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突出基础理论实验、科学前沿实验和交叉应用实验等,体现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分为八章,第1-3章简要介绍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用小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第4-8章分别介绍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无机化合物制备与性能检测实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分离检测实验、定量分析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综合设计与创新实验的具体实验内容。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为纸质内容与教学视频相结合的新形态教材,可供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生物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社会学习者参考。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生物、建筑、能源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程。本书充分体现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紧密结合。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
第一板块(第1-3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用小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将本书实验中涉及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操作都集中在这个板块,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安全实验操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器材使用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减少具体实验中相关内容的重复叙述,节省篇幅,提高教材的规整性。
第二板块(第4章):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突出“无机化学”中的酸碱解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沉淀反应与多相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平衡等基本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酸度计使用、电导率测定、显微镜观察等应用实验。
第三板块(第5章):无机化合物制备与性能检测实验。突出化学学科发展前沿及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巧妙地将现代化学新进展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相结合,设计了8个新型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结构确定,或拓展性能检测,或实际应用,或常数测定等实验,体现了当代化学研究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
第四板块(第6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分离检测实验。突出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重要分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认知等实验,针对性地开展s区、p区、d区典型元素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实验,扩充了混合金属离子的检出与分离方法实验。
第五板块(第7章):定量分析基本原理与应用实验。突出“分析化学”中的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基础实验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加强了仪器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和不同分析方法的结果对比,提升了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技能。
第六板块(第8章):综合设计与创新实验。突出化学研究领域的新型化合物制备与性能测定(如纳米SiO2粒子的制备及尺寸分布测定、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诱导作用下的润湿性转变研究)、化学前沿新型研究方法的应用(如金溶胶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和自组装薄膜特性研究)、化学研究服务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如中国古代彩绘中常用黄色颜料铬黄的制备及形貌观察、青铜合金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和Cu、Sn、Pb含量的检测)、化学研究方法与人体健康(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的同时测定、茶叶中钙含量的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与质量认证、洗衣粉中Cl含量的测定与质量认证、人发中微量铝含量的测定与人体健康分析)等实验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另外,为丰富课程资源,本书提供了与纸质内容对应的教学视频,供学习者灵活使用。
整体实验内容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每个实验都配有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本书由和玲、梁军艳主编,负责第3、4、5、7、8五个章节的编写,向丹、高培红、高敏参编,负责第1、2、6三个章节的编写。全书由和玲统稿定稿。教学视频由和玲指导,梁军艳、向丹、高培红制作。
特别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郭新华编辑的精心策划,使本教材呈现时代特色。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