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
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本书将告诉你,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欢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对变化充满感激!
《少有人走的路》升级版全新上市。
继《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之后,派克医生又以其丰富的人生智慧,与您进行一场心灵的深度探讨。
打开这本书需要勇气,这本书也一定能够给你勇气!
一本让人自省的书,一次真正的心灵洗礼!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本无论你花多大的精力都值得读的书。
不管你是否愿意,我们在心智成熟的旅途上,都会遇见这样的问题: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却越来越空虚。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牵肠挂肚,对心理问题却漠然处之。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似乎只要不去跳楼,不进精神病院,就没有心理疾病。殊不知,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当儿女抱怨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时,父母总会辩解:“怎么没有照顾好你,缺你吃了,还是缺你穿了?!”父母似乎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儿女还有心灵需求。每个家长都说深爱自己的儿女,但未必人人都懂得爱。游泳池边,一群学游泳的孩子,哭成一片,绝大多数都不敢跳进水里。一些母亲抱走了自己的孩子,她们说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他们恐惧。也有一些母亲硬着心肠将自己的孩子赶入水中。那么,究竟谁真正深爱自己的儿女?
成长是痛苦的,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爱不是百依百顺,不是坠入情网,不是大包大揽,爱一个人就要让他独立,不管是自己的父母、妻子,还是儿女,如果你的行为阻碍了他们心智的成熟,那就不是真正的爱。爱自己的儿女,就要让他们脱离父母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要让他们敢于面对问题和痛苦,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双脚独自站立。
然而,遗憾的是,懂得真爱的人不多,许多人一遇到问题和痛苦,就选择逃避。他们逃避学游泳的恐惧,逃避毕业后就业的压力,逃避婚后的责任,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一切……逃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成长之路充满艰辛,它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道,而是荒芜沙漠里的一条小径,遍布荆棘和砾石。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一些勇士正在前行,他们将超越自我,迈向一个新的天地。
之前,我们出版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它给渴望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人们带来了些许安慰。有人说:“读了这本书,才真正懂得为什么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让迷失的我,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还有人说:“这本书治好了我的忧郁症。”然而,也有人抱怨说:“这本书太难了,我读不进去!”这毫不夸张,这本书的命运与它在美国时一样,其畅销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艰辛。
现在,我们对斯科特·派克的作品进行了再次修订,隆重推出了《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升级版。这本即是作者的第三部作品:《少有人走的路3 :与心灵对话》。正如作者所言,第一部强调的是“人生苦难重重”,第二部强调的是“谎言是邪恶的根源”,这一部强调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我们真诚地希望,它能给那些穿越人生沙漠的人带去一些安慰和启迪。
涂道坤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获得美国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 4
痛苦地成长 6
积极的痛苦 9
意识及康复 13
沙漠中的绿洲 15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18
责备与愤怒 19
责备与评判 21
责备的规则 23
廉价的宽恕 26
自毁模式 28
宽恕的必要性 30
第三章 复杂的人生 34
拒绝简单的思考 36
避免陷入极端 40
本性和人性 42
选择与人生 46
使命与人生 49
感恩与人生 53
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
第四章 自尊自爱 58
自爱与自负 59
罪恶感的功用 62
不破不立 66
自己是无价之宝 67
准备工作 68
第五章 感受神秘 73
神秘的旅程 75
心理学与炼金术 78
好奇与冷漠 80
神秘的心灵之旅 83
第六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87
对抗与信仰 93
表象的欺骗性 95
人的发展与心灵的成长 97
检查你的地牢 99
第七章 神话:人性的旅程 101
传说 102
神话和童话 104
责任的神话 106
万能的神话 108
《圣经》里的神话 109
善与恶的神话 111
英雄的神话 112
诠释的选择 114
第八章 上瘾:神圣的疾病 117
荣格与匿名戒酒协会 118
皈依的程序 120
心理重建计划 123
世俗的精神疗法 125
公共计划 126
酗酒者的福分 127
早一点面对危机 128
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
第九章 “未知死,安知生” 134
对死亡的恐惧 135
生命可以预期 139
心理转变的奇迹 141
身病与心病 145
理解死亡 147
死与生的不同阶段 150
学习死亡 153
死亡的恐惧与自恋 155
第十章 性与精神 158
性高潮:一种神秘的体验 159
恋爱的假象 161
一个全球性问题 162
第十一章 物质与精神 166
宗教与科学的分离 167
分割的不幸 171
什么被忽略了 172
心理医生的“隔离” 174
抑郁与幻想 180
第十二章 从宗教中得到的裨益 184
通往上帝之路 185
耶稣的真实性 189
耶稣的天才 190
死亡洗礼 194
教堂之罪过 195
新时代运动 197
异端 200
死后的生命 203
地狱 205
上帝的效率 207
天堂 208
结语 心理治疗的困境 211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
以前,我一直都在设想自己长大成熟后是个什么样子。
大约七年前,我意识到成熟只是相对而言,也许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成熟了,因为成长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于是我常常自问:“斯科特,到现在为止,你变成了什么样儿呢?”每当思及这个问题,我都会大吃一惊,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传播福音的人——我曾一直认为此生最不可能做的事。
人们对“传播福音的人”总是敬而远之,这个词带给人的联想很糟糕。它会让你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油头粉面、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牧师,西装革履,戴满金戒指的手捏着仿皮《圣经》,忘情高喊:“主啊,救救我!”
别担心,我并没有变成那样的人。我所说的“传播福音的人”,只是借用了这个词最原始的意义——一个散播好消息的人。不过,我还得提醒你,我也会传播坏消息。简言之,我是一个既传播好消息,也传播坏消息的福音传播者。
接着,我就会问你:“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如果你与我一样,习惯于先苦后甜,你一定会说:“嗯,就请先说坏消息吧。”那么我就先宣布那个坏消息:“其实,我什么也不知道。”
一个福音传播者,竟然会承认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这似乎很荒唐。但真实的情况是,我的确什么也不知道,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神秘莫测的宇宙中。
除了一无所知的坏消息外,我还有一个关于人生旅途的坏消息,那就是“人生苦难重重”。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伊甸园开始就有了。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
当然,伊甸园的故事只是一个神话。但如同其他神话一样,它也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人类意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我们吃了善恶树上的苹果,就有了意识,而一旦有了意识,自我意识就会随之产生。上帝就是凭这一点知道我们偷吃了禁果——因为偷吃禁果后,我们马上就变得矜持和羞怯了。
这个神话告诉我们的真理之一就是:害羞是人性的一部分。
我是个心理医生,近年来又从事写作和演讲,有许多机会接触大量优秀的、有思想的人,这些人都很害羞。当然,也有个别人认为自己不害羞,但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时,他们就会觉察到自己实际上还是害羞的。偶尔遇到的几个不害羞的人,都因为在某方面受过伤害,已经丧失了部分的人性。
人都是害羞的,产生自我意识后,害羞就一直伴随着我们。
人有了自我意识便开始害羞,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成为了真正的人。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我们被逐出了伊甸园。
痛苦地成长
被逐出伊甸园,就是永远地被放逐,我们再也不能回头,再也无法重返乐园。
我们不能回头,只能前进。
想回到伊甸园就像试图回到母亲的子宫,回到婴儿期一样,根本无法实现。归途已断,我们不能回到母亲的子宫或婴儿期,我们必须长大。我们只能向前,穿越人生的沙漠,痛苦地走过灼热而荒芜的大地,逐渐达到更深入的意识层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因为大量的人类精神问题,包括吸毒、嗑药等,均源自返回无自我意识的状态的企图。
在鸡尾酒会上,我们会喝上一杯,借此削弱我们的自我意识,消除羞怯。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适量的酒精、大麻、可卡因或其他化合物,能让我们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再一次重温无自我意识的状态。
但是,这种重温绝不会持续太久,其代价通常也让人难以承受。正如神话所说,我们的确不能够重返伊甸园了,我们必须径直向前穿过沙漠。这是个艰难而痛苦的旅程,许多人望而却步,他们找到一个看似安全的地方,刨出一个沙坑,待在那儿止步不前,根本不愿再去穿越那令人痛苦的、遍布荆棘和砾石的沙漠。
虽然多数人都听说过富兰克林的名言“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但真正能践行的人很少,许多人难以忍受横穿沙漠的痛苦,于是都早早中断了这一旅程。
疾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失调,也表现为心理上的拒绝成熟。这种心理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心灵的成长加以调节。那些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学习和成长,拒绝改变而故步自封的人,经常会陷入这种被称作“第二童年”的困境。他们变得牢骚满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童年”,而是他们“第一童年”的延续,这些人以陈旧而脆弱的成年作掩饰,暴露出的是一种拒绝成长的孩子气。
心理医生都知道,很多外表已成年的人,内心却还是个情绪化的孩子,他们裹着成人的衣服,但心灵仍停留在童年。
这些人拒绝成熟,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不前。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因为来找我们治疗的人不及一般人成熟。
正相反,那些因渴望成长而来做心理治疗的人,恰恰是想摆脱幼稚和孩子气的人,他们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找到出路而已。
说实话,这种人为数不多。所以,我才说是少有人走的路。
相反,有很多人则拒绝成长,他们不愿承受成长的痛苦和烦恼,极力在逃避,或许这就是他们特别讨厌谈论变老话题的原因。
记得1980 年1 月,在我写完《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后不久,在华盛顿特区,我包了一辆出租车去很多电台和电视台做节目。走了几家后,出租车司机问我:“嗨,伙计,你是干啥的?”
我告诉他,我正在推广一本书。他问:“写什么的?”
于是,我对他谈了一些心理学和信仰方面的道理。大约半分钟后,他发表了看法:“啊哈,听起来好像人生的许多屁事还真有可能兜得拢!”
虽然他是个粗人,却有洞察事物的天赋,看得出,他经历过苦难,并且没有回避,他正行进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中。
人们就是不愿意谈论真正的成熟,因为它太痛苦了。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因为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疾病。心理学大师荣格说:“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不少人为逃避痛苦正遭受着神经官能症的折磨,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能坦然面对,及时寻求心理治疗,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正常的痛苦。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你就能超越自我,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