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第2版)
定 价:20 元
- 作者:桑德春 ,吴卫红 ,刘建华 著
- 出版时间:2013/5/1
- ISBN:9787508060569
-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493
- 页码:14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2
- 开本:16开
《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第2版)》立足于介绍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特点及学习运用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要实施的基本方法。编者总结了多年的康复医疗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易于使用。这就使得《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第2版)》除了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作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之用。因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知识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既反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又适合我国国情,所以能够帮助读者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第一版面世后,得到了许多使用者和读者的好评。近年来,我国康复医学事业迅猛发展,康复医学科的建设日渐成熟,康复医疗队伍已具有一定规模,康复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康复医学教育机构逐渐完善,康复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康复需求量也日渐增多。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作为康复医学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第一版教材的使用情况,在查阅了大量新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成了《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第二版)》的编写工作。本书旨在提高康复人才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编写要求和实际使用的需要,删去了与本系列教材其他分册重复的部分,对不合理的章节进行了调整、修订,对比较薄弱的章节做了必要的补充。
本书有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两部分内容,分三篇编写。第一篇为引论,介绍物理疗法基本概念、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的关系、物理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物理疗法的服务内容、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作业疗法的服务内容、作业疗法的应用范围、作业疗法的应用目的等。第二篇为物理疗法概论,介绍物理疗法的历史沿革、临床物理疗法、物理疗法的应用场所和相关专业人员、治疗处方与记录、物理疗法的运营管理等。第三篇为作业疗法概论,介绍作业疗法的历史沿革、作业疗法的原理、作业疗法的对象、临床作业疗法、作业疗法的运营管理等。
本书立足于介绍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特点及学习运用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要实施的基本方法。编者总结了多年的康复医疗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易于使用。这就使得本书除了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作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之用。因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知识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既反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又适合我国国情,所以能够帮助读者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涉及范围较广,由于时间仓促,资讯范围有限,难免有遗漏和错讹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篇 引论
第一章 物理疗法概说
第一节 物理疗法的基本概念
一、英美国家对物理疗法的定义
二、对物理疗法的公认定义
第二节 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
一、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的关系
二、物理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
第三节 物理疗法的服务与工作内容
一、直接服务
二、间接服务
三、其他工作
第二章 作业疗法概说
第一节 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二、各种作业疗法定义的共同要点
三、作业疗法的特征及其含义
第二节 作业疗法的服务与工作内容
一、直接服务
二、间接服务
三、其他工作
第三节 作业疗法的应用范围
一、婴幼儿期
二、青少年期
三、成年期
四、老年期
第四节 作业疗法的应用目的
一、运动的作用
二、作业疗法的目的
第二篇 物理疗法概论
第一章 物理疗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物理疗法和物理治疗师
一、物理疗法的诞生与发展
二、物理治疗师及其组织
第二节 物理疗法技术的发展
一、理疗技术的发展
二、运动疗法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临床物理疗法
第一节 物理疗法及其作用
一、医疗中的物理疗法
二、物理疗法的目标
三、物理疗法的作用
第二节 物理疗法的实施
一、物理疗法的流程
二、物理疗法的评定
三、物理疗法的手段
第三节 物理疗法的对象
一、物理疗法对象的年龄结构和类型
二、物理疗法针对的疾患
三、物理疗法针对的障碍
第三章 物理疗法的应用场所和相关专业人员
第一节 物理疗法的应用场所
一、保健机构
二、医疗机构
三、福利机构
四、教育、研究机构
五、社区及家庭
……
第三篇 作业疗法概论
4.预防疾病的复发和阻止障碍的进展通过作业疗法不仅能改善疾病的过程,抑制疾病的进展,而且坚持治疗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阻止障碍的进展,这一点已经是十分肯定的了,因此应重视其治疗及预防作用。
5.维持和提高精神健康的水平现代科学的发展提示,健康已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概念,而且是精神和躯体、人与环境改善的复杂问题。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即健康应具有生活、工作、游戏、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作业疗法恰恰可以提高这些能力,正确的作业治疗对维持和提高精神健康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作业疗法的实施(一)一般程序精神障碍的作业疗法的基本流程与躯体障碍者相似,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患者会出现这种状态,怎样评定患者的问题点,确定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建立什么样的康复目标。
在作业疗法的基本流程中,问题点是通过评定的方式总结出来的。康复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住院期间(或门诊上在医院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长期目标是满足回归家庭或社会所应该达到的要求,治疗手段所能改善的功能状况。当然,与康复目标有关的内容是根据评定的问题点和该患者能够获得解决的问题而制定的,然后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治疗。对于疗程、每天治疗时间、治疗次数、治疗方式(集体治疗还是单独治疗)等,均需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就形成了康复评定→决定治疗目标→决定治疗内容的康复治疗过程。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要通过实践,反复进行康复评定,不断修改治疗计划和作业内容,必要时重新制定康复治疗目标,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通过评定可以总结经验,发现治疗成果,又可发现新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修改治疗方案。康复评定应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万万不可忽视。
(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观察这是评定的最基本技术。观察的方法可以通过衣着、表情、体态,由治疗师给予患者一定的刺激看患者的反应。观察的内容有患者的外表、躯体症状、精神症状、人际关系、智能、对活动的反应、情绪反应等。2.交谈通过语言交流收集大量资料,交谈应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交谈的同时也进行观察。交谈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提出问题让患者回答的方式,也可采用诱导的方法让患者尽量地诉说,治疗师也可以与患者自由地交谈,不管如何,要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师注意把握话题及时间,使每一次交谈尽量做到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