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的应用呵以为研究的进展提供驱动力,因为它让研究者们在一轮轮持续的比较中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比较法还可以作为研究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无论是概括共性还是突出个性,比较法都是有力的研究工具。比较法能将不同时空的、看似距离遥远的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社会以及不同过程等放在一起,让它们彼此碰撞。《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从不问的角度阐述了比较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的应用过程和作用,同时也对其他学者和学术团体对比较法的应用实例进行了探讨。作者针对不同的主题,审视比较法实施者的特征,分析比较对象的含义,讨论比较法在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方法,反思比较法应用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反映了比较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
王晓瑞,201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一一巴黎第九大学管理研究院,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华侨入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方向是从社会人类学角度考察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博士研究期间获得法国政府埃菲尔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资助,并凭借博士论文《环境保护主义、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碰撞》获得法国ADERSE可持续发展研究协会2016-2017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巴黎第九大学2016-2017年度优秀青年学者殊荣。
没有比较就没有反思
伊莎白·蒂罗
第一部分 比较的原则
中世纪的全球化?论西方发展的早期动力
结构主义与宗教
第二部分 比较的方法
比较不可比较的事物: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比较研究的可借鉴之处及局限弗雷德里克·朱利安
法律、历史以及比较法
科技文化遗产的比较历史研究
比较18世纪和19世纪英法两国对创造发明
作品的收集和存储方式
比较与文化交流:以翻译为例
第三部分 比较的行动
看
韩国的社会科学:如何将比较法应用于具有
双重性的研究对象
比较的方式:从印度的视角看知识的兼容性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