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区域为研究区,结合多年累积开展的相关工作,以保护生物学和景观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对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三个层次是所有生命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Primack,2009)。由于遗传多样性的数据不易获得,而物种多样性又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因此,《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从物种及其生境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来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
与此同时,为了给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分别采用热点分析、GAP分析及系统规划法分析出秦岭区域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依此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产品(如食物、避难所、木材、纤维和药物)和服务(如空气净化、气候调节、养分循环、固碳以及疾病和害虫防治等)的同时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构成食物网、提供初级生产产品、进行养分循环、起到分解作用等)。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能源危机,无一不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在受到人类压力的自然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及趋势如何?直接和间接驱动因素又是什么?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哪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可应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书以秦岭区域为研究区,结合多年累积开展的相关工作,以保护生物学和景观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对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三个层次是所有生命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Primack,2009)。由于遗传多样性的数据不易获得,而物种多样性又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因此,本书从物种及其生境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来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此同时,为了给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本书分别采用热点分析、GAP分析及系统规划法分析出秦岭区域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依此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全书正文共分为8章。作者具体分工为:第1章李俊生、田瑜、王伟;第2章柳晓燕、兰存子、付梦娣、王伟;第3章张博雅、兰存子;第4章田瑜、张博雅;第5章付梦娣;第6章孙光、赵志平、柳晓燕;第7章潘玉雪、吴杨;第8章潘玉雪、田瑜、吴杨。由于作者研究领域和学识的限制,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1 理论基础
1.1 保护生物学
1.2 景观生态学
2 秦岭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秦岭的自然环境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
2.5 保护政策与投入
3 物种评估
3.1 总论
3.2 秦岭区域高等植物物种现状评估
3.3 秦岭区域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现状评估
3.4 重点保护物种现状评估
3.5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
4 秦岭区域重要物种的潜在生境评价
4.1 总论
4.2 评估方法
4.3 评估结果
5 秦岭区域生态系统评估
5.1 生态系统概况
5.2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5.3 生态脆弱性评价
6 致危因素分析
6.1 气候变化
6.2 土地利用变化
6.3 人口压力
6.4 经济状况
6.5 外来入侵物种
7 保护优先区域
7.1 保护优先区域识别方法
7.2 系统保护规划分析
8 网络构建与优化
8.1 国内外保护网络构建研究进展
8.2 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方法
8.3 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
8.4 保护网络分析
8.5 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区统计表
附表2 秦岭区域濒危植物物种名录
附表3 秦岭区域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名录
附表4 秦岭区域两栖类物种名录
附表5 秦岭区域爬行类物种名录
附表6 秦岭区域分布鸟类名录
附表7 秦岭区域兽类名录
附录8 秦岭区域重要保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