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以及结语四大部分。绪论阐述周代玉器研究史及本书的研究方法;上篇对3800余座西周墓葬中的随葬玉器进行复原与统计;下篇对周代各类服饰、礼瑞及丧葬用玉进行详尽分析,并对这些玉器的使用制度作了全面考察;结语则对周代用玉制度所体现出的时代、等级、性别和地域特征作了归纳和总结。
本书是对周代用玉及其使用制度的系统研究,可供从事考古、历史、人类学、博物馆学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序一
李伯谦
玉器作为古代先民社会生活的一种遗物,在我国已有八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在其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中,大约可分为五个阶段:在距今约八千年至五千五百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主要作为人们的装饰品使用,以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大溪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及崧泽文化为代表,常见的玉器是耳饰玦和作为佩饰的玉璜等;在距今约五千五百年至四千五百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以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为代表,常见的玉器是巫师作法时佩戴的玉龙、玉鸟、玉蝉、勾云形佩等佩饰和向各种神祇致祭时使用的琮、璧等礼器;在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的尧、舜、夏、商时期,以诸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中心聚落遗址发掘所得,常见玉器是作为王权、军权权力象征的斧、钺、戚、戈、牙璋等;在距今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三世纪末的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常见玉器是在各种礼仪场合使用的圭、璋、璧、环、璜、珩、柄形器、玉覆面等;而自秦汉以降,玉器则逐渐失去神秘色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物件和玩好。
追溯这一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玉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虽有不同,但却一直不曾间断,而且有着清晰的发展演变轨迹。正由于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艺术性强和意涵深邃等鲜明特点,很早以来就已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并逐步发展为现代考古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在其材质、产地、功能、制作工艺以及美学意蕴等诸多研究领域,功能以及功能的演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揭示出其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本质特征。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李学勤、张长寿、张永山、王宇信、刘云辉、曹楠等均有相关论文发表,日本学者林巳奈夫和町田章出版了研究专著。而即将公开面世的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一书,无疑是这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部新作。这部书三十多万字,配有近百幅插图,近两百个附表,分为绪论、上篇、下篇和结语四大部分。绪论讲述玉器研究史,厘定相关概念并阐述研究方法;上篇是资料篇,是对周代墓葬出土玉器的复原和统计;下篇是分析篇,是围绕周代服饰用玉、瑞玉和丧葬用玉及其使用制度展开的研究;结语则是分析研究之后所作的综合,集中条列出了其提出的重要结论性意见。
孙庆伟的这部著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的。他一九八八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一九九三年开始随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如果从其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西周墓葬出土玉器研究兼论西周的葬玉制度》算起,他和玉器结缘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十多年来,孙庆伟系统梳理了自宋代以来的玉器研究历史,认真分析了传世及出土文献中有关玉器和用玉事例的记载,完整地收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资料,数次参加了集中出土西周玉器的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的发掘,同时又随玉器研究名家吴棠海先生专门研习过玉器制作工艺技术,从而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撰写过程中,经常与同学、老师切磋,又通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吸收了各位答辩委员提出的合理中肯的意见,作了认真的修改和增删。因此,我认为这部著作资料丰富扎实,分析精辟透彻,结构严密合理,提出的许多带有结论性的论断充满新意而且有理有据,是经得起推敲的。尽管这些论断在书中均有详细论述,但是我还是想借此机会将其简明扼要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些带有结论性的论断主要有:
一、 周代用玉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三大发展阶段:西周早期至西周中期前段为第一阶段,这是周代用玉制度的萌芽期,其特点是审美意趣有一定的原始性,民俗性器类常见,具有等级意义的器类如大型玉石圭、饰棺用玉、玉覆面和墓祭用玉等则罕见或不见;西周中期后段至春秋为第二阶段,这是周代用玉制度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审美意趣表现出尚文的倾向,礼制性玉器如大型玉石圭、饰棺用玉、玉覆面和墓祭用玉出现并盛行;战国时期为第三阶段,此一阶段是周代用玉制度的变革期,传统器类出现革新,新旧器类开始更替,礼制性器类在低等级墓葬中开始使用并流行。
二、 从用玉制度来看,周天子之下的诸侯、大夫、士及庶民等四个等级可进一步概括为两大阵营,诸侯和大夫属第一阵营,士和庶民为第二阵营。在两大阵营的内部,其用玉情况较为接近,而在两大阵营之间,用玉情况则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中第一阵营普遍用玉随葬,而且使用的器类多、数量大;第二阵营的玉器墓比例明显低于第一阵营,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普遍要少甚至不用玉器随葬。此外,高级玉料、主要器形、有纹玉器多属于第一阵营人群,而第二阵营则多用低级玉料、次要器形、少纹或无纹玉器。
三、 从性别角度考察,周代服饰用玉具有明显的男卑女尊特点,即男性较少使用而女性多用;礼仪用玉则是男尊女卑,男性多用而女性少用;在丧葬用玉上则表现为男女平等,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四、 在地域特征上,周代用玉明显表现出南北分野现象。北方是周秦文化系统,南方是楚与吴越系统。两大系统在服饰用玉等习俗层面上基本相同,但在礼仪层面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前者普遍使用瑞圭和饰棺用玉、玉覆面等,后者则根本不用。
五、 玉是周代主流社会主导思想的载体和象征物,玉文化在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周代玉文化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峰。
除以上这些在较高层级上对周代用玉制度作出的带有规律性的概括,其他诸如对玉为精物的论述,对璜、珩的判别,对金文中葱黄、葱衡非佩玉之解释,对玉器中戈与圭为一物两名,对玉含与贝含意义不同的分析,对周代贵族大墓中常见的山字形铜片为文献中所讲送葬时使人持之而从 翣之翣首的考证,对文献中玉之六器和六瑞的辨析等,也无不具有新意,读起来犹如静坐品茗,饶有兴味。
这些富有新意的认识和论断的得出,正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固然与他的勤奋、执着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关,这从他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对3800多座周代墓葬随葬玉器一一作出复原统计、查阅了400余部相关论著即可见一斑。但同样重要的,也在于他善于思考,善于在研究中正确处理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关系,即以相关文献记载为线索,通过考古研究最后作出裁断。
作为孙庆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的导师和现在的同事,我很注意不该说什么过誉的话,但从周代玉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相比同类著作,这部论著无论是在涉及的广度和达到的深度上,实事求是地说,它的确是相当优秀的。
当然,学术研究没有止境。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研究领域宽广得很,比较起来,玉器仅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即使是玉器,一个人的力量也难以穷尽所有问题。况且本书中的一些论断也还存有不同看法,是否真的如此,还需经得起检验,也有一些问题例如柄形器究竟是何用途等也还没有能够提出明确看法……因此,当我怀着和孙庆伟同样的心情为本书的出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希望他进一步放宽视野,驰骋于更为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有新追求,不断有新成果问世。是为序。
2008年6月于北京
序二
吴棠海
去年冬天,庆伟与我相约至昆明一游,我们在旅途中畅谈古代器物的研究方法与前景,他提到博士论文已经修改完毕而即将出版,书名为《周代用玉制度研究》,并邀请我为他的新著写序。我一方面为他的新书出版感到高兴,另外一方面对受邀写序一事有些却步,因为个人认为写序文者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自己才疏学浅,不敢服膺如此重任,但是想到这十几年来,庆伟在古器物学研究领域中孜孜不倦地学习与实践,如今初有成果,我也深感欣慰与荣幸。
庆伟与我是在1995年认识的,那年我应李伯谦老师之邀,到北京大学考古系为该系的研究生开设玉器鉴定的课程,庆伟是参与听课的学生之一。当时的课程时间为期三个月,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概述古代玉器的质地特征、制作工具与方法、造形制作、纹饰制作等基础课程;第二阶段从发展史的角度叙述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玉器风格与特征;第三阶段则以墓葬为专题,从料、工、形、纹等角度解析墓葬中的当代器物与前期遗留物的鉴定方法。虽然当时我所讲授的课程尚未冠以古器物学的名称,但是课程设计就是从料、工、形、纹的分项叙述,进阶到各个时代的全面整合后,再提升到专题性的研究。庆伟对于这样的研究方法表示认同,因为他自己在研究玉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凭墓葬的出土资料来做排比归纳,并不能看清楚每件玉器的时代定位,而料、工、形、纹的分项与整合研究正好可以补其不足,在抽丝剥茧式的还原过程之后,不仅有助于厘清每件出土玉器的制作时代,而且对于它们的成器方法与跨代流传的过程也有适当的了解,如此才能将每件玉器作为实物史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其他的研究。
尔后几年,我们通过在北大讲学与外出参访实习的机会,不间断地讨论与沟通,庆伟逐渐熟悉我对古器物学的相关定义及研究方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2003年,我收到他以周代玉器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看到其中有三大特色:其一,使用大量的考古出土资料,涉及的周代墓葬多达3800余座;其二,采用古器物学的研究方法,将墓葬出土玉器进一步还原为可以继续运用的实物史料;其三,以文献资料和考古实物的二重证据来研究周代用玉状况,指出文献记载中的错误,并重新归纳整理出新的用玉制度。他的努力与用功令我十分感佩,如今论文顺利付梓,相信此书在玉器研究的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玉器同好与相关研究者细读。
2008年4月6日于台北
孙庆伟,江西上饶人。1988年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的发掘,主讲过历史文献早期玉器研究考古学通论《左传》与周代社会等课程。出版《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追迹三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等专著,并编著有《西周玉器》(震旦艺术博物馆,2005)、《战国玉器》(震旦艺术博物馆,2007)等图录。曾获评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