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一个陆地国家, 尽管有很长的海岸线, 但海洋地缘政治从来就不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原因也不难理解, 那就是, 中国从来就没有计划要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只有一个国家要成为海洋国家的时候, 海洋地缘政治才会变得重要起来。而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 只是近来的事情。尽管中国不可避免也必须成为海洋国家, 但从海洋国家的历史看, 这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现在这个阶段, 有两个相关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第一, 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 首先必须培养海洋意识。海洋国家首先是一种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中国数千年里是陆地国家, 具有浓厚的陆地意识和陆地文化, 要培养一种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需要艰苦的努力。第二, 这种新的海洋意识和文化的需要并不是说陆地意识和文化就不需要了。中国需要认识到, 尽管海洋变得重要起来, 中国的陆地也仍然重要。中国所需要的是一种平衡, 一种海洋地缘和陆地地缘之间的平衡, 一种海洋意识和陆地意识之间的平衡。如果中国继续仅仅强调陆地的传统, 或者放弃陆地专注于海洋, 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都难以得到持续。
近代海洋国家起源于欧洲, 这并非偶然。海洋国家不仅仅是特殊的地缘政治的产物, 而且更是文化的产物。起源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海洋文化。与此不同, 欧亚大陆国家属于大陆文化。波斯是典型的欧亚大陆文化, 而希腊则是典型的地中海文化。古希腊所产生的文明, 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 其影响传播到从地中海地区、南欧到北非的广大地区, 并且涉及政治、文化、经济和文明活动的方方面面。地中海地区也利用其海洋的优势, 抵挡住了来自陆地的外来入侵,包括蒙古和阿拉伯世界。历史地看, 欧亚大陆国家依赖的是陆地。陆地国家所争取的一切都是和土地相关, 它们之间的所有贸易和人口流动都在土地上进行。属于地中海文化的西欧国家到处扩张, 但他们最终在从北非到中东一线被伊斯兰国家挡住, 因此他们就开始另找出路。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成为海洋国家, 荷兰、英国随后, 它们从不同的路径到达了新世界, 印度洋、东亚、东南亚, 几乎是世界的各个角落。
与陆地国家相比较, 海洋国家体系产生了无比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动以及大量的人类活动。在海洋文明从地中海传播到大西洋, 跨过印度洋而到达太平洋和东亚的过程中, 海洋国家的扩张导致了国家间和文明间的巨大冲突。今天的世界体系无疑深受海洋文化遗产的影响。欧洲国家体系是16 世纪之后海洋力量造就的, 这个体制在大英帝国时期到达了顶峰, 随后是美国。尽管美国既是海洋力量, 也是陆地力量, 但其陆地力量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美国不面临来自陆地的任何威胁。因此, 不难理解, 近代以来, 海洋主导着国际经济, 谁主导海洋,谁就主导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