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创新的主体?谁在驱动创新?是利润驱动,还是用户需求驱动?经济学家埃里克?冯?希佩尔(Eric von Hippel)20年前颠覆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先发现了创新领域的新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希佩尔的观点:创新的决定权由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的提供者转移到了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手中;用户、社群和各类开源资源,在技术创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佩尔阐释了用户创新的三大优势。
本书从经济、科学技术史、法律、管理和政策等不同角度出发,为读者提供从家庭用品到金融服务,从用户创新到社群创新,从众包到众筹,从知识产权到基因序列,从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博弈到二者之间的合作,探讨了用户创新的经济学原理,展现创新对这个时代产生的深刻影响。
迪特迈尔·哈尔霍夫(Dietmar Harhoff),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所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和工业经济学。除了为数家公共和私营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外,他还是德国联邦政府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EFI)主席,以及德国科学与工程学院(Germ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德国国家科学院(Germ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成员。
卡里姆·R.莱克哈尼(Karim R.Lakhani),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学教授,哈佛大学创新科学实验室(Laboratory for Innovation Science)创始人和联合主任。他的研究领域是技术管理和创新,主要涉及群体创新模式以及企业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1部分 用户创新的基础知识
第1章 用户创新研究领域的核心与外延
1.1核心概念――用户创新理论的早期观点
1.2早期观点的拓展
1.3用户为创新做出的贡献
1.4实证研究:用户对专利发明做出的贡献
1.5外部信息与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1.6用户对专利价值和专利商业化的贡献
1.7结论
第2章 创新中的成本优势:对比用户创新与制造商创新
2.1成本优势带来的创新动机
2.2三类创新过程
2.3结论
第3章 用户创新的实证研究范畴
3.1用户创新发生率
3.2用户创新的开放性
3.3用户创新的推广
3.4总结
第2部分 从社群视角出发观察创新
第4章 众包:社群创新与竞赛创新
4.1社群创新
4.2竞赛创新
4.3社群创新和竞赛创新的动机与自主选择机制
4.4社群创新的比较优势与竞赛创新的比较优势
4.5结论
第5章 私人―集体创新模式:创新者人数与社会因素产生的影响
5.1私人―集体创新模式的条件
5.2利用模型分析知识共享行为
5.3知识分享环境模拟
5.4模拟实验的结果
5.5讨论和结论
第6章 通过社群性组织实现创新民主化
6.1从经济学视角看用户社群
6.2生产环节的纵向一体化
6.3“社群性组织”: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存在
6.4“社群性组织”可能经历的发展轨迹
6.5结论
第7章 当埃里克?冯?希佩尔的创新理论遇上互联网化环境:分散式创新模式的机遇
7.1需求和激情是发明之母;详细的信息和反复的实验是发明之父;而利润是发明的指引者吗?
7.2当埃里克?冯?希佩尔的创新理论遇上网络化环境
7.3对于创新而言,自由使用权比先用权更重要
7.4专利权
7.5关于“先前技术”概念的使用
7.6过于强硬的制度必将难以持久
7.7著作权:网络上的创新和文化创新
7.8结论
第3部分 用户创新与社群创新的法律问题
第8章 关于改进产品的自由
8.1允许产品所有者进行修改的知识产权法规
8.2法规限制下的修改行为
8.3结论
第9章 知识产权的边界
9.1利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缺陷
9.2知识产权在边界问题中扮演的角色
9.3未来的探究方向在何处
第10章 废除专利权是否可以促进创新?
10.1美国的专利体系
10.2“与人类生命有关”的创新专利制度
10.3直接或间接“与人类生命有关”的专利
10.4讨论和结论
第4部分 用户创新者扮演的新角色
第11章 用户创新者会在何时创建公司?
11.1用户创新现象
11.2用户创业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11.3用户创业理论
11.4用户创新行为的商业化成果
11.5讨论和总结
第12章 当用户成为服务创新者
12.1用户在开发新服务的过程中的作用
12.2用户创新在服务开发方面的实证研究概述
12.3总结
第13章 技术创新
13.1何谓技术创新
13.2关注技术创新问题的用户创新文献
13.3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框架
13.4由产品创新带来的技术创新:印象画派
13.5由技术创新带来的设备创新:麻醉医疗技术的发展
13.6主要案例研究:皮划艇漂流运动的技术和装备发展
13.7对皮划艇漂流运动产业发展阶段的描述
13.8体现在案例中的不同创新类型
13.9技术创新概念的经济意义
13.10关于产业进化(industry evolution)与设计理论(design theory)的讨论
13.11产业进化与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
13.12结论
第14章 社群品牌的力量
14.1从专利品牌到开放式品牌
14.2调研方法
14.3社群品牌的低成本开发和塑造
14.4社群品牌的价值
14.5研究结论
14.6总结
第5部分 公司与用户的相互作用
第15章 用户制造者面对的竞争环境:是否将创新成果出售给竞争对手
15.1案例分析
15.2用户创新者商业化决策的模型分析
15.3讨论和结论
第16章 当激情遇上专业:企业内部的领先用户如何为企业创新做出贡献
16.1理论背景与定义
16.2研究方法
16.3研究结果
16.4基于现有理论的讨论
16.5结论
第17章 MUJI的众包开发模式
17.1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公司采用众包模式的初期阶段
17.2MUJI汽车的开发
17.3家具和家电产品开发项目
17.4没有预售的众包
17.5结论和启示
第6部分 从理论到实践:创新领域的实验、创新工具箱和众筹创新
第18章 创新工具
18.1实验工具
18.2工具改变创新方式
18.3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第19章 创新工具箱设计、制造公司的能力和绩效
19.1对专业工具箱、普通工具箱和批量定制策略的初步了解
19.2普通工具箱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19.3公司必备的组织能力
19.4结论
第20章 创新工具箱对用户创新和设计的价值
20.1阿帕奇案例
20.2实验性价值:对工具箱所产生的价值进行研究
20.3关于自主设计所产生的附加价值的实验
20.4对个体差异进行深入了解
20.5这一现象是否也存在于手表之外的领域?
20.6未来工具箱的“价值生成效应”
20.7现实中将做何抉择?
20.8使自主设计的产品产生高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20.9工具箱有助于提高用户创新和设计的价值
第21章 众筹:创新项目融资民主化的实证分析
21.1寡头融资模式: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
21.2民主化融资:众筹
21.3研究方法
21.4众筹对创新的促进
21.5附录:本文的研究中涉及的与创新项目相关的部分变量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