空间
四、五维空间
五、实空间与虚空间
第二节 中国绘画时空的特点
一、介于二、三维之间的空间感
二、虚白的运用
(一)作为底子
(二)表示物象
(三)行气和呼吸
(四)“真空妙有”、“有生于无”的象征
※本章思考练习题
第五章 视觉语言的赏析
第一节 关于绘画语言
一、绘画语言之变
二、两种绘画语言“基因”
(一)西方绘画的形式“基因”——色面
(二)中国画的形式“基因”——笔墨
第二节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
一、对线的赏析
(一)赏析线的功力美
(二)赏析线的情感、风格、格调之美
二、对墨的赏析
(一)墨中见笔
(二)墨感浑厚、晶莹
(三)墨韵灵动
三、中国书画强调笔墨功力、格调的原因
(一)从笔墨与“道”的关系看
(二)从工具、材料的特性看
第三节 赏析西方作品的“面”
一、几点补充
二、“而”在古典作品和现代作品中
第四节 赏析油画的色彩
一、赏析色彩的简略常识
(一)艺术品的色彩美存在于色彩的相互关系中
(二)体验色彩的心理、情感等效应
(三)关于色彩张力
二、两方油画由古典色向环境色、主观色的发展
三、赏析作品
(附)中国色彩的特点
第五节 光影明暗的赏析
第六节 笔触、肌理、材质的赏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