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5)
阅读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明的延续紧密关联。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并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全民阅读。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全社会的读书学习之风日渐浓厚。因此,通过对国民的阅读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在全社会范围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十二次。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其方法更加科学,成果愈益丰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是了解我国国民阅读状况的渠道。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多方面展现了2014年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本次调查基本沿袭了上一年度的调查模式,对调查对象、调查范围等未做太大的调整或变化,在调查内容方面,新增加了国民对平板电脑和微信的接触与使用状况的考察。 首先,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调查对象依然是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和18周岁及以上成年人四类群体。在有效样本中,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14263个,占28.6%;农村样本为13557个,农村样本比例为27.2%。 其次,在调查内容方面,本次调查沿用第十一次调查的问卷内容,围绕国民图书阅读与购买状况、报刊阅读与购买状况、音像制品阅读与购买状况、数字阅读与购买状况、个人阅读评价、版权认知度与盗版购买状况、公共阅读文化设施的认知与使用状况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调查。本次调查新增加了对Pad(平板电脑)的阅读与接触情况的考察;在手机阅读中,新增了对微信使用与阅读情况的考察。 第三,在调查范围方面,受当地政府委托,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搭载了湖北省、江苏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地市(州)的调研,共执行样本城市97个,覆盖了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次调查从2014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共采集有效样本49802个,数据经过加权后,可推及全国12.57亿居民。 最后,在课题质量方面,从1999年首次调查开始,我们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案、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国际通行的赋值加权计算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独立性、真实性、科学性。在具体执行环节,我们对执行公司的抽样、访问方法及质量控制方面也进行了缜密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此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本次阅读调查非常重视,整合院内外力量组成《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5)》课题组,组长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担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任副组长,课题组成员有拜庆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田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谷征(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传播学博士)等其他相关研究人员。 在我国,全民阅读开始被纳入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由之前的国家倡导为主,逐渐向推动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过渡。阅读活动开始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多种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地方人文精神和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每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对外公布的调查数据为各省、各地区全面了解当地全民阅读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全民阅读工作部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可以说是反映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效果的晴雨表。越来越多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期望通过阅读调查数据找到有效提高全民阅读成效的科学方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阅读需求,提升国民阅读力,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