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编著的《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 能力足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 们的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 孩子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 。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孩子掌握好学习和阅读的正确方法。
《提高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讲述了学习和阅读的一些步骤和 方法,并提供了一些指导孩子学习和阅读的具体方法。
阅读,就是读书,它是对文字或信息进行感观认识的一种行为方式。 阅读不只是表现在表面上的看,在看的同时,大脑还会对知识信息进行 读取、加工、整理,会进行感知、思考、推理、分析、发现、想象、评 价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 中获得基本知识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人们娱乐、消遣 的重要方式。人们一生中掌握的大量的知识、技能,很多都是靠阅读获 得的。人们通过不断的阅读吸纳知识,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和能 力的一部分,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力;人们还通过对知识内容 的阅读学习,进而把它们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借鉴到自己的学习、发明、 创作中去;阅读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见识,放松精神,令人心旷 神怡。
在现代社会,阅读能力仍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许多国家都不 约而同地大力推广阅读运动,尤其是儿童阅读,而且把阅读的年龄降至 学前阶段。世界各国为什么那么重视阅读?道理其实很简单。愈来愈多 的科学研究发现,通往成才的必经之路在于阅读,阅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9^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早期阅读更被称 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阅读 和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都有极大的关联。从某种 程度上说,阅读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和书有不解之缘。 然而,书海茫茫,书山巍巍。有的人善走水路,有的人独辟蹊径,每个 人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他们在学海里踩出了知识的浪花,在书山上留 下了自己攀登的脚印。
实践证明,同样是阅读,但取得的收获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好比 做菜,厨师能使之成为艺术,而一般人只能是将其做熟而已。由此可见, 能阅读和会阅读并不是一回事。有的人是因为好奇而阅读,有的人是为 了好胜而阅读,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目标而阅读,有的人只是 为了打发时间而阅读。
无论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只有讲究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熟练的阅读 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从春秋时期孔子韦编三绝,到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激增、信息爆炸,谁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 籍。不少人因为读书不得法,影响到阅读-的积极性;有些人甚至怀疑自 己接受信息的能力,苦于阅读不得法而事倍功半。这就更加显现出阅读 方法和技巧的重要。
引 言
第一章 阅读是一门艺术
第一节 阅读要有目的
第二节 阅读要统筹时间
第三节 阅读要循序渐进
第四节 阅读要注意比较
第五节 阅读在于浓缩精华
第六节 阅读在于学用结合
第七节 阅读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精读与精读方法
第一节 精细阅读法
第二节 隔时阅读法
第三节 思考阅读法
第四节 质疑阅读法
第五节 厚薄阅读法
第六节 循环阅读法
第七节 背诵阅读法
第八节 档案阅读法
第三章 博读与博读方法
第一节 博览阅读法
第二节 渗透阅读法
第三节 滚雪球阅读法
第四节 点面阅读法
第五节 拉网阅读法
第六节 选择阅读法
第七节 省略阅读法
第八节 不求甚解阅读法
第四章 快读与快读方法
第一节 快速阅读
第二节 影响快读的因素
第三节 无声阅读法
第四节 浏览阅读法
第五节 跳跃阅读法
第六节 线式阅读法
第七节 直读法
第八节 面式阅读法
第九节 鉴别阅读法
第五章 实用的阅读技巧
第一节 联想阅读法
第二节 个性阅读法
第三节 交叉阅读法
第四节 全息阅读法
第五节 一箭双雕阅读法
第六节 三角式积累阅读法
第七节 提高记忆阅读法
第八节 高效阅读法
第九节 音乐阅读法
第十节 视听阅读法
第六章 大家谈读书
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鲁迅:《随便翻翻》
培根:《论读书》
罗斯金:《谈书》
扬格:《试论独创性写作》
富兰克林:《我的幼年教育》
蒙田:《论书籍》(节选)
纪德:《创作日记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