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说中的生活政治研究》以生活政治为中心探讨新世纪小说的现代性新质,以个人在后传统社会追求自我实现时遭遇的问题为核心议题,试图在当代文学七十年的整体性视野中,为新世纪小说的新质研究提供一种理论视角。新世纪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解放的个人在生活方式选择中内蕴的政治意味,重返传统与自然是脱域的个人在后传统社会重新获得道德源泉的重要途径。从生活政治出发,可以发现新世纪小说被忽略的思想深度,有助于厘清新世纪文学一些热点问题背后的精神底色。
身处疫难中心的武汉,闭锁家中已有五十多天。此时面屏敲字,不知是什么滋味。这本是一篇早就要写的文章,不料拖到疫难降临都未动手。疫期内好几次想写,却思绪纷乱,怎么也写不下去。重读李雪梅的书稿,没料到这一读竟读出点疫前绝不可能产生的心得来了。她从英国学者吉登斯那里借来“生活政治”这个概念,切入预设的研究对象,追溯1980年代以来的小说从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转化的缘由和轨迹,从认同困境、日常生活、私人生活、公共生活和道德重建五个方面概述和论析新世纪小说,多有创获,也不乏洞见。我想谈的两点,都与我在疫期的思考有关。
一点是生活政治与疫难这类突发事件的意义关联。
按李雪梅的理解,在吉登斯那里,生活政治是与解放政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她说:“所谓解放政治,主要关注国家、阶级和社会等宏观范畴,贯穿着‘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有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观点’,‘关心的是摆脱压迫的自由,社会正义以及消除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不同于解放政治,生活政治指的“是在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其现代性后果的政治策略,生活政治‘关注个体和集体水平上人类的自我实现’,它的目标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性基础上促进自我实现、道德上无可厚非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语境中通过反思重新处理人与自己、他人及自然的关系”。其中所引吉登斯语见《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吉登斯把现代化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指的是社会财富持续增加和日益繁荣、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意味着对现代化的局限性、紧张和困难的缓解”。若依拙见,或可称第一个阶段为启蒙现代性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启蒙现代性出现“自反”现象的阶段,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分别适用于这两个阶段,具有强大的阐释功能。第二个阶段指向“后传统社会”,即“自反性现代化”的“晚期现代性”社会。吉登斯在《失控的世界》中解释:“全球化和最传统的行动情境的撤离的双重过程是‘自反性现代化’阶段的显著特征,这个阶段改变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平衡。”全球化与传统退隐逆向而同步,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必然产生负面效应,换句话说,启蒙现代性在促成人的解放的同时,也使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失去传统社会秩序的依托而陷于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困境之中。吉登斯引人生活政治这个概念考察和分析后传统社会的状况,缓解并调和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醒人们警惕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安全危险和社会风险,“重新处理人与自己、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期彻底解决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难题,使人的解放真正能够抵达他所预想的理想境界。
……
李雪梅,女,湖北枝江人,文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现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绪论
第一节 生活政治的兴起
一 生活政治概念的提出
二 生活政治的主要议题
三 生活政治的现实语境
第二节 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人的生长与流变:有限的突围
第一节 《家庭问题》与“胡东渊来信”
一 帽子问题与青年的幸福观
二 个人的脱嵌与再嵌入
第二节 《北极光》与“潘晓讨论
一 选题的转换与自我的逸出
二 自我的困惑与救赎的虚妄
第三节 《你不可改变我》与”蛇口风波“
一 “淘金者”的宣言与正名
二 青年导师的错位与失效
第二章 认同的困境:“一切坚固的东西部烟消云散了”
第一节 后传统社会:无根的漂泊
一 返乡的虚妄
二 乡村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风险社会:信任缺失的隐忧
一 抽象系统的控制
二 同质化的宿命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两副面孔:压抑和解放
第一节 日常生活:“回到事物本身”
一 日常叙事新常态
二 个人的裂变
第二节 另一种规训:欲望的陷阱
一 物质生活: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二 身体欲望:解放的快乐与隐忧
第四章 私人生活的转型:情感民主的可能与困境
第一节 亲密关系的变革
一 融汇之爱的理想
二 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欲
第二节 代际关系的重构
一 寻找父亲
二 “有毒的父母”
第五章 公共生活的拓殖: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底层叙事与现实主义的复兴
一 底层叙事的勃兴与困境
二 现实如何重新“主义”
第二节 个人经验与中国故事
一 再历史化与后革命叙事
二 当代生活的个人化演绎
第三节 文学想象与诗性正义
一 贫乏时代的“思”与“诗”
二 穿越现实的“雾霾”
三 走出历史的迷失
第六章 重新道德化:“返魅”与自我实现
第一节 “返”传统:“压抑的回潮”
一 作为道德资源的传统
二 本土化意识的兴起
第二节 回到自然:生态意识的凸显
一 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二 构建和谐社会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