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结了针对当代建筑前沿、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的评论文章23篇,以城市空间、单体建筑、乡村实践、理论探讨四个主题为线索,述及本土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些具有创新角度的关键议题,如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单体建筑日常性的凸显、乡建热潮的本质问题、批判复盘建筑学介入文保领域的实践、数字建筑的趋势与传统建筑教学的融合,等等。作为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系列丛书的*本,本书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全局性。
在建筑的世界中,评论文字就像影子,它因建筑而生并照亮建筑,为建筑师和评论作者的观念共同塑造
的思想环境带来色彩。美好的物质环境必沐浴在柔和的人文之光中,建筑离不开文字化的思想水波的浸润。因此我们需要建筑评论。
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系列丛书目的,是将中国建筑领域优秀的评论文章集中在一起,以全景的方式呈现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问题、本质和趋势。宏观地看,金秋野老师所做的工作,是一种建筑时代话语的梳理过程,新的观念正在这个培养皿中成型,旋律逐渐变得清晰。《新集体与日常》是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系列丛书的*本,其中23篇站在时代前端又极具人文关怀的文章,将引领读者不断鉴别和寻找真实而美的意义。
金秋野,1975年出生,中国著名青年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筑理论、面向当代本土建筑实践的建筑评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宗教建筑等。
2007年起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编著、译著作品包括《乌有园》《透明性》《光辉的城市和理想国》《勒·柯布西耶:为现代而生》等,著作包括《异物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