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入门篇 第2版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子技术入门基础,万用表的使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与IGBT,继电器与干簧管,过流、过压保护器件,光电器件,电声器件,压电器件,显示器件,常用传感器,贴片元器件,集成电路,基础电子电路,收音机与电子产品的检修,数字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内容。本书具有基础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特点。本书适合 作为电子工程师入门的自学图书,也适合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畅销《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入门篇》升级版 ,删除一些陈旧内容,新技术替换了同类旧技术,补充了一些实用的电路。
知名电子专家蔡杏山老师编写 ,视频讲解,手机扫码即看
电子元器件基础电路、电子产品检修、信号发生器全掌握
摒弃复杂公式与理论,讲解通俗易懂,夯实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师自学速成主要有以下特点
·基础起点低,无需基础学历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与繁琐的公式推导
·内容解说详细,本书适合自主学习使用,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知识技能进行详细解说,让读者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现内容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章节内容
·突出显示知识要点,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
·网络免费指导,遇到问题时可登陆网站观看有关辅导资料或进行提问
蔡杏山
电工电子领域专家。曾做过十多年的教师,先后在不同的大中专院校任教,所授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VCD影碟机、摄录像机、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工技术、PLC技术、变频技术等。2008年后蔡老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图书写作上,编著的各类电工电子类图书超过100本,开卷数据统计,蔡老师编著的电工电子类图书全国销量总码洋常年排在前三列,开创单本销量10万册以上的好成绩。
第1章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 1
1.1 基本概念与规律 1
1.1.1 电路与电路图 1
1.1.2 电流与电阻 1
1.1.3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3
1.1.4 电路的3种状态 4
1.1.5 接地与屏蔽 4
1.1.6 欧姆定律 5
1.1.7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6
1.2 电阻的连接方式 7
1.2.1 电阻的串联 7
1.2.2 电阻的并联 8
1.2.3 电阻的混联 8
1.3 直流电与交流电 9
1.3.1 直流电 9
1.3.2 交流电 9
第2章 万用表的使用 13
2.1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 13
2.1.1 面板介绍 13
2.1.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4
2.1.3 测量直流电压 15
2.1.4 测量交流电压 16
2.1.5 测量直流电流 17
2.1.6 测量电阻 18
2.1.7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20
2.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0
2.2.1 面板介绍 20
2.2.2 测量直流电压 21
2.2.3 测量交流电压 21
2.2.4 测量直流电流 21
2.2.5 测量电阻 22
2.2.6 测量线路通断 23
第3章 电阻器 24
3.1 固定电阻器 24
3.1.1 外形与符号 24
3.1.2 降压限流、分流和分压功能说明 24
3.1.3 阻值与误差的表示方法 25
3.1.4 标称阻值系列 27
3.1.5 额定功率 27
3.1.6 电阻器的选用 28
3.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固定电阻器 29
3.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固定电阻器 29
3.1.9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29
3.2 电位器 30
3.2.1 外形与符号 30
3.2.2 结构与工作原理 31
3.2.3 应用电路 31
3.2.4 电位器的种类 31
3.2.5 主要参数 32
3.2.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33
3.2.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34
3.2.8 电位器的选用 34
3.3 敏感电阻器 34
3.3.1 热敏电阻器 34
3.3.2 光敏电阻器 36
3.3.3 湿敏电阻器 38
3.3.4 力敏电阻器 40
3.4 排阻 40
3.4.1 实物外形 41
3.4.2 命名方法 41
3.4.3 种类与结构 41
3.4.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排阻 42
3.4.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排阻 42
第4章 电容器 44
4.1 固定电容器 44
4.1.1 结构、外形与符号 44
4.1.2主要参数 44
4.1.3 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说明 45
4.1.4电容器“隔直”和“通交”说明 46
4.1.5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说明 47
4.1.6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48
4.1.7 固定电容器的种类 49
4.1.8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50
4.1.9 容量与误差的标注方法 51
4.1.10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52
4.1.1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53
4.1.12 电容器的选用 54
4.1.13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55
4.2 可变电容器 55
4.2.1 微调电容器 56
4.2.2 单联电容器 56
4.2.3 多联电容器 57
第5章 电感器与变压器 58
5.1 电感器 58
5.1.1外形与符号 58
5.1.2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58
5.1.3 电感器“通直阻交”与感抗说明 59
5.1.4 电感器“阻碍变化的电流”说明 60
5.1.5 电感器的种类 61
5.1.6 电感器的串联与并联 62
5.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感器 62
5.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感器的通断 62
5.1.9 用电感表测量电感器的电感量 62
5.1.10 电感器的选用 63
5.2 变压器 63
5.2.1 外形与符号 63
5.2.2 结构原理 64
5.2.3 变压器“变压”和“变流”说明 64
5.2.4 变压器阻抗变换功能说明 65
5.2.5 特殊绕组变压器 66
5.2.6 变压器的种类 66
5.2.7 主要参数 68
5.2.8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变压器 68
5.2.9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变压器 70
5.2.10 变压器的选用 70
5.2.11 变压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71
第6章 二极管 72
6.1 半导体与二极管 72
6.1.1半导体 72
6.1.2 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72
6.1.3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曲线
说明 73
6.1.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74
6.1.5 二极管正、负极性判别 75
6.1.6二极管的常见故障及检测 76
6.1.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76
6.2 整流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 77
6.2.1 整流二极管 77
6.2.2 整流桥堆 77
6.2.3 高压二极管和高压硅堆 80
6.3 稳压二极管 81
6.3.1 外形与符号 81
6.3.2 工作原理 81
6.3.3应用电路 82
6.3.4 主要参数 82
6.3.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83
6.3.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84
6.4 变容二极管 84
6.4.1 外形与符号 84
6.4.2性质 84
6.4.3 容量变化规律 85
6.4.4 应用电路 85
6.4.5 主要参数 86
6.4.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变容二极管 86
6.4.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变容二极管 86
6.5 双向触发二极管 87
6.5.1 外形与符号 87
6.5.2双向触发导通性质说明 87
6.5.3 特性曲线说明 87
6.5.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88
6.5.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88
6.6 双基极二极管(单结晶体管) 89
6.6.1 外形、符号、结构和等效图 89
6.6.2 工作原理 89
6.6.3 应用电路 90
6.6.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基极二极管 91
6.6.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基极二极管 92
6.7 肖特基二极管 93
6.7.1 外形与图形符号 93
6.7.2 特点、应用和检测 94
6.7.3 常用肖特基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94
6.7.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肖特基二极管 94
6.8 快恢复二极管 95
6.8.1 外形与图形符号 95
6.8.2 特点、应用和检测 95
6.8.3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快恢复二极管 95
6.8.4 常用快恢复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96
6.8.5 肖特基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高速
整流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比较 96 第7章 三极管 97 7.1 三极管 97 7.1.1 外形与符号 97 7.1.2 结构 97 7.1.3 电流、电压规律 98 7.1.4放大原理 100 7.1.5 截止、放大和饱和状态说明 101 7.1.6 主要参数 104 7.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104 7.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107 7.2 特殊三极管 109 7.2.1 带阻三极管 109 7.2.2 带阻尼三极管 109 7.2.3 达林顿三极管 110 第8章 晶闸管 112 8.1 单向晶闸管 112 8.1.1 外形与符号 112 8.1.2 结构原理 112 8.1.3 应用电路 113 8.1.4 主要参数 115 8.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116 8.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117 8.1.7 晶闸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118 8.2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118 8.2.1 外形、结构与符号 119 8.2.2 工作原理 119 8.2.3 应用电路 119 8.2.4 检测 120 8.3 双向晶闸管 121 8.3.1符号与结构 121 8.3.2工作原理 121 8.3.3 应用电路 121 8.3.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122 8.3.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123 第9章 场效应管与IGBT 125 9.1 结型场效应管(JFET) 125 9.1.1 外形与符号 125 9.1.2结构与原理 125 9.1.3 应用电路 127 9.1.4 主要参数 127 9.1.5 检测 128 9.1.6 场效应管型号命名方法 129 9.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129 9.2.1 增强型MOS管 129 9.2.2 耗尽型MOS管 133 9.3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134 9.3.1 外形、等效结构与符号 134 9.3.2 工作原理 134 9.3.3 应用电路 135 9.3.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IGBT 136 9.3.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IGBT 136 第10章 继电器与干簧管 138 10.1 电磁继电器 138 10.1.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38 10.1.2 结构 138 10.1.3 应用电路 139 10.1.4 主要参数 139 10.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140 10.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141 10.2 固态继电器 142 10.2.1 固态继电器的主要特点 142 10.2.2 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42 10.2.3 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内部电路与工作 原理 142 10.2.4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43 10.2.5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内部电路与工作 原理 144 10.2.6 固态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 144 10.3 干簧管与干簧继电器 145 10.3.1 干簧管的外形与符号 145 10.3.2 干簧管的工作原理 145 10.3.3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145 10.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146 10.3.5 干簧继电器的外形与符号 146 10.3.6 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47 10.3.7 干簧继电器的应用电路 147 10.3.8 干簧继电器的检测 147 第11章 过流、过压保护器件 148 11.1 过流保护器件 148 11.1.1 玻壳熔断器 148 11.1.2 自恢复熔断器 149 11.2 过压保护器件 151 11.2.1 压敏电阻器 151 11.2.2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153 第12章 光电器件 156 12.1 发光二极管(LED) 156 12.1.1 普通发光二极管 156 12.1.2 LED及交直流供电电路 158 12.1.3 LED带 161 12.1.4 双色发光二极管 163 12.1.5 三基色与全彩发光二极管 164 12.1.6 闪烁发光二极管 166 12.1.7 红外发光二极管 167 12.1.8 激光与激光二极管 168 12.2 光敏二极管 171 12.2.1 普通光敏二极管 171 12.2.2 红外接收二极管 173 12.2.3 红外线接收组件 173 12.3 光敏三极管 175 12.3.1 外形与符号 175 12.3.2 应用电路 175 12.3.3 检测 176 12.4 光电耦合器 177 12.4.1 外形与符号 177 12.4.2应用电路 178 12.4.3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 178 12.4.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 179 第13章 电声器件 181 13.1 扬声器 181 13.1.1 外形与符号 181 13.1.2 种类与工作原理 181 13.1.3 应用电路 182 13.1.4 主要参数 182 13.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183 13.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184 13.2 耳机 184 13.2.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84 13.2.2 种类与工作原理 184 13.2.3 双声道耳机的内部接线及检测 185 13.2.4 手机线控耳麦的内部电路及接线 186 13.3 蜂鸣器 187 13.3.1 外形与符号 187 13.3.2种类及结构原理 187 13.3.3 类型判别 188 13.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蜂鸣器 188 13.3.5 应用电路 188 13.4 话筒 189 13.4.1 外形与符号 189 13.4.2 工作原理 189 13.4.3 应用电路 190 13.4.4 主要参数 191 13.4.5 种类与选用 191 13.4.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话筒 192 13.4.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话筒 193 13.4.8 电声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 193 第14章 压电器件 195 14.1 石英晶体谐振器(晶振) 195 14.1.1 外形与结构 195 14.1.2 特性 195 14.1.3 应用电路 196 14.1.4 有源晶体振荡器 197 14.1.5 晶振的开路检测和在路检测 198 14.2 陶瓷滤波器 198 14.2.1 外形、符号与等效图 199 14.2.2 应用电路 199 14.2.3 检测 200 14.3 声表面波滤波器 200 14.3.1 外形与符号 200 14.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00 14.3.3 应用电路 201 14.3.4检测 201 第15章 显示器件 202 15.1 LED数码管 202 15.1.1 一位LED数码管 202 15.1.2 多位LED数码管 205 15.2 LED点阵显示器 209 15.2.1 单色点阵显示器 209 15.2.2双色LED点阵显示器 214 15.3 真空荧光显示器 216 15.3.1 外形 216 15.3.2结构与工作原理 217 15.3.3 应用 218 15.3.4检测 218 15.4 液晶显示屏 219 15.4.1 笔段式液晶显示屏 219 15.4.2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 221 15.4.3 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屏 222 第16章 常用传感器 224 16.1 气敏传感器 224 16.1.1 外形与符号 224 16.1.2 结构 224 16.1.3 应用 225 16.1.4 应用电路 225 16.1.5 检测 226 16.1.6 常用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参数 226 16.2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226 16.2.1 结构与工作原理 227 16.2.2 引脚识别 228 16.2.3 应用电路 228 16.3 霍尔传感器 229 16.3.1 外形与符号 229 16.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29 16.3.3种类 230 16.3.4 应用电路 231 16.3.5 型号命名与参数 232 16.3.6 引脚识别与检测 232 16.4 温度传感器 233 16.4.1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233 16.4.2 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235 第17章 贴片元器件 237 17.1 表面贴装技术(SMT)简介 237 17.1.1 特点 237 17.1.2 封装规格 237 17.1.3手工焊接方法 237 17.2 贴片电阻器 238 17.2.1 贴片电阻器 238 17.2.2贴片电位器 240 17.2.3 贴片熔断器 240 17.3 贴片电容器和贴片电感器 240 17.3.1 贴片电容器 240 17.3.2 贴片电容排 242 17.3.3 贴片电感器 242 17.3.4 贴片磁珠 242 17.4 贴片二极管 242 17.4.1 通用知识 242 17.4.2 贴片整流二极管和整流桥堆 243 17.4.3 贴片稳压二极管 244 17.4.4 贴片快恢复二极管 244 17.4.5 贴片肖特基二极管 245 17.4.6 贴片开关二极管 246 17.4.7 贴片发光二极管 246 17.5 贴片三极管 247 17.5.1 外形 247 17.5.2引脚极性规律与内部结构 247 17.5.3 标注代码与对应型号 248 第18章 集成电路 249 18.1 概述 249 18.1.1 快速了解集成电路 249 18.1.2 集成电路的特点 250 18.1.3 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 250 18.2 集成电路的检测 251 18.2.1 开路测量电阻法 251 18.2.2在路检测法 252 18.2.3 排除法和代换法 254 18.3 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 254 18.3.1直插式集成电路的拆卸 254 18.3.2 贴片集成电路的拆卸 256 18.3.3 贴片集成电路的焊接 256 第19章 基础电子电路 257 19.1 放大电路 257 19.1.1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 257 19.1.2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 258 19.1.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59 19.1.4 交流放大电路 260 19.2 谐振电路 261 19.2.1 串联谐振电路 261 19.2.2 并联谐振电路 263 19.3 振荡器 264 19.3.1 振荡器的组成与原理 264 19.3.2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265 19.4 电源电路 265 19.4.1 电源电路的组成 266 19.4.2 整流电路 266 19.4.3 滤波电路 268 19.4.4 稳压电路 272 第20章 收音机与电子产品的检修 275 20.1 无线电波 275 20.1.1 水波与无线电波 275 20.1.2 无线电波的划分 276 20.1.3 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276 20.1.4 无线电波的发送与接收 277 20.2 收音机的电路原理 279 20.2.1 调幅收音机的组成框图 280 20.2.2 调幅收音机单元电路分析 281 20.2.3 收音机整机电路分析 288 20.3 实践入门 291 20.3.1 电烙铁 291 20.3.2 焊料与助焊剂 292 20.3.3 印制电路板 293 20.3.4 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 294 20.4 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296 20.4.1 收音机套件介绍 296 20.4.2 收音机的组装 296 20.4.3 收音机的调试 299 20.5 电子产品的检修方法 301 20.5.1 直观法 301 20.5.2 电阻法 301 20.5.3 电压法 302 20.5.4 电流法 304 20.5.5 信号注入法 305 20.5.6 断开电路法 305 20.5.7 短路法 306 20.5.8 代替法 306 20.6 收音机的检修 306 第21章 数字示波器 309 21.1 示波器的种类与特点 309 21.1.1 模拟示波器 309 21.1.2 数字示波器 309 21.1.3 数字示波器的优缺点 310 21.2 面板、接口与测试线 310 21.2.1 显示屏测试界面 310 21.2.2 测试连接口 311 21.2.3 面板按键功能说明 312 21.2.4 测试线及调整 312 21.3 一个信号的测量 314 21.3.1 测量连接 314 21.3.2 自动测量 314 21.3.3 关闭一个测量通道 314 21.3.4 波形垂直调节与通道菜单说明 315 21.3.5 信号水平调节与时基菜单说明 317 21.3.6 信号触发的设置与触发菜单说明 318 21.4 两个信号的测量 319 21.4.1 测量连接 319 21.4.2 自动测量 320 21.4.3 两个信号的幅度调节与垂直方向 移动 320 21.4.4 两个信号的水平宽度调节与水平 移动 320 21.4.5 触发设置 321 21.5 信号幅度、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322 21.5.1 自动测量信号幅度和频率 322 21.5.2 用坐标格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323 21.5.3 用光标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324 21.5.4 用光标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326 21.6 其他功能的使用 327 21.6.1 波形的保存 327 21.6.2 参考波形(REF)的使用 328 21.6.3 自定义与默认测量设置的使用 330 21.7 万用表功能的使用 331 21.7.1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挡位 331 21.7.2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举例 332 第22章 信号发生器 334 22.1 面板及附件说明 334 22.1.1 面板按键、旋钮与连接口 334 22.1.2 电源适配器与信号线 335 22.2 单、双通道信号的产生 335 22.2.1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 336 22.2.2 开启CH1通道并选择波形类型 336 22.2.3 设置信号的频率 337 22.2.4 设置信号的幅度(峰峰值) 337 22.2.5 设置信号的偏置(直流成分) 338 22.2.6 设置信号的相位 339 22.2.7 同时产生两个信号的操作 339 22.3 测频与计数功能的使用 342 22.3.1 测频和计数模式的进入 342 22.3.2 用测频和计数模式测量CH1通道 信号 342 22.3.3 用测频和计数模式测量电路中的 信号 344 22.4 信号扫描功能的使用 344 22.4.1 信号扫描模式的进入与测试连接 344 22.4.2 频率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345 22.4.3 幅度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346 22.4.4 直流偏置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347 22.4.5 占空比扫描的设置与信号输出 349 22.4.6 VCO(压控)扫描的设置与信号 输出 350 22.5 信号调制功能的使用 351 22.5.1 测试连接与信号调制模式的进入 352 22.5.2 FSK(频率键控)设置与信号 输出 353 22.5.3 ASK(幅度键控)设置与信号 输出 353 22.5.4 PSK(相位键控)设置与信号 输出 354 22.5.5 脉冲串的设置与输出 354 22.5.6 AM(幅度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354 22.5.7 FM(频率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355 22.5.8 PM(相位调制)设置与信号输出 355 22.6 系统功能与设置 356 22.6.1 打开系统界面 356 22.6.2 波形的存储与加载 356 22.6.3 双通道波形参数同步的设置 357 22.6.4 系统配置 358 22.6.5 开机与出厂设置 358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