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相对完整且行之有效的个体品德培育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教育)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官府)以某种明确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借助于行政层级组织监督和保证实施的强制性规范。而非正式(教育)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系列非正式规则(规矩)的总和,这些非正式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化下来,形成影响和塑造个体道德品质的体制机制。中国古代的民间规约(家训、族规、乡约)、传统仪式(祭祀、葬礼、婚礼、冠笄礼)、民间道德楷模(乡绅、士绅)、民间教育机构(私塾、书院)是影响个体道德品德培育的主要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它主要借助于家庭家族教化、乡规民约、道德楷模和传统仪式等形式来传递道德信条,使社会个体的品德得到培育。显然,从品德培育的有效性角度考察,以民间规约、传统仪式、私学教育机构和民间道德楷模作为载体和途径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个体道德品质的培育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我们试图系统梳理和全面剖析典型文本和典型个案,探究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是如何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到这些文本和个案之中,以及这些非正式(教育)制度是如何运行、个体是如何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个体道德品质得以培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相对完整且行之有效的个体品德培育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教育)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官府)以某种明确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借助于行政层级组织监督和保证实施的强制性规范。而非正式(教育)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系列非正式规则(规矩)的总和,这些非正式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化下来,形成影响和塑造个体道德品质的体制机制。中国古代的民间规约(家训、族规、乡约)、传统仪式(祭祀、葬礼、婚礼、冠笄礼)、民间道德楷模(乡绅、士绅)、民间教育机构(私塾、书院)是影响个体道德品德培育的最主要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它主要借助于家庭家族教化、乡规民约、道德楷模和传统仪式等形式来传递道德信条,使社会个体的品德得到培育。显然,从品德培育的有效性角度考察,以民间规约、传统仪式、私学教育机构和民间道德楷模作为载体和途径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个体道德品质的培育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我们试图系统梳理和全面剖析典型文本和典型个案,探究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是如何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到这些文本和个案之中,以及这些非正式(教育)制度是如何运行、个体是如何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个体道德品质得以培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相对完整且行之有效的个体品德培育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教育)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官府)以某种明确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借助于行政层级组织监督和保证实施的强制性规范。而非正式(教育)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系列非正式规则(规矩)的总和,这些非正式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化下来,形成影响和塑造个体道德品质的体制机制。中国古代的民间规约(家训、族规、乡约)、传统仪式(祭祀、葬礼、婚礼、冠笄礼)、民间道德楷模(乡绅、士绅)、民间教育机构(私塾、书院)是影响个体道德品德培育的最主要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它主要借助于家庭家族教化、乡规民约、道德楷模和传统仪式等形式来传递道德信条,使社会个体的品德得到培育。显然,从品德培育的有效性角度考察,以民间规约、传统仪式、私学教育机构和民间道德楷模作为载体和途径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个体道德品质的培育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我们试图系统梳理和全面剖析典型文本和典型个案,探究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是如何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到这些文本和个案之中,以及这些非正式(教育)制度是如何运行、个体是如何参与这些活动从而使个体道德品质得以培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陈晓龙,男,汉族,1962年生,甘肃镇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学学会理事,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甘肃省首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先秦诸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甘肃社科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14项,曾获甘肃“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教学成果奖等教学科研奖励14项。
姚成得,男,汉族,1969年生,甘肃灵台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为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运行与管理等,曾获全国广播电视理论“十佳百优”理论人才称号,参与完成省部级社科项目研究课题多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次,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发表论文多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
第一节 非正式(教育)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非正式(教育)制度的流变
第三节 非正式(教育)制度的德育理念
第三章 古代家训对个体品德的培育
第一节 长上日常训诫
第二节 规约普遍范导
第三节 家风熏陶化育
第四章 传统仪式对个体品德的养成
第一节 秩序意识养成
第二节 强化行为约束
第三节 内在德性修养
第五章 古代书院对个体品德的培育
第一节 德育为先明乎人伦
第二节 因材施教彰显个性
第三节 儒风熏染情境育人
第六章 士绅楷模对个体品德培育的垂范
第一节 兴学校教民众
第二节 以身作则奖功罚过
第三节 立乡规订民约化民风
第七章 非正式(教育)制度的启示
第一节 道德培育应当直面人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塑造理想的德性人格
第三节 汲取民间智慧营养
第四节 发挥传统习俗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