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作家,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读者中间拥有广泛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和生平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以便能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养分,早日实现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为此,作家出版社特邀请当代影响力与活力的评论家、学者,以老中青三代研究者相结合的阵容,撰写一套全新的“中国当代作家论”。丛书采用专著的形式,一位研究者专注于一位作家,以一对一方式全面梳理作家的生平、作品。重点放在作品上面,覆盖作家的创作历程与所有作品,尤其是作家代表性、标志性作品上,结合时代风貌、社会思潮,以客观、理性、对话的态度,深入研究作家的精神构成,透彻解析作品的精神实质,以期达成阶段性的短期内难以突破的作家研究成果。《路遥论》是第一辑之一种,由评论家杨晓帆撰写。
路遥文学世界的重心显然不止于批判揭露社会问题、批判制度之祸,他从生活于制度中的人们写起,写他们为物质生存和精神需要自发的生活,又从这种自然展开的生活形式中提炼出一个理想形态。这里面当然有他对自己身处时代的乐观信念,有他这一代人无法突破的认识局限。但也正因如此,路遥的现实主义不是对观察到的经验现实的直接复制,他既追踪了“改革”的历史走向,又仿佛在预见到改革的现实问题之前,试图凭借他笔下人物的“理想”人生,提供“改革”的另一种历史镜像。
主编说明
自从到大学工作以后,就不时会有出版社约我写文学史。很多文学教授,都把写一部好的文学史当作毕生志业。我至今没有写,以后是否会写,也难说。不久前就有一份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学史合同在我案头,我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没有签。曾有写文学史的学者说,他们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是以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成果为基础的,如果不参考这些成果,文学史就没办法写。
何以如此?因为很多学问做得好的学者,未必有艺术感觉,未必懂得鉴赏小说和诗歌。学问和审美不是一回事。举大家熟悉的胡适来说,他写了不少权威的考证《红楼梦》的文章,但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几乎没有感觉。胡适甚至认为,《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不如《儒林外史》,也不如《海上花列传》。胡适对知识的兴趣远大于他对审美的兴趣。
《文学理论》的作者韦勒克也认为,文学研究接近科学,更多是概念上的认识。但我觉得,审美的体验、“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精神创造同等重要。巴塔耶说,文学写作“意味着把人的思想、语言、幻想、情欲、探险、追求快乐、探索奥秘等等,推到极限”,这种灵魂的赤裸呈现,若没有审美理解,没有深层次的精神对话,你根本无法真正把握它。
可现在很多文学研究,其实缺少对作家的整体性把握。仅评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或者是某一个阶段的作品,都不足以看出这个作家的重要特点。比如,很多人都做贾平凹小说的评论,但是很少涉及他的散文,这对于一个作家的理解就是不完整的。贾平凹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重要。不久前阿来出了一本诗集,如果研究阿来的人不读他的诗,可能就不能有效理解他小说里面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于坚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只关注他的诗,其实他的散文、文论也独树一帜。许多批评家会写诗,他写批评文章的方式就会与人不同,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诗歌与评论必然相互影响。
如果没有整体性理解一个作家的能力,就不可能把文学研究真正做好。
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应该重识作家论的意义。无论是文学史书写,还是批评与创作之间的对话,重新强调作家论的意义都是有必要的。事实上,作家论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宝贵传统,在1920—1930年代,作家论就已经卓有成就了。比如茅盾写的作家论,影响广泛。沈从文写的作家论,主要收在《沫沫集》里面,也非常好,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实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许多著名学者都以作家论写作闻名。当代文学史上很多影响巨大的批评文章,也是作家论。只是,近年来在重知识过于重审美、重史论过于重个论的风习影响下,有越来越忽略作家论意义的趋势。
一个好作家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甚至他本身就构成一部简易的文学小史。当代文学作为一种正在发生的语言事实,要想真正理解它,必须建基于坚实的个案研究之上;离开了这个逻辑起点,任何的定论都是可疑的。
认真、细致的个案研究极富价值。
为此,作家出版社邀请我主编了这套规模宏大的作家论丛书。经过多次专家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选取了五十位左右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又分别邀约了五十位左右对这些作家素有研究的批评家作为丛书作者,分辑陆续推出。这些作者普遍年轻,锐利,常有新见,他们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入当代文学现场,以作家论的形式为当代文学写史、立传。
我相信,以作家为主体的文学研究永远是有生命力的。
谢有顺
2018年4月3日,广州
1984年生,云南昆明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1980年代文学史研究与当代小说批评。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湖北省作协签约评论家、延安大学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与路遥研究中心研究员。获第五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年度优秀论文奖,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评论奖。
目
录
绪 论
一、“交叉地带”的发现 /1
二、柳青的遗产 /7
三、有问题的经典作家 /11
第一章 “理想性”的历史缘起:1960—1970年代的经验与叙述
第一节 与文革文学“有染”:并不容易的扎根故事 /20
第二节 “交叉地带”的发现:回乡知青的古典爱情 /33
第三节 走进“新时期”:什么“伤痕”,怎样“和解” /48
小 结 柳青的遗产:个人、阶级与社会差别 /68
第二章 高加林的“感觉世界”:路遥式个人主义的由来
第一节 “回不去”的高加林:在“十七年”文学的
延长线上 /76
第二节 高加林的“感觉世界”:幸福生活如何可能? /95
小 结 路遥式个人主义:在梁生宝和于连之间 /130
第三章 改革时代的“创业史”:交叉地带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 从《人生》后退:路遥的文学自觉 /140
第二节 普通人的道路:孙家兄弟的生活哲学 /161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创业史”:转型期乡村田野调查 /183
小 结 路遥式城乡叙事:一种共同文化的发展 /193
第四章 城乡之辩、中西之辩与1980年代的现实主义危机
第一节 路遥与贾平凹的1986年:在“农村改革”
与“乡土寻根”之间 /204
第二节 路遥与柳青“重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与“漫长的19世纪” /213
小 结 路遥式现实主义:分裂时代的整体观 /222
结 语 /229
附录 路遥生平与创作年表 /236
参考文献 /269
后 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