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2 元
丛书名:广东省“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同语言不同地区的跨文化语用翻译研究)
当前图书已被 13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付永钢著
- 出版时间:2019/8/1
- ISBN:9787569026641
- 出 版 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315.9
- 页码:190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以跨文化语用理论为指南,从社会文化大背景入手,通过对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各类文本英译汉文本的分析和研究,致力探讨不同译文背后的交际环境与文化因素,对正确认识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英汉译文差异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1 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文化状况及语言特征
1.1 港澳台地区的历史简况
1.2 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文化现状
1.3 港澳台地区的语言及方言特点
2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及其运用
2.1 语用综观论的基本观点
2.2 语用综观论在普通交际研究中的运用
2.3 语用综观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
3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非语言语境的顺应
3.1 心理世界方面的顺应
3.1.1 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方面的顺应
3.1.2 期望及心理需求等方面的顺应
3.2 社交世界方面的顺应
3.2.1 称呼与称谓方面的顺应
3.2.2 政治、经济及社会体制方面的顺应
3.2.3 文化传承与社会规范方面的顺应
3.3 物理世界方面的顺应
3.3.1 对时间因素的顺应
3.3.2 对空间因素的顺应
4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语言语境的顺应
4.1 词语层面的顺应
4.1.1 人名翻译
4.1.2 地名翻译
4.1.3 技术名词与专业词汇翻译
4.1.4 普通词汇翻译
4.2 语句与结构层面的顺应
4.2.1 数词与量词短语
4.2.2 词性与结构
4.2.3 词序与句式
4.2.4 衔接与连贯
4.2.5 省略与增补
4.3 语篇与篇际层面的顺应
4.3.1 语体参照顺应
4.3.2 用词参照顺应
5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
5.1 意识形态方面的意识突显
5.2 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意识突显
5.3 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的意识突显
6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顺应过程综合分析
6.1 顺应的动态性
6.2 译者主体性与顺应的关系
6.3 顺应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付永钢,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教授:本科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获学士学位;研究生就读于四川大学外语学院,获硕士学位:在美国访学一年,也曾在外事部门担任翻译工作;曾作为特聘翻译随团出访欧洲和澳大利亚,作为暨南大学代表团团长访问美国和我国台湾。曾任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翻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英语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西财经大学外语系副主任、东南大学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已出版著作七部(其中译著两部),在高级别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近四十篇,2014年和2016年各有一长篇论文分别被选入《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4》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珠海市社科项目两项、校级项目数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各一项。近年指导的数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先后被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为研究生;指导本专业翻译和语用学等方向研究生四十多名。现为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
1 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文化状况及语言特征
1.1 港澳台地区的历史简况
1.2 港澳台地区的社会文化现状
1.3 港澳台地区的语言及方言特点
2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及其运用
2.1 语用综观论的基本观点
2.2 语用综观论在普通交际研究中的运用
2.3 语用综观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
3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非语言语境的顺应
3.1 心理世界方面的顺应
3.1.1 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方面的顺应
3.1.2 期望及心理需求等方面的顺应
3.2 社交世界方面的顺应
3.2.1 称呼与称谓方面的顺应
3.2.2 政治、经济及社会体制方面的顺应
3.2.3 文化传承与社会规范方面的顺应
3.3 物理世界方面的顺应
3.3.1 对时间因素的顺应
3.3.2 对空间因素的顺应
4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语言语境的顺应
4.1 词语层面的顺应
4.1.1 人名翻译
4.1.2 地名翻译
4.1.3 技术名词与专业词汇翻译
4.1.4 普通词汇翻译
4.2 语句与结构层面的顺应
4.2.1 数词与量词短语
4.2.2 词性与结构
4.2.3 词序与句式
4.2.4 衔接与连贯
4.2.5 省略与增补
4.3 语篇与篇际层面的顺应
4.3.1 语体参照顺应
4.3.2 用词参照顺应
5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
5.1 意识形态方面的意识突显
5.2 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意识突显
5.3 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的意识突显
6 大陆和港澳台地区英汉翻译顺应过程综合分析
6.1 顺应的动态性
6.2 译者主体性与顺应的关系
6.3 顺应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