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德?弗兰克教授于1998年出版的《白银资本》,从全球视野考察近代早期的经济史,颠覆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学和社会理论,堪称一部极具挑战性的经典之作。在弗兰克看来,中国是亚洲的中心,亚洲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对15001800年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做了气势恢宏的论述。
《19世纪大转型》接续前书,将考察范围扩展到19世纪的世界经济体系,继续挖掘亚洲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中心力量。书中,弗兰克破除 英国为世界工厂,主导世界出口市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没有回报西方与其他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19世纪是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等诸多神话,重建事实,对19世纪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做了新的论述,继续纠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观。弗兰克认为,直至1870年代,亚洲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
全球史译丛(见识城邦出品):
01:全球史是什么 [德]塞巴斯蒂安·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著
02: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 [英]佩里格林·霍登(Peregrine Horden)[英]尼古拉斯·珀塞尔(Nicholas Purcell)著
03:19世纪大转型 [德]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著 [美] 罗伯特·A. 德内马克(Robert A. Denemark)编
04: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美]托马斯·本德(Thomas Bender) 著
05:公司与将军:荷兰人与德川时代日本的相遇 [英]亚当·克卢洛(Adam Clulow)著
06:近代早期世界的全球互动(14001800年)[美]查理斯·帕克(Charles Parker)著
07:中间地带:大湖区的印第安人、帝国和共和国(16501815年)[美]理查德·怀特(Richard White)著
08:蚊子帝国:16201914年间加勒比地区的生态战争[美]J. R. 麦克尼尔(J. R. McNeill)著
09:美国宪法的全球史(17761989年)[美]乔治·A.比利亚斯(George Athan Billias)著
10:现代世界的诞生(17801914年)[英]C. A. 贝利(C. A. Bayly)著
11:交换之物:荷兰黄金时代的商业、医学与科学[美]柯浩德(Harold J. Cook)著
12:鸟粪与太平洋世界的开启:全球生态史[美]格里高利·库什曼(Gregory T. Cushman)著
13:气候变化与全球史[美]约翰·L. 布鲁克(John L. Brooke)著
14:大转型:中世纪晚期世界的气候、疾病与社会[英]布鲁斯·M. S. 坎贝尔(Bruce M. S. Campbell)著
当代知名学者、依附理论的重要代表、世界体系理论奠基人、极富争议的经济学家贡德·弗兰克的遗作,同时也是曾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关注的世界历史协会图书奖头奖图书《白银资本》续篇。
19世纪真实的世界格局依然是以中国为主的亚洲继续引领世界。西方**东方、东西方位置互换,实际发生在1870年代。本书破除西方中心论的诸多神话,映照21世纪的世界格局,对关注世界格局变迁的政界、商界、学界、知识界皆有启发。
重新界定大分流,将时间确定在了1870年代,极富争议又价值巨大。弗兰克对19世纪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将大分流的时间确定在1870年代,严格区别于彭慕兰17501850年之间的时间界定,颠覆了西方既有的社会及历史理论,力图建构真实的世界历史图景。
充分肯定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核心作用,挑战西方中心论,重新定向19世纪的亚洲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弗兰克破除 英国为世界工厂,主导世界出口市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没有回报西方与其他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19世纪是自由贸易的黄金时代等诸多神话,对19世纪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做了新的论述,继续纠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观。弗兰克认为,直至1870年代,亚洲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19 世纪大转型既是19 世纪世界历史图景的大转型,也是有关19 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转型,更是19 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结构的大转型。
一部有着全球视野的开拓性、争议性作品。弗兰克是全球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他主张无论是世界性的进程,还是地区性的变革,都必须至于全球视野中才能被正确地理解,这一观点无疑对全球化时代具有典范意义。
前 言
罗伯特·A. 德内马克
贡德·弗兰克于2005年去世之后,我获邀接手他未完成书稿的编辑工作。贡德的遗孀艾丽森·坎德拉·弗兰克(Alison Candela Frank)和他的长期合作者巴里·吉尔斯(Barry Gills),当时都曾因此事跟我通过电话,并在电话中暗示我是理所当然的人选。弗兰克在去世之前,也已经认可了此事。2005年10月,我坐飞机到卢森堡,与艾丽森一起,用了三天的时间,翻阅了弗兰克的文档和电脑文件。当时,我对这一任务不禁心生畏惧。与书稿相关的电脑文件,弗兰克留下了将近5 000个,其中大约又有一半,是反复更新过的。他曾将书中各章散发给同行征求意见,当载有意见的文件返回时,他会把他想做的修改,直接写进那个文件。这样一来,时间上最近的版本,就不一定是最成熟的版本了。我离开卢森堡时,随身携带了他的电脑文件、六卷早已绝版且有些用旧了的书,以及150篇涵盖诸多领域的未发表文章。另有一箱重要的文稿,在随后通过邮局寄到。
书稿的编辑工作是一项挑战。它需要保留贡德·弗兰克的声音。我的工作是收集各章最为完整的版本,组织文字,删去冗余,以确保书稿具有可读性。我相信,此书已将弗兰克研究的精华呈现出来了。我还将弗兰克的原始目录附在了书后。弗兰克并不认为他的研究已经终结。本书的读者,应该能从已经完成的部分,推测出这一研究的未来走向。此外,读者所无法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章节后面的标注:More Here(此处需补充)、More Needed(需补充),或者More More More(更多补充)。
在卢森堡那几天,我曾到弗兰克的儿子米格尔家做客,与他幸福的一家共进晚餐。他们热情招待了我这个陌生人,让我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晚。那晚,我跟米格尔说了我对书稿编辑工作的想法,并向他征求意见。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必要。
他只是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份书稿的面世是否会提高他父亲的声望。我正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不过,我必须提醒本书的读者,这份书稿并不是完整明确的表述。贡德因病未能完成此项研究。他本人就指出过数十处论证尚不周全、材料尚需补充、引用尚待查证的地方。我已经尽全力去查证相关引用,并补上出处了,不过这一努力并不总是能行得通。这里还须声明,弗兰克的观点需要接受严格的审视与批评。此书是弗兰克的研究,这一声明本应由他本人来做的,可惜这已经不可能了。这里还应该指出的是,对此书的审视与批评,应该聚焦于此书已经呈现出来的讨论,而非作者没来得及完成的讨论。如果此书获得任何赞誉的话,理应全部归属于弗兰克;此书的疏漏,则应归咎于他的疾病和我这个编辑。
此书的编辑工作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帮助。在辨别弗兰克一些讨论的大致走向方面,巴里·吉尔斯和艾伯特·伯格森(Albert Bergesen)帮助良多。2008年,帕特里克·曼宁(Patrick Manning)在匹兹堡大学主办了一次纪念弗兰克的重要会议,很多弗兰克的同事因此得以共聚一堂。他还允许我将此书的很多观点列入了会议议程。我还非常感激数十位就我有关引文的咨询而答复我的学者。此书的初稿中尽是这样的注释:Smith 19xx:xx。对于我无法确定其出处的引文,我会将它们发给它们的作者。这些作者反馈回来的,通常是详细的书目信息和良好的祝愿。无法这样做时(有些引文的作者已经离世),我也尽我所能将引文及其出处准确地呈现。这一工作颇为繁难,因为弗兰克在著述中的引用范围极广,经常会引用送交他评审的、待出版的书稿,他自己翻译的、使用几种其他语言写成的文章,以及他自己在先前的研究中使用过的材料。我至今也没完全弄清他使用这些材料时所采用的那套方法。在查证弗兰克所不赞成的引用时,我着力尤多,但如果我在此事上有所疏漏的话,烦请看出其中问题所在的人联系我。我会很乐意对引证或引文加以修改。
这里还要向以下各位为我的编辑工作提供帮助的人士致以谢意。我在世界体系研究领域的同事们,不吝言辞地赞扬了我所接受的这一工作。许多个深夜我面对着书稿中晦涩的段落和引文头疼不已,正是他们的那些赞扬帮我熬过来。在书稿的整个编辑过程中,艾丽森·弗兰克给我的帮助尤为重要,她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与鼓励。巴里·吉尔斯,一个工作如此繁忙的人,也欣然为此书撰写了后记。模式出版公司(Paradigm Publishers)和詹尼弗·内尔(Jennifer Knerr)也愿意配合我的步调工作。这肯定给他们造成了不少麻烦。弗兰克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的书名是ReOrient the 19th Century。詹尼弗建议我们采用现在这个书名ReOrienting the 19th Century,我相信弗兰克会同意这个小改动。此书中的很多表格系由托尼·里维拉(Tony Rivera)整理而成的。我的妻子辛迪(Cindy),曾热情地在我们家招待过多次来访的贡德,多年之后来访的艾丽森、巴里和他幸福的一家,以及其他各个时期的同事。尽管这项工作占去我越来越多的时间,她始终在支持我。她是那个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
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19292005),生于柏林,当代西方知名学者。1957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8年获巴黎第八大学政治经济学国家博士学位。曾在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多所大学执教。弗兰克一直致力于世界体系史、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运动的研究,为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全球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弗兰克思想敏锐,著作颇丰,一生著书40多部,文章1000多篇。主要作品有:《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与巴里·K.吉尔斯合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遗作《19世纪大转型》(ReOrienting the 19th Century: Global Economy in the Continuing Asian Age)等,其中《白银资本》荣获1999年世界历史协会图书奖头奖,在学界引发巨大关注。
编者简介
罗伯特·A. 德内马克(Robert A. Denemark),特拉华大学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在《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国际研究评论》(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全球化研究》(Globalizations)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世界体系的文章。他是《世界体系史:有关长时段变化的社会科学》(World System History: The Social Science of Long-Term Change, 2000)的联合主编,还是12卷本《国际研究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Studies Encyclopedia, 2010)的总编辑。
译者简介
吴延民,山东济南人,历史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译者序
前 言
导 言
第一章 破除神话, 重建事实
第二章 延续与变革: 文献及方法论介绍
第三章 连续多于变化的世界(1750 年代1810 年代)
第四章 资本积累与熵耗散的三角 142
第五章 19 世纪后期的三角 154
第六章 各地的连续性和一些转变(1810 年代1870 年代)
第七章 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18701913 年)
第八章 成本和收益的区域划分(1870 年代1914 年)
第九章 结论之序曲
第十章 重新定向20 世纪
后 记 关于弗兰克和他的研究
附 录
参考文献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