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力量,北京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正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主编的年度发展报告,内容力求思考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把脉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趋势,顺应全球化下国际大都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发展报告既关注关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历史方位和内在规律等问题,也体现平台建设、路径选择等主题,以期实现城市行为体首都北京与国际其他行为体之间的多向度比较研究。
报告围绕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研究专题,共设六个板块。“城市外交”板块主要探讨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外交配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贸会展”板块主要探讨城市经贸会展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未来趋势、品牌建构以及国际城市会展比较等。“文旅形象”板块主要探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过程的软实力因素,以及北京城市形象与品牌建设。“服务设施”板块主要探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设施以及其他国际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经验。“组织管理”板块主要探讨京津冀三地在建设世界城市群过程中,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2022年北京冬奥会”板块主要探讨2022年冬奥会赛事筹备组织工作,以及国外体育城市发展情况。
前言
党中央高度重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大力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是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需要,是北京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需要。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北京在“十三五”期间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国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构建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我国主场外交活动异常活跃,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办,9月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取得圆满成功,而2019年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更是吸引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成为展出规模最大、参展国家最多的一届国际园艺盛会。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展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成绩和北京扩大改革开放成果提供了重要契机,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2020年肇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克服重重困难,以更大力度、更扎实的工作,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百年未有之变局,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客观催生了非国家行为主体城市对外交往的勃兴。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北京作为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国际化城市框架持续推进,国际资源集聚步伐加快,国际交往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报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十四五......
刘波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为外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为国际关系与国际大城市比较。出版个人专著多部,在《现代国际关系》《外交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国际政治》《中国外交》等全文转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上发表理论文章多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北京市社科基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进程 / 1
专栏一 城市外交篇 / 1
试析北京城市外交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17
论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31
北京地区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51
专栏二 经贸会展篇 / 51
深化北京市国际产能合作的几点考虑 / 61
防范房地产风险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 70
立足新时代发展北京会展业的观察与思考 / 80
加速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会展行业转型升级 / 91
2019年北京国际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 99
专栏三 文旅形象篇 / 99
北京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思路、机制与策略 / 116
加速我国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新思考 / 126
从建筑设计分析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134
专栏四 服务设施篇 / 134
国外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对中国的影响 / 151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回顾与分析 / 182
专栏五 组织管理篇 / 182
疫情防控常态化视角下的首都国际化社区建设 / 20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取得新发展 / 209
专栏六 2022年北京冬奥会篇 / 218
“体育城市”的兴起及其对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启示 / 218
从两届东京奥运会看奥运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34
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赛事筹备工作研究 / 250
重大体育赛事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 258
民间社会公共外交的扬州实践 / 277
专栏七 经验借鉴篇 / 277
海南自贸港视域下的城市外交建设路径 / 287
海外华商参与改革开放样板城市福清的建设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 304
伊斯兰堡应当成为新型友好城市的试点 / 315
新加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 329
伦敦城市环境治理的现状、路径以及启示 / 337
德国会展业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