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系列规划教材:电子工艺实习》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基本电子工艺知识和电子装配基本技术为主,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及典型丁艺作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内容包括安全用电、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Altium Designer 6电路设计软件简介、收音机原理、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表面组装技术、常规电子工艺实习项日共10章。
《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系列规划教材:电子工艺实习》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掌握电子产品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可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教学用书。
《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系列规划教材:电子工艺实习》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我们知道,大学、大专和高职高专都设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其目的是通过这些教学实验,使学生不仅能比较深入地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领悟实验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但由于教学实验与工程训练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不经过工程训练这样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当毕业后步入社会时,就有可能感到难以适从。
对于工程训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与社会、企业及工程技术的接口式训练。在工程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都是来自社会企业的产品,有的还是现代企业正在使用的主流产品。这样,学生一旦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就会发现他们在学校所进行的工程训练,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另外,凡是接受过工程训练的学生,不仅为学习其他相关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而且同时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素养,开始走向工程了。这样就为他们进入社会与企业,更好地融入新的工作群体,展示与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10年来,国家和高校对工程实践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的理工科院校普遍建立了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前所未有的、极为丰厚的教学资源,同时面向大量的本科学生群体。这些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像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先进的材料成形、表面贴装、数字化制造等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与国家的企业发展及工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些涉及多学科领域的教学基础设施,又可以通过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转化和衍生出为适应我国社会与企业所迫切需求的课程与教材,使国家投入的宝贵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为此,本系列教材的编审,将贯彻下列基本原则:
(1) 努力贯彻教育部和财政部有关“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注重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配套进行。
(2) 要求符合教育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所制定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3) 在整体将注意力投向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要力求把握好常规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联,把握好制造基础知识的取舍。
(4) 先进的工艺技术,是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教材的内涵方面,要着力体现工艺设备、工艺方法、工艺创新、工艺管理和工艺教育的有机结合。
(5)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6) 融汇实践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体现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以及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的可操作性。
(7) 慎重选择主编和主审,慎重选择教材内涵,严格按照和体现国家技术标准。
(8) 注重各章节间的内部逻辑联系,力求做到文字简练,图文并茂,便于自学。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一定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全国同行和广大读者不断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编写出的教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更好地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
普通高等院校工程训练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傅水根2008年2月于清华园电子工艺实习前言 “电子工艺实习”是高等院校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训课程,是工程训练的一部分,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组装等方面得到训练。掌握这些技能既能够给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提供帮助,还能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电子工艺实习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它既不同于培养劳动观念的工艺劳动,又不同于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科技创新活动,而是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筑一个基础扎实而又充满活力的基础平台。
本书将电子工艺的基础知识与现代化的新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及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本着“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精神,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基础,以掌握电子工艺技术为目标,读者在具体教学安排及方式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手段。
本书由王建花、茆姝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孙桂珍、何慧、阮星华、佟丽杰、高宇、张志强、孙天军、孙亚星等同志提供了大量资料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电子器件种类繁多、发展迅速,加上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和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完善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 安全用电
1.1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1.1.1 触电危害
1.1.2 触电的方式
1.2 安全用电技术
1.2.1 接地保护
1.2.2 接零保护
1.2.3 漏电保护开关
1.2.4 过限保护
1.3 电子装接操作安全
1.3.1 用电安全
1.3.2 机械损伤
1.3.3 防止烫伤
1.4 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1.4.1 触电急救
1.4.2 电气消防
2 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
2.1.1 概述
2.1.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1.3 电阻器的标识方法
2.1.4 电阻器的选用与测量
2.2 电位器
2.2.1 概述
2.2.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2.2.3 电位器的选用与测量
2.3 电容器
2.3.1 概述
2.3.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2.3.3 电容器的命名与标识
2.3.4 电容器的选用与测量
2.4 电感器
2.4.1 概述
2.4.2 电感线圈的主要参数
2.4.3 电感器的标识方法
2.4.4 电感器的选用与测量
2.4.5 变压器
2.5 半导体分立器件
2.5.1 概述
2.5.2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
2.5.3 晶体二极管
2.5.4 晶体三极管
2.5.5 场效应晶体管
2.5.6 晶闸管
2.6 开关和接插元件
2.6.1 概述
2.6.2 开关
2.6.3 接插件
2.6.4 选用开关和接插件应注意的问题
2.7 集成电路的分类
2.7.1 概述
2.7.2 集成电路的命名
2.7.3 集成电路的选用与检测
2.8 LED数码管和LCD液晶显示器
2.8.1 LED数码管
2.8.2 液晶显示器
3 焊接技术
3.1 手工焊接工具
3.1.1 电子产品装焊常用五金工具
3.1.2 电烙铁
3.1.3 电烙铁的选用
3.2 手工焊接材料
3.2.1 焊料
3.2.2 焊剂
3.2.3 阻焊剂
3.3 手工焊接技术
3.3.1 焊接机理
3.3.2 锡焊特点及条件
3.3.3 焊接前准备
3.3.4 焊接操作姿势
3.3.5 焊接操作步骤及要点
3.3.6 常见锡焊技艺
3.3.7 拆焊
3.4 焊点的要求及质量检查
3.4.1 焊点的要求
3.4.2 焊点检查
3.4.3 焊点缺陷分析
3.5 电子工业生产中焊接技术
3.5.1 波峰焊技术
3.5.2 浸焊
3.5.3 无锡焊接
3.5.4 特种焊接技术
4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4.1 万用表
4.1.1 指针式万用表
4.1.2 数字式万用表
4.2 示波器
4.2.1 功能简介
4.2.2 面板介绍
4.2.3 功能检查操作
4.2.4 波形显示的自动设置
4.3 信号发生器
4.3.1 DF1070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
4.3.2 SP1461—V数字合成高频标准信号发生器
4.4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4.4.1 总体结构
4.4.2 各单元功能简介
4.5 交流毫伏表
4.5.1 面板及按键说明
4.5.2 使用说明
4.5.3 注意事项
4.6 数字电桥
4.6.1 面板介绍
4.6.2 使用方法
5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6 Altium Designer 6电路设计软件简介
7 收音机原理
8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9 表面组装技术
10 常规电子工艺实习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