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的前世今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及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二版)
定 价:38 元
丛书名:其他著作与图书
当前图书已被 5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李井奎
- 出版时间:2018/12/1
- ISBN:9787565433702
-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91.348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凯恩斯在写作其第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纯经济著作《货币改革略论》之前,除了在政府部门任职和编辑《经济期刊》之外,主要的学术努力全在于数学方面。他于1920年写作出版的《论概率》,可谓他在数学学术追求方面的一个总结。这是一部试图推进概率论研究的学术专著。在概率论领域,凯恩斯的这一尝试普遍被认为并不成功,凯恩斯的学生天才的弗兰克·拉姆齐曾撰文对此书作过批驳。在这次批驳之后,凯恩斯基本上就不再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了。尽管如此,《论概率》中对处理不确定性世界的学术努力,对于凯恩斯的经济学研究影响深远。这几乎是国内凯恩斯研究者们普遍忽略的一个方面。在20
世纪20
年代,凯恩斯从英国财政部离职,凭借一本畅销书《和约的经济后果》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此后他却潜心研究货币理论,耗费六年时光完成了《货币论》上下两卷,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作了梳理。但是,这部书出版之时正是大萧条的第二年,出版之后几乎没有引起多少影响。而大萧条的现实迫使凯恩斯重新思考古典经济学,带着对人性的洞察,对经济现象的多年深入观察,凯恩斯开始背离古典经济学的一些核心假设,背离市场均衡的分析范式,深思经济现象背后更为深刻的人类心理上的规律,并把这些心理规律作为自己理论的前提假设。1936
年1 月,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终于出版。
本书首先详细讲述了《通论》一书的历史背景。美国的繁荣背后,还有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乖谬之处,整个世界处在一种纷乱的状态,隐含着政治经济新的秩序所带来的诸多不适,可谓危机暗藏。其次对于凯恩斯的生平和思想经历做了一个白描式的呈现。从第4章开始,分步详细分析和解释凯恩斯的思想。之所以如此,乃是在于凯恩斯在写作此书时不但用词与今日不同,而且在当时也是属于新造了不少术语,又兼凯恩斯本人未曾刻意追求表述的清晰,即他所谓宁肯模糊的错误,也不肯精确的正确,使得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比较有难度。同时,《通论》的逻辑框架与之前新古典经济学大相径庭,所以也常引起受古典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们的非议和批判,使得今日我们对《通论》的认识残缺不全,面目全非。*后,我们站在今天,回首审视和思考这场所谓的凯恩斯革命。
01 黑云压城:《通论》写作的年代/1
1.1 战后的岁月/1
1.2 危机暗藏/3
1.3 黑色星期四/5
1.4 经济大萧条/7
1.5 罗斯福新政/9
1.6 根源大争论/11
02 凯恩斯的早期生活/15
2.1 幸福家庭/15
2.2 求学时光/17
2.3 剑桥文化/19
2.4 执着信仰/21
2.5 初入师门/24
2.6 职场生涯/26
03 《通论》思想的前世今生/29
3.1 和约的经济后果/29
3.2 前半生的力作/31
3.3 神圣的定律/34
3.4 先知的轨迹/36
3.5 巨作的诞生/38
3.6 最后的肖像/40
04 传统与革命: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43
4.1 质疑传统/43
4.2 第三类失业/45
4.3 反对削减工资!/48
4.4 击破鲁滨逊世界的乐观/49
4.5 有效需求原理/51
4.6 革命何在?/53
05 定义与观念:科学即是概念的展开/57
5.1 单位上的统一/57
5.2 现代经济的迂回性与预期的重要/59
5.3 收入首先是一种心理感觉/62
5.4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概念/64
5.5 投资与储蓄何以相等?/66
5.6 投资与储蓄又何以不等?/68
06 消费是生产的唯一目的/71
6.1 解放象征物欲的消费/71
6.2 作为人类心理规律的消费倾向/74
6.3 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76
6.4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国民收入的神奇创造/78
6.5 捉迷藏带来财富?!/80
07 作为动物精神的投资冲动/83
7.1 资本边际效率:引诱企业家投资的第一因素/83
7.2 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其他因素/85
7.3 长期预期:经济变化的引擎/88
7.4 作为动物精神的投资冲动/90
7.5 传统的利息理论/92
7.6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上):货币供给/94
7.7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中):货币需求/96
7.8 凯恩斯的利息理论(下):供求平衡与流动性陷阱/98
7.9 古典学派与凯恩斯:谁笑在最后?/100
08 工资与物价:揭开皇帝新衣/103
8.1 古典学派眼中的货币与物价/103
8.2 凯恩斯眼中的货币与物价/105
8.3 降低工资为什么不可行/107
8.4 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理论/109
8.5 《通论》之通及其思想的传播/111
09 截断众流:关于经济周期、节俭和重商主义的评论/115
9.1 徘徊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幽灵经济危机/115
9.2 经济危机是心理因素在作祟/117
9.3 自由放任的历史渊源/119
9.4 自由放任的终结?/121
9.5 节俭是美德?/123
9.6 蜜蜂的寓言:关于节俭的另一种解读/125
10 危机,契机?新社会哲学/127
10.1 罗斯福新政与《通论》思想/127
10.2 纳粹德国:另一种国家干预主义/129
10.3 缔造全球新秩序/131
11 重新思考凯恩斯革命/135
11.1 凯恩斯革命的内在逻辑/135
11.2 传统逻辑之一:稀缺性与货币中立/137
11.3 传统逻辑之二:均衡思想与假设的不现实性/139
11.4 淡水学派与咸水学派:现代宏观经济学争论之现状/141
11.5 重新思考凯恩斯革命之一:不确定性与有效需求/143
11.6 重新思考凯恩斯革命之二:预期的作用与政策的意义/145
附录凯恩斯年谱/149
参考文献/151
后记/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