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采油化学新技术及其应用》讲述了低渗透油田采油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酸化、压裂、堵水调剖、清防蜡、水处理、化学驱、降压增注和防腐防垢等相关工艺技术的新研究成果及其在矿场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低渗透油田采油化学新技术及其应用》可供石油行业采油化学研究和现场施工人员、相关院校师生以及采油化学剂生产厂家参考。
经过多年的勘探与开发,发现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丰度油气藏资源的概率日益降低,而我国对于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逐年增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油气藏逐步成为我国油气生产新的增长点,如低渗透油田的典型——长庆油田2014年的产量超过5000×l04t,取代大庆油田成为我国第1大油田。在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中,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的储量占到总储量的50010。因此,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的可持续开发对维护我国能源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导致低渗透油层开采难度大。
(2)渗流特征不规律,启动压力梯度大。
(3)低渗透油田的弹性能量较小,连通性差,渗流阻力大,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原油产量递减较快。
(4)产吸能力较低,注水见效慢。
(5)油井见水后产油指数下降快,储层非均质性造成沿裂缝方向油井水窜、水淹情况严重。
针对以上开发难点,本书讲述了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酸化、压裂、堵水调剖、清防蜡、水处理、化学驱、降压增注和防腐防垢等相关工艺、技术的新研究成果及其在矿场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本书共9章。第1章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地质特征出发,阐述了国内外低渗透油田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难点;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8章以低渗透油田油气增产增注为重点,分别介绍了压裂、酸化、堵水调剖工艺技术和降压增注及其化学剂的品种类型及性能要求,阐述了各种化学剂相关性能,特别描述了酸液、暂堵剂、调堵剂和增注剂等相关化学剂与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关系;第5章、第6章和第9章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井筒及地面管线结蜡、结垢和腐蚀等相关问题,分别介绍了清防蜡、防腐防垢和水处理等相关技术及其化学剂;第7章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特征,阐述了低渗透油藏的化学驱筛选评价方法、动态监测方法、效果及经济评价方法。
本书第1章由罗霄、陈启贵、常彦荣编写,第2章、第3章和第8章由杨欢、张煜、姚斌编写,第4章由颜学敏、戴勇、杨志冬编写,第5章由米远祝、夏志刚编写,第6章和第9章由苏高申、陆梅、李俊成编写,第7章由任朝华、龙永福编写,全书由罗跃教授统稿。
课题组多年来一直从事低渗透、超低渗透油田增产增注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和矿场实践,并在新疆、长庆、胜利和江汉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书内容主要来源于课题组近年来在低渗透油田技术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油田现场的应用情况,同时也收集了其他研究者在低渗透油田采油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较全面地反映低渗透油田采油化学的新发展动态。在此,向支持本书出版的同行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另外,研究生李凡、郑苗、张黄鹤、卢星等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1 低渗透油田储层地质及开发特征
1.1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
1.2 低渗透油藏储层地质特征
1.3 低渗透油藏流体物性特征
1.4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
1.5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
参考文献
2 低渗透油田压裂工艺及压裂液
2.1 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及其发展
2.2 低渗透油藏新型压裂液及其添加剂
2.3 低渗透油藏转向压裂技术
2.4 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
3 低渗透油田酸化工艺及其化学剂
3.1 低渗透油田酸化技术
3.2 缓速酸酸化技术
3.3 低渗透油田油井暂堵酸化工艺及化学剂
3.4 低渗透油田水井暂堵酸化工艺及化学剂
3.5 低渗透油田暂堵酸化技术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
4 低渗透油田堵水调剖技术及其化学剂
4.1 堵水调剖技术概述
4.2 低渗透油藏堵水调剖工艺
4.3 低渗透油藏常用堵剂类型及特点
4.4 低渗透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
5 低渗透油田清防蜡技术及其化学剂
5.1 蜡的化学结构及特征组成
5.2 影响低渗透油田结蜡的主要因素
5.3 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清防蜡技术
5.4 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
5.5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及其生物制剂
参考文献
6 低渗透油田水处理及其化学剂
6.1 油田采出水概况
6.2 采出水处理工艺及其化学剂
6.3 化学清防垢技术及其化学剂
6.4 清防垢技术现场应用
6.5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难溶垢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7 低渗透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及其化学剂
7.1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
7.2 聚合物及聚合物微球驱油技术
7.3 二元和三元复合驱油技术
7.4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
7.5 二氧化碳(C02)驱油技术
参考文献
8 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技术及其化学剂
8.1 低渗透油田欠注原因分析
8.2 酸化增注技术
8.3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研究
8.4 缩膨剂(防膨剂)的研究
8.5 缓蚀阻垢剂的研究
8.6 络合清垢剂的研究
8.7 多段塞复合降压增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8.8 降压增注技术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
9 油套管腐蚀与防护技术
9.1 油套管腐蚀原因与机理
9.2 腐蚀防护技术
9.3 油田采出水腐蚀与防护
9.4 酸性油气田的腐蚀与防护
9.5 新型油套管防腐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