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没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亦即概念的延续、变化和新意,发现并阐明概念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及其起源和成因。历史基本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
谈论概念史,向来首推德国。作为历史语义研究的一个范式,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它在德国的确立、成就和深入研究,领先于其他国家,对当今世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书介绍和探讨的概念史理论设想、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主要依托于德国经验。概念史在史学研究中的目的是,借助概念理解历史。
序(节选)
我从20世纪末开始关注概念史,撰写第一篇概念史文章,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时光;其间做过案例研究,也写过理论文章。可是还有其他专业分心,不是一直在从事概念史研究。近承志田、汎森二兄抬举,让我为“乐道文库”撰著《什么是概念史》。感激在心,然惶恐更甚。我知道,虽是一本小书,但不好写。关于概念史的基本理论及其来龙去脉,我曾写过若干论文,而要成就一本书,实非易事。
不好写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套书的写作要求中,有“深入浅出,意思当严谨,文字不妨活泼”等字样。我对此的理解是,不要太学究气;而对平时写论文常常满篇注释的我来说,这还意味着不要太多注释。要让读者知道有些出典及连带问题,就得用另一种写法。概念史涉及不少历史哲学、语言哲学或现代性等问题,论述这些时常很抽象的问题,文字往往活泼不起来。另外,大凡有创见的大思想家,喜于制造概念,概念史领域也不例外,这就给解释增添了不少麻烦。不过,我还是做了一些努力,尽量把理论问题说得通顺点。至于是否如愿,尚待读者评判。
近年来,概念史研究取径在东亚和中国学界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而不少人对概念史的基本追求及其存在的问题似乎还未得要领,例如混淆概念史和观念史者还大有人在,或分不清词语与概念的区别。读了这本书,就能看透了吗?那也未必。我自己时而就有越研究问题越多的感觉。有些问题不想追问,因为那或许永远没有答案;有些东西没讲清楚,或许也没法讲清楚。还有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连篇累牍的资料极费查考。因此,写作此书是一次冒险,还有那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好在这也是允许的。按照罗蒂(1931—2007)的说法,美国哲学家通常只提出自己确信能够解决的问题。与他说的现象相反,一个典型的德国哲学家似乎更愿意追问那些永无答案的问题,否则他/她会觉得无聊。
本书中引用的一篇出自哲学家之手的德语文章,标题为《概念史: 尚无概念之史》,德语原文颇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 Begriffsgeschichte — Einenochnichtbegriffene Geschichte,意思是说还未弄明白的概念史,或对概念史还没有概念。关于概念史理论问题,国际学界争议不少。对于同样的方法论问题,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对历史语义学,语言学家的理解与历史学家的理解大不相同。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此书当然是从概念史的角度看问题,且以德国概念史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为主轴。
什么是概念史?读者有理由怀着这一期待来读这本书,可能还想带着定义合上这本书。但我在研究生课堂上常对学生说,不要迷信定义,那是应试用的。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认为定义没有真实含量,那只是缩写,也就是化约,没有认识论意义,只是省事的办法。莫非这本书中没有概念史定义或界说吗?那也不是,或者说“比比皆是”,不同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定义。我想在此借用康德早就说过的观点: 不像数学那样从定义开始,定义在哲学中是在最后。哲学知识的形成见诸范畴区分,来自对知识的区分。即便是断言,也是区分的结果: 是或不是。故此,与其强调定义亦即断言,不如注重区分之理由。一个清晰的概念,正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就来源而论,概念史首先是一种“德国”方法,国际学界的概念史研究,常会直接采用德语词Begriffsgeschichte(概念史)。换句话说,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也是当代较多受到国际学界推崇和借鉴的少数德国人文科学方法之一。本书“导论”着力将概念史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语境中进行考察,系统勾勒其历史渊源、理论设想、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在介绍概念史主要特色的同时,亦关注一些理论难点。第一编是此书主干,重点叙写德国概念史,兼及法国和英美等西方相近理论或概念史的相似追求,篇幅超过后两编的总和。
此书中的部分内容或说法,已见之于我以前的文章(见“主要参考文献”);更确切地说,它们是我早先文字的删减版、扩展版和修订版。对于这部分自引内容,不再专门作注;旧作中的不少知识性注释,本书也不再赘引。中国做概念史理论或发展史者,少而又少。本书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思考是,多讲一些国内似乎还不甚了解的东西,或还不知道的历史,从中阐发“原理”,这也是总体思路: 以史明理,史论互证,并围绕相关代表人物钩稽故实。当然还会涉及不少问题的辨析,例如: 何为概念(史)?何为观念(史)?业内明眼人或许还能看到一些纠错意图。
概念史牵涉很广,而这个书系有篇幅限制,所以不能完全铺开。即便是哲学概念史和史学概念史这两大板块,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只能挑重点讲,挑我以为能够说明问题的节点讲。重中之重,自是概念史的标志性人物科塞雷克(1923—2006),因而单列一章。另外还会一再论及科氏主持的《历史基本概念》及其概念史方案,这套经典之作影响深远,迄今还在引发各种建设性思考。我的追求是,尽力把有些问题说清楚。
方维规,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六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
序
导论
一、 狄德罗之思: 语言意识与概念的历史性
二、 “概念史”词源与原初理念
三、 概念史的发端和早期人物
四、 德、英、法各行其是
五、 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
六、 德国概念史理论与实践
七、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
八、 “语言论转向”的不同取向
九、 继往开来: 概念史的世界之旅
第一编
第一章 哲学概念史
一、 哲学概念史的先驱: 从弗雷格、倭铿到三部哲学辞书
二、 罗特哈克尔的文化哲学及其概念史主张
三、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概念说: 从当前解释历史
四、 伽达默尔——作为概念史的哲学
五、 言语行为、语用及意义,或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第二章 史学概念史与社会学视野
一、 传统观念史的式微
二、 韦伯——概念史研究的前史?
三、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意义分析”
四、 设置概念的施米特,或“法学概念社会学”
五、 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
六、 心态史与《法国政治/社会基本概念工具书(1680—1820)》
七、 克布纳的“现代性历史语义学”
八、 布鲁纳-康策-科塞雷克与《历史基本概念》的缘起和发展
第三章 科塞雷克的概念史理论和实践
一、 “概念史”招牌: 通过语言生成意义
二、 “鞍型期”与概念史
三、 概念史与社会史
四、 “复合单数”“不同时的同时性”与现代概念的“四化”
五、 经验和期待的联动,表征和因素的并行
六、 词语与概念之辨,语用和语境中的含义
第二编
第四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 话语之外无他物
一、 书写问题化的历史,或话语考古与观念史的对垒
二、 福柯的谱系说与起源分析
三、 话语分析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概念史
四、 话语与话语的分歧,概念与话语的隔阂
第五章 英美观念史与剑桥学派的政治思想研究
一、 洛夫乔伊的观念史及“观念单元”
二、 波考克对政治思想的语言考察
三、 斯金纳的“意识形态”研究: 言语行为、语境及修辞
四、 斯金纳批判以及他对概念史的抵触
第六章 作为社会理论的威廉斯“关键词”研究
一、 “文化与社会”研究模式与“关键词”
二、 《关键词》的立意与实绩之间的距离
三、 斯金纳的批评: 概念、语境与意义
四、 过时的《关键词》,时髦的“关键词”
第三编
第七章 概念史的新近发展与国际影响
一、 “隐喻学”难题,或概念史的再出发
二、 对20世纪基本概念的思考方案
三、 概念史的国际化: 发展与现状
四、 概念史在东亚: 中国成就简览
第八章 世界,东亚,中国: 问题与展望
一、 汉语概念现代化与东亚“比较概念史”
二、 问题与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