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鉴家庭经济学家庭效用函数、劳动经济学Mincer工资方程等对家庭收入估计函数进行了设置。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背景,基于理性人“成本-收益”分析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收入不平等理论分析框架;利用CHNS 9期混合截面数据,笔者测算出我国1989-2011年基于家
《基于家庭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借鉴家庭经济学家庭效用函数、劳动经济学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等对家庭收入估计函数进行了设置。
《基于家庭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还利用相同数据,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家庭人均收入代征个人收入同步测度了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并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进行了考察。对比分析表明,个人层面与家庭层面分析结果在趋势上完全一致。这证实,我国系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总体显著的增收效应,但各分项制度在平滑收入差距上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的竞争博弈外,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也可能存在资源博弈问题,影响总体福利水平。笔者以丈夫和妻子为家庭成员为代表,特别考察了家庭收入变化对夫妻全天时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并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家庭内部资源的配置是夫妻双方博弈的结果。推而广之,虽然仍存在利他主义等影响,家庭内部资源如何配置根本上是各个家庭成员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时,还应进一步研究家庭收入变化对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尽可能使所有家庭成员福利水平与家庭总体福利水平同步实现帕累托改进;政策层面,为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于家庭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提出,应从家庭视角制定和评估我国收入调控政策,重视家庭层面因素可能对收入及其不平等产生的影响,同时依据我国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典型特征制定和实施收入调控政策。
近年来,无论在城镇内部、农村内部,还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传统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族自然结构使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承载各项社会、经济、法律活动的基础单位,考察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忽略家庭层面是有失偏颇的。本书致力于从家庭视角构建一个收入不平等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测度了我国家庭收入差距水平、剖析了家庭收入不平等结构,并基于家庭收入指标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效果评估。
本书借鉴家庭经济学家庭效用函数、劳动经济学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等对家庭收入估计函数进行了设置。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背景,基于理性人“成本一收益”分析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收入不平等理论分析框架;利用CHNS十期混合截面数据,测算出我国1989~2015年基于家庭总收入的家庭基尼系数位于0.3968~0.5084区间。其间,家庭基尼系数持续攀升且在高位运行,但2006年出现峰值后开始缓慢回落。这与国家统计局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先升后降的倒“U”型走势相互印证,说明截至本研究考察期末的2015年,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态势确实得到了遏制。基于皮凯蒂(Piketty)百分位数结构分析的研究显示,我国高收人家庭持续占据着社会总收入的较大部分,收入分配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农村家庭、中西部家庭、青年户主家庭在社会总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基于以家庭人口构成、家庭成员人力资本特征和家庭外部制度、环境因素构建的家庭总收入函数Yi,t=f(di,t,hi,t,ri,t),笔者分别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和最低工资制度作为典型,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家庭分配效应进行考察。
基于CHNS 2000~ 2011年五期混合截面数据的2SLS回归表明,家庭成员参加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险可使家庭总收入获得显著提升。区分不同收入组及城乡分组的考察进一步显示,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增收效应主要集中在低收人家庭,且对农村家庭的收入提升边际上高于城镇家庭。G.Field分解进一步发现,改革后的新医疗保险体系对缓解我国收入不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却显现出在收入差距上逐步增大的贡献率;基于CHARLS 2011~2015年三期数据的经验研究显示,参加新农保使家庭总收入得到普遍提升、家庭收入不平等状况有所改善。分析表明,高收入组家庭向低收入组家庭转移了收入,其中最低收入组获得了最大收益。60岁以上老年家庭成员比例越大,家庭从新农保制度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收入差距的缓解具有积极向好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2011年个人所得税法案和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案,使用CHNS 2015年最新数据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的估计和模拟显示,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我国家庭间收入不平等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其影响效果甚微。基于MT分解法进行的成因分析揭示,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人调节效应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不是累进性不强,而是平均有效税率过低;基于CHNS 2004~2015年五期混合截面数据的OLS回归表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显著提升家庭工资总水平。分位数回归分析还显示,最低工资收入家庭在最低工资制度保障下获得了较大收益。G.Field分解进一步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在显著提升家庭工资收入的同时拉大了家庭间工资收入差距,但其对工资收入不平等的正向贡献呈逐步减小之势。
此外,本书还利用相同数据,以个人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家庭人均收入代征个人收入同步测度了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并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进行了考察。对比分析表明,个人层面与家庭层面分析结果在趋势上完全一致。这证实,我国系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总体显著的增收效应,但各分项制度在平滑收入差距上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的竞争博弈外,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也可能存在资源博弈问题,影响总体福利水平。笔者以丈夫和妻子为家庭成员为代表,特别考察了家庭收入变化对夫妻全天时间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并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家庭内部资源的配置是夫妻双方博弈的结果。推而广之,虽然仍存在利他主义等影响,家庭内部资源如何配置根本上是各个家庭成员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时,还应进一步研究家庭收入变化对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尽可能使所有家庭成员福利水平与家庭总体福利水平同步实现帕累托改进;政策层面,为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书提出,应从家庭视角制定和评估我国收入调控政策,重视家庭层面因素可能对收入及其不平等产生的影响,同时依据我国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典型特征制定和实施收入调控政策。
刘娜,土家族,湖南吉首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公派新西兰梅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家庭经济、收入分配、时间利用。曾多次赴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及美国、新西兰、韩国、印度等国高校学习交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和《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财经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价值
1.2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家庭效应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2.1 政策演进视角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
2.2 直接影响家庭收入的主要分配制度改革进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分析框架
3.1 收入不平等测度指标与统计口径
3.2 中国家庭收入估计函数设定
3.3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基础
4.2 中国家庭收入差距动态测度
4.3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家庭收入分配效应评估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5.2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家庭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家庭收入分配效应评估
6.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6.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家庭收入分配效应经验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家庭收入分配效应评估
7.1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7.2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家庭收入分配效应经验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改革的家庭收入分配效应评估
8.1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8.2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家庭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家庭收入变化与夫妻间资源配置博弈
9.1 研究设计与理论框架
9.2 数据介绍与模型设计
9.3 家庭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夫妻间时间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