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结构复杂、人数庞大。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受到忽视甚至被严重侵害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突出表现为劳资之间、穷人和富人之间、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公民和权力机关之间矛盾的加剧,特别是近年来弱势群体的非常态群体行为,甚至是非理性、过激的恶性事件增多,这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社会问题。
中央党校作为党的高学府,长期以来,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同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学术名家和优秀学术成果。
近年来,中央党校教研人员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选择其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经校内外专家评审,作为《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出版,以展示中央党校学术研究的整体实力,提升中央党校的整体学术形象,打造中央党校的学术品牌。
以《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出版为契机,我们将推出geng多能够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在历史上流传下去的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为中央党校“一流学府”建设添砖加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第一部分 社会稳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背景研究
一、实现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社会稳定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三)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紧迫性
二、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稳定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二)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三)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状
(四)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
三、当前该项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社会稳定与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内在关系研究
一、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不足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因分析
(一)弱势群体的经济权益受损与社会稳定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障碍与社会稳定
(三)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受抑与社会稳定
(四)弱势群体贫困加剧与社会稳定
(五)弱势群体阶层流动受困与社会稳定
二、弱势群体的行为倾向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一)弱势群体的非组织化阻碍理性协商
(二)弱势群体行为易极端化冲击社会运行秩序
(三)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非司法化阻滞社会稳定
三、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
(一)保障弱势群体经济权益,实现社会公正
(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缓解贫富严重分化
(三)保障弱势群体权益,调和社会冲突
(四)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塑造政府公信力
第三部分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权利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类型学分析
(一)农民工
(二)城市失业人员
(三)农村贫困人口
(四)残疾人
(五)妇女
(六)儿童
二、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权利问题
(一)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
(二)社会排斥对弱势群体的伤害
(三)维权成本高
(四)利益表达渠道的不畅
(五)“血汗工厂”与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等
第四部分 弱势群体保护的国际经验
第五部分 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之一
第六部分 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研究之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