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教程》的编写始终从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以养成教师心理素养和教师职业技能为依据,针对教师的职业需要与工作特点,选择了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联系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入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章节中,而且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独立章节的内容,从而使高师心理学的内容结构更加合理、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切合师范教育的实际,充分凸显师范教育的特色,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与流派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二节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 意识与意识状态
第二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第三节 注意概述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
第五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
第二节 知觉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记忆与学习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过程的规律
第三节 记忆的品质与增进记忆的策略
第四节 学习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第二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想象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 情感概述
第二节 情感的分类
第三节 情绪的理论
第四节 情感的应用与调控
第八章 意志
第一节 意志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分析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第十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能力结构的理论
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和培养
第十一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气质
第二节 性格
第三节 人格的测量
第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十三章 品德心理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第二节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论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技术
第四节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正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角色和人际关系
第二节 教师的心理素养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威信
第十六章 群体心理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第二节 集群行为
第三节 社会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青年初期学生身心的发展、知识经验的丰富,其智力发展在质和量的方面已接近成人水平。在量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各种基本智力因素(观察力、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变化和完善,使他们能够更轻松、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在质的方面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及其思维过程的发展,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的高度发展。思维的发展是青年智力发展的核心。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青年初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少年(初中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基本上还属于经验型,理论思维发展尚差。进入高中后,学生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理论型思维是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进行判断、推理,作出论证的思维。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基本完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这种转化意味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思维活动更具有预计性和内省性。具体表现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青年初期的学生不仅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提出假设,制订好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结论更加明确。
(二)青年初期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日趋成熟,辩证逻辑思维趋于占优势地位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青年初期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其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已逐步摆脱了以往零碎、片段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完整的概念体系,并能有效利用其掌握的科学概念、原理和逻辑法则,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和判断。尤其是到了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同时,他们在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