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工程演化论的视角出发,试图运用比较、移植、辐射、隐喻等跨学科研究的交叉方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通过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拉动”范式,围绕着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多元的综合研究。
工程选择的问题,是任何工程研究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甚至是工程研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问题,符合跨学科研究“问题拉动”范式中重大课题、复杂命题的要求。我们知道,所有工程活动的背后,都直接或间接蕴藏着价值的指引,不同的工程选择将导致不同的工程结果,而不同价值内涵的指向会导致出现不同的工程选择。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问题,以“价值内涵工程选择工程实践工程结果”的内在关系链,存在于工程活动过程中。并且,由于“选择”的复杂性、“价值”的难以量化性,使得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研究既是工程研究中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工程研究中的难点所在。
《东北大学技*哲学博士文库·六辑: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研究》从工程演化论的视角出发,试图运用比较、移植、辐*、隐喻等跨学科研究的交*方法,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通过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拉动”范式,围绕着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多元的综合研究。
首先,对工程选择的概念、主体、能力、表现、特性、形式等问题进行梳理,以使工程选择从普通实践性概念过渡到具有哲学性质上的认知,并且归纳出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所表现出的几方面基本特性:演化性、矛盾性、集成性等。在工程是价值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作为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的工程选择,必然植根于价值内涵的理念。并且,根据工程的演化性,作为工程基本特征之一的工程选择及其所体现的价值内涵也必然具有演化性。在工程演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对工程的认识与思考的不断演化和深入,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也在演化与升级,从“征服自然”的价值观演化为“造福人类、适应自然、面向未来”的价值观、从“把工程选择、集成、构建好”的价值观演化为“选择、集成、构建好的工程”的价值观,等等。
其次,分别在不同视野内进行工程选择价值内涵问题的分析、探讨,通过相对独立、不同视角的观察与概括,推导出多视角下展现出来的不同的工程选择的价值取向,分别表现为:产业一经济视角中,工程选择既应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也需要防止片面经济价值追求;科学一技*视角中,工程选择既应高度重视科技推动力,同时也需要人文价值的有益补充;生态视角中,工程选择应体现出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上的创新;伦理视角中,工程选择应体现符合永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对于不同视野来讲,工程选择价值内涵演化的着眼点不尽相同,而从工程演化论的视野来看,这些着眼点不同的价值内涵并非各自孤立互不相干,而是“N”合为“一”,随着对工程认识与思考的深入,“N”的内容将不断丰富和拓展,在工程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赋予工程选择多的创新的价值内涵。对这些不同视野所表现出的价值内涵发展方向进行综合集成,这一过程正体现了工程选择价值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不断演化与升级。在新的历史时期,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将不单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必然是多方面的综合、*衡、协作、互补,共同构建和谐发展的价值体系。
再次,相对于传统的资本驱动型的工程发展观,提出创新驱动型工程发展观的价值内涵升级理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实进程已经表明,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向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那么,相对于传统工程选择,未来的工程选择理应通过升级与创新予以回应。而多方面、多视野的整体和谐发展,又为创新型驱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局限于微观、中观视野,而应该从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来看待。创新将不只是代表着工程技*、工程材料、工程**的创新,而是面向未来的创新的理念、方法和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的价值内涵和目标。
*章 绪论
*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节 文献综述
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框架
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
二章 作为工程基本特征的工程选择
*节 工程选择的主体、能力与表现
二节 “人”的工程选择
三节 工程选择的特点
四节 工程选择的形式
五节 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
三章 产业-经济视角下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
*节 辩证把握工程的经济价值
二节 工程在产业-经济链条中的基础作用
三节 工程选择的核心价值内涵是推动生产力发展
四节 对工程选择片面追求经济价值的反思
五节 本章小结
四章 科学-技*视角下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
*节 科技进步是工程演化的重要推动力
二节 从科学技*选择视角分析工程选择
三节 工程演化动力系统需要双动力:科技推动力与人文筛选力
四节 辩证把握工程选择的科技与人文整合
五节 本章小结
五章 生态视角下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
*节 工程选择应挣脱“征服自然”的窠臼
二节 环境(人类)生态学对工程选择的提示
三节 未来生态文明要求工程选择的“创新
四节 对资本驱动与生态考量的反思
五节 本章小结
六章 伦理视角下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
*节 工程的建构性与伦理性
二节 工程伦理与社会伦理的比较与借鉴
三节 工程选择中伦理与制度、经济的对比分析
四节 工程伦理的升级与向伦理工程的嬗变
五节 本章小结
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东北大学技*哲学博士文库·六辑:工程选择的价值内涵研究》:
一、工程选择体现工程是直接生产力的作用
殷瑞钰院士曾明确指出:“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徐匡迪院士也如此表述:“科学技*是*生产力,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那么,从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作为指导工程实践的工程选择以及蕴*在工程实践之中的价值取向便无疑应该体现工程的直接生产力作用。
当今世界,工程实践活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乃至生活过程的主要形式,代表着“大规模、巨系统、中长期、高投入、高科技*量”的现代工程实践活动,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工程实践活动既表现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内容,作为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架构的工程实践活动必将直接导致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以及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演化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与人类物质、精神文明的塑造。
并且,工程从宏观上来看,是大规模集性质的集体性活动,在工程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工程选择还是工程实施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工程集体中,工程师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师工作在工程的*线,是创造直接、优质生产力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生产力**提升的潜在的、内在的推动力量,那么就要求工程师体在工程选择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投入产出比之外,还应该有整体、宏观和辩证的考量。
对于工程集体、工程师体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其中陈凡教授对于“技*使用者”的角色研究对工程师体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谓技*使用者,就是通过实际活动作用于技*或技*产品以使技*的某种功能现实化从而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既是技*在设计阶段的目标主体,也是技*在使用阶段的现实主体”。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某种角度上来说,工程师体与技*使用者在范畴上有*的重叠现象,技*使用者的责、权、利*程度上也可以映*于工程师体。技*使用者趋向于技*的实践活动,“对技*及其产品进行符合预定功能或不符合预定功能的作、利用和发挥”,可以说,工程师们对于科学技*的实践活动有着同属性、同类的趋向,如果将技*使用者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区分为一类基于生产目的,一类基于消费目的的话,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的角色多数时候属于前者。
同理,技*使用者的双重使命:“发展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技*,改造甚至摒弃有碍于自然和社会的技*”,同样可以映*于工程师体的双重使命,那就是:选择和建构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工程,改造甚至摒弃(即不选择)有碍于自然和社会的工程。在此一过程中,既通过工程实践对现实生产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也相应地完成了生产力向先进、优质的转化。如果说在经济视角的意义上技*使用者承担着技*发展者的角色任务,那么,同样在经济视角的意义上,或者即可以说工程师体承担着直接生产力发展者的角色任务。
我们知道,生产力是在科学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从工程本体论视角来看,我们也可以说,生产力是在工程选择、设计、实践等环节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因为工程选择、设计、实践等环节中都蕴*着价值内涵,所以也可以说,生产力也是在工程选择价值取向的不断进化提高的过程中变化发展着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较大,但经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比较低,同时,经济资源的组合、结构也并不十分理想,那么,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起飞阶段,中国式的工程选择,从宏观上来看,必然不能延续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发展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