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的艺术(梅峰推荐译版!伍迪·艾伦推荐!让人物动机推进情节,写出叫好又叫座的超级剧本!)
定 价:48 元
丛书名:读客艺术
当前图书已被 15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匈] 拉约什·埃格里 编,黄隽华 译
- 出版时间:2020/3/1
- ISBN:9787544391924
-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053
- 页码:36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编剧的艺术》是一本论述编剧方法的名著。首版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情节首要”观念,提倡将写作的核心聚焦到变化丰富的人物之上。
该书对国内外戏剧理论界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然是编剧们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全书按照戏剧写作的基本要素,分为“前提”“人物”“冲突”与“综述”四大章节。文中提出了“人物动机推进情节”的写作方法,并指出创作一部成功的剧作需要一个结构明晰的前提,具有生理、社会、心理三维度信息完备的人物,以及升级型冲突与冲突的预示。书中大量引用《玩偶之家》《罗密欧与朱丽叶》《伪君子》等享誉世界的经典名作,巨细无遗地分析了这些作品的架构、人物的对话与冲突类型,为深度阐述一部剧作的成败提供了详实的例证。文中还加入了多个提问环节,追根溯源地解答了编剧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作者文风犀利,一气呵成,虽然全文旁征博引,但简明易懂,是一本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剧作论著,其方法也适用于电影电视、小说、新闻等多领域的文体写作。
《编剧的艺术》是一本论述编剧方法的名著。70年来长销不衰,作者挑战了亚里士多德的“情节首要”观念,提倡将写作的核心聚焦到变化丰富的人物之上。该书对国内外戏剧理论界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然是编剧们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
这本书不仅是为作家和剧作者写的,也是为普罗大众写的。如果大众读者理解了写作的机制,他们就会知道创作的艰辛之处,也会理解作者倾注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心血,更会越发对这些作品感到欣赏。
本书末尾收录了部分剧本的内容,并用辩证法理论对这些剧本进行了分析。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加深观众对长短篇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帮助他们从特定的角度充分认识戏剧与电影。
我们不是从整体出发对剧目进行讨论,当我们摘录部分段落并将其作为案例加以说明时,也并非在影射整部戏的质量。
本书讨论的剧目涉及现代剧目与经典剧目,其中会着重强调经典剧目,因为大部分现代剧目很容易被人们遗忘,并且,大多有学识的人都对经典剧目更为熟悉,毕竟它们都是戏剧研究的绝佳素材。
本书将理论建立在不断变化的“人物”之上,他们会持续对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因素作出反应,有时甚至相当激烈。
此刻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是否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个问题需要在我们讨论“出击点”和“人物的编排”及后续其他章节之前得到解决。我们必须了解成立一个完整人物所具备的所有元素,而这些元素的具体影响也将会在人物的后续行动中得到体现。
本书以“前提”“人物”和“冲突”人手展开剖析,这将使得观众了解驱使戏剧人物最终走向成功或毁灭的深层动机。如果建筑师不了解他需要使用的建材,就一定会引发灾难。在我们的语境下,这些建材就是“前提”“人物”和“冲突”。在完全透彻地了解它们之前,谈论如何写作剧本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希望本书的方法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在《编剧的艺术》里,我们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以及特定的剧作方法。它们都是基于辩证的自然法则而提出的。
不朽的作家所写的戏剧总是能够经久不衰,但很多天才型作家却时常会失手。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基于灵感来写作,而不是基于完备的知识。灵感可以为人指那么几次路,但若全然依靠灵感来创作,那么作者写出的剧本就很可能会出现败笔。
专家们已经给出了科学与写作都需要遵守的基本法则。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对戏剧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并且毫无疑问,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2500年前,他说过:
对于戏剧的结构与其中包含的巧合,重点不在干人物,而在于行动和生命。
亚里士多德否定了人物的重要性,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也有其他人早已表示过,人物是任何一类戏剧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洛佩·德·维加1,一位16世纪的西班牙作家,发表了如下论述:
在第一幕中,作者应该展现这个事件的全貌。在第二幕中,所有的事件都将得到巧妙的编排,井要注意,直至第三幕中段,都不该让观众轻易猜出故事的结尾。要利用观众的期待来做文章,那些与戏剧之初的预想截然不同的情节,其意义则交由观众的认知来决定。
拉约什·埃格里(Lajos Egri,1888-1967),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家庭,10岁时就写出了一部三幕剧。20世纪初,埃格里随家人移居至美国。一战期间,他加入纽约的左派戏剧组织,成为导演和剧作家,撰写过多部戏剧及电视剧本。后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写作学校,其间伍迪·艾伦曾是他的门下弟子,对伍迪的创作影响颇深。同时,埃格里还是一位新闻工作者。
黄隽华,青年译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推荐序吉尔伯特·米勒
自序被重视的重要性
前言
第1章 前提(一部戏的目的)
第2章 人物
1.框架结构
2.环境
3.辩证法
4.人物的成长
5.人物的意志力
6.情节人物孰轻孰重?
7.构建情节的人物
8.主使人物
9.对立人物
10.人物编排
11.对立统一
第3章 冲突
1.行动的源头
2.原因和结果
3.静止型冲突
4.跳跃型冲突
5.升级型冲突
6.行动
7.冲突的预示
8.出击点
9.过渡
10.危机、高潮和结果
第4章 综述
1.必要场景
2.呈现
3.对话
4.实验
5.戏剧的时效性
6.出场和退场
7.为什么有些糟糕的戏也能成功?
8.情节剧
9.所谓天才
10.关于艺术
11.剧本写作步骤
12.如何获得想法/灵感
13.电视剧写作
14.总结
附录 剧本分析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