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资本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含:
对近年来国内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以及新成果进行了综述。自从提出知识资本这一概念,学者研究的视角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其一是知识资本的内涵和内容结构;其二从知识资本的量化和测度分析。但这两个视角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观经济主体。
《区域知识资本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在综合已有知识资本理论,并借鉴斯图尔特关于知识资本H-S-C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探索区域知识资本的结构组成,提出区域知识资本主要由内容因素和结构因素组成,前者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维度,后者则主要包括声誉资本、流程资本和制度资本三个维度。
在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区、市)区域知识资本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各个维度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假设与检验。通过对区域知识资本的测度指标进一步细化,利用2008年度的统计数据,以及对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每个维度的定量值,并且利用这些定量值进一步测算各个省(区、市)的知识资本综合值;同时对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合台港澳地区)进行经济发展程度的聚类分析;对照分析不同省份在聚类分析中的归属及该省份知识资本综合值,发现区域知识资本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显著的趋同性,知识资本综合值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要高出其他省份。接下来进一步利用统计数据所得出的综合值,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因素对内容因素产生作用的假设中,声誉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显著,但声誉资本对于技术创新并不显著;流程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于人力资本却不显著;制度资本对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均为显著。在内容因素相互作用的假设中,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前者对后者的解释作用非常显著,但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以人均GDP相对差距作为衡量指标,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日趋增大,这种差距的增大,不仅带来社会公平问题,造成效率损失,还会引起社会矛盾冲突和严重的政治后果。而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知识资本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书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经济计量分析和决策优化等方法,结合区域发展不均衡现状,综合分析区域知识资本的内容,探讨其结构组成形式,定量评价各个地区的知识资本差异,研究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效应;并以各个区域知识资本的现状特征为基础,提出区域知识资本投资的决策优化方法。本书对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近年来国内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以及最新成果进行了综述。自从提出知识资本这一概念,学者研究的视角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其一是知识资本的内涵和内容结构;其二从知识资本的量化和测度分析。但这两个视角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观经济主体。本书在综合已有知识资本理论,并借鉴斯图尔特关于知识资本H-S-C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探索区域知识资本的结构组成,提出区域知识资本主要由内容因素和结构因素组成,前者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维度,后者则主要包括声誉资本、流程资本和制度资本三个维度。
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区、市)区域知识资本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各个维度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假设与检验。通过对区域知识资本的测度指标进一步细化,利用2008年度的统计数据,以及对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每个维度的定量值,并且利用这些定量值进一步测算各个省(区、市)的知识资本综合值;同时对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合台港澳地区)进行经济发展程度的聚类分析;对照分析不同省份在聚类分析中的归属及该省份知识资本综合值,发现区域知识资本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显著的趋同性,知识资本综合值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要高出其他省份。接下来进一步利用统计数据所得出的综合值,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因素对内容因素产生作用的假设中,声誉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声誉资本对于技术创新并不显著;流程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常显著,对于人力资本却不显著;制度资本对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均为显著。在内容因素相互作用的假设中,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前者对后者的解释作用非常显著,但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显著。
沈国琪,男,汉族,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资本、高等教育和旅游统计等;目前兼任湖州市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一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监测中心统计部主任,湖州市旅游统计数据中心执行主任等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主持完成教育部、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办、文化和旅游部等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湖州市哲学社科规划办、湖州市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州发展研究院、湖州市社科联等项目10余项;发表CSSCI及核心论文等20余篇,其中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决策与风险评估研究》,参编《中国民办教育研究(2017)》《湖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等著作。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知识资本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知识资本理论的兴起
2.2 知识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3 知识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4 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现状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知识资本的维度及其形成过程分析
3.1 区域知识资本的内涵与特征
3.2 区域知识资本的形成过程及表现形式
3.3 区域知识资本结构各维度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
3.4 区域知识资本与企业、个人知识资本之间的联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知识资本测量及其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4.1 我国区域知识资本的测度指标构建及计量
4.2 各省份区域知识资本综合值(2008)测算
4.3 区域知识资本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4.4 区域知识资本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知识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现状分析
5.2 区域知识资本各维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5.3 区域知识资本各维度综合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5.4 区域知识资本差异与区域经济非均衡现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知识资本投资决策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6.1 区域知识资本投资的概念
6.2 区域知识资本投资的单一特性及其协调关系
6.3 区域知识资本各维度发展的均衡性与经济增长
6.4 知识资本的投资路径及其决策优化机制探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7.3 政策建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