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如何点点滴滴地击碎原生家庭的恩爱;
揭露恐婚、中年危机、孩子、移情别恋等当下造成婚姻危机的现实问题;
切入婚姻生活中对立方的不同状态,不置褒贬,不分对错,只有爱与不爱;
白描各种婚姻现实的裂缝,以接地气的真实感,勾勒出第三者入侵的轨迹;
探讨处理婚姻危机的解决方案,劝退师如何帮助婚姻双方完成自我救赎;
启示拒绝无意义的道德审判,从故事中的绝望找到生活中的希望;
想发财想疯了的商人魏志刚因为意外和偶然,决定把发财机会放在被第三者插足即将离婚的夫妻身上。他连哄带骗,请来了在报社当情感专刊副主编的杨墨和以前专门做离婚律师的苏梓作为婚姻治愈师,帮那些即将离婚的夫妻劝退第三者,劝他们重归于好。
杨墨深陷在对妻子的误解中,几度想过离婚的事儿,苏梓打了太多离婚官司,变成对婚姻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大龄剩女,他们想借助劝别人不要离婚的契机,既拯救别人,又治愈自己,没想到适得其反,他们之间反而擦出了暧昧的火花……
他们是能变成成功的婚姻劝退师,还是会引火烧身、身败名裂?
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中婚姻问题的小说,充满对人性、感情细微变化和发展的深入思考,重点探讨当下婚姻中各种危机的原因,比如中年危机、恐婚、孩子等现实问题。书中有贴合现代人心理的价值体系、也呈现赤裸裸的现实压力,同时又提供心灵鸡汤和解决方案,不光让人发现问题,更让人看到希望。
让婚外恋受害人感同身受
本书中的故事全部改编自真实发生的故事,让人一看就有很强的真实感,尤其对那些正在经历婚姻背叛的受害者,即使经历不完全相同,也有感同身受的情绪,能引发强烈共鸣。
让婚外恋当事人冷静反思
婚姻的出轨者也不只有快乐,通常也都深陷痛苦。大众舆论和情感文章里,对出轨者通常只有嘲笑、怒骂,没有真正有用的建议和帮助。本书中有大量真实的心理描写,不偏激不偏袒,能让婚外恋当事人也有真实的心灵碰撞,冷静下来反思自己。
让第三者认清现实
婚姻中,有多少背叛者就有多少第三者。对于那些不经意,或者不幸充当第三者角色的朋友,通过本书,可以更清晰地认清残酷的现实,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满足长盛不衰的大众娱乐阅读趣味
本书故事涉及婚姻关系中*常见的矛盾出轨。出轨是两性情感故事中*常见、*激烈也是*容易引发关注的情节设定,既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阅读乐趣,本书又不低俗,不会让人产生试读两页就厌倦的俗气感,反而容易产生讨论,扩大影响力。
给大龄剩男剩女消除后顾之忧
如今,相当多的大量剩男剩女,是因为对婚姻恐惧、不信任、没有安全感才选择不婚。本书虽然是关于离婚方面的故事,实际讲述的却是婚姻的维持之道,可以帮助那些想要或者恐惧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提前了解婚姻的相处模式,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劝退师》序
在30岁之后,我相过一次亲,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相亲,本来坚决拒绝,但是被各种威逼利诱,迫不得已。
当时,我身边的同龄人不光是结婚,基本都开始忙活孩子去幼儿园和上学的事儿了,还有的已经离过婚或者正在考虑离婚。
我那次相亲,并不是因为我或者家人多着急,他们着急是在我30岁之前的几年,过了30年,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毕竟我是个男人。着急的是对方的家人,一个跟我差不多岁数的大龄女青年。
那次相亲很尴尬,之前互相看过照片,我们都觉得没有见面的必要,我那时候还是长发文艺青年,一张照片足以吓退大部分想结婚想过安稳日子的姑娘。但是女青年的家里人还是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觉得既然是同龄人就见见吧,万一有希望呢?
于是,他们威逼那姑娘,利诱我的家人,促成了这一次相亲。
于是我们俩吃了顿饭,没说几句话,关于为何这么大岁数还没结婚的话题,更是避而不谈。答案很明显,如果随随便便就能结婚,我们不会拖到现在。
在最新的2018年婚姻数据中,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结比为38%,甚至有部分省市,离结比已经超过了60%,这个数字很吓人,甚至要比西方那些更自由更开放的国家更高。
我爸妈结婚的那个时代,结婚是件很容易的事儿,不需要考虑房子、车子和存款,甚至不太用考虑长相和爱好,因为没什么选择余地,也没什么选择方式;但是离婚很难,因为手续繁琐、舆论压力巨大,而且离婚后依然有同样的问题,新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方式更小,离婚的成本太高。
现在不一样了。
结婚变得很难,因为要考虑的东西太多,压力很大;但是找伴侣,不管是结婚前、婚姻中还是离婚后,不管找什么样的伴侣,都变得很容易,选择空间、选择方式多种多样,于是,婚姻从稳妥的后半生的保障,变成了非常不稳定的动荡结构。
不过,诱惑并不是离婚的致命原因。
在浙江省2018年的法院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中,有34.21%的离婚纠纷因生活琐碎而造成;30.16%因分居而造成,成为离婚的第二大原因,造成分居的原因里,伴侣出轨也不是首要原因。
也就是说,缺少沟通才是杀死婚姻的元凶,无法沟通最终会把恩爱的婚姻变成噩梦,而诱惑与出轨,只是婚姻病入膏肓时的一个肿瘤而已。
从小到大,老妈经常跟我抱怨,说跟我爸在一起没什么意思,没有默契,只有争吵,怎么吵都吵不完。
我有一次心血来潮,给我爸做一个网络上的心理测试题,测试是否有抑郁症,有一道题是你是否觉得不被理解?,一向不善言辞、不善表达的老爸看到,连连点头说,绝对没人理解,太缺乏理解了。
我不觉得我爸妈有什么问题,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爸老妈,跟大多数中国人的老爸老妈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看电视,为了戏里的梁山伯祝英台到底是男人演的还是女人演的,都能吵起来,沟通对他们来说,变成一件奢侈品。
我也观察了身边的很多夫妻,各种年龄,各种状态,爆发冲突时总是因为无法沟通,各自都有各自的角度,为了一件家务事争论对错,结果可想而知。有些人干脆为了避免麻烦,把生活变成任务分工,你负责赚钱,我负责看孩子;你负责拖地,我负责刷碗;你负责你爸妈,我负责我爸妈……
这种分工是一种最简单的沟通方式,可以用最小代价达到心照不宣的平衡状态,结果是,两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用砖砌墙,最终在两个人之间修筑起两道墙,你的事我插不上手,我的事你也插不上手,但是,每件事可能都有别人在参与,最终,默契和沟通都变成了夫妻两个个体与别人之间的事。
这种状态,在如今这个交流无比便捷的时代,不出问题才是问题呢!
所以,在思考和生活了很多年之后,我写下这本《劝退师》。
劝退只是一个引子,出轨只是一种案例,在这些表象之下,我真正想要讲述和探讨的,其实是关于婚姻里如何沟通的话题。
沟通在我看来,对于处理婚姻之间的问题,就像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问诊,并不见得包治百病,但是可以对症下药。
写下这本书,希望能给所有身陷婚姻之中,以及所有对婚姻充满恐惧或者向往的朋友,带去一些思考的角度,它不能治病救人,但起码比灌几碗心灵鸡汤更有裨益。
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