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民初留英学人的思想世界
定 价:85 元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陈友良 著,李建平 编
- 出版时间:2013/12/1
- ISBN:9787509752906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092.6
- 页码:39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五四”是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丰硕的领域之一,但许多著述针对核心材料、主要社团的过度诠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五四”的片面认识。与新文化人同时代的留英学人群体,在一般“五四”论述中几乎是隐蔽的,但事实上他们自二次革命失败后留学英同,直至“五四”前后归国,始终通过上海的若干重要报刊与国内思想界保持着紧密互动。因此,全面考察这一知识群体的活动方式和思想内容,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增加我们对民初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民初留英学人的思想世界》的研究思路是:一方面主要依据留英学人主持下的《甲寅》和《太平洋》两份同仁杂志,考察留英学人为主体组成知识社群的历史过程,并叙述他们在内政改革与走向世界两个面向上的思想规划;一方面辅以其他报刊、文集、回忆录等资料重建留英学人与“五四”的对话过程,尝试从文化和社会层面认识留英学人为“五四”注入的“英国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民初留英学人的思想世界》作者陈友良的论述建立在第一手资料上,同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并借鉴当代学者的国际史理论,对民初留英学人的具有国际性视野的围家建设观点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评述。
陈友良,1974年生,福建尤溪人,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毕业,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所作过半年期的访问学者,2013年在北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一年期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在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政治思想史、报刊史等领域。参与翻译《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在《史学月刊》、《安徽史学》等专业学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绪论
第一章 从《甲寅》到《太平洋》的留英学人
第一节 欧事研究会的“人材集中主义”
第二节 《甲寅》杂志作者群的聚合和分流
第三节 《太平洋》杂志上的留英学人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爱丁堡评论”
小结:不应忽略的“心灵社群”
国内篇
第二章 “《甲寅》派的政论文”:思想资源与政治主张
第一节 “甲寅派”的西方宪政理论
第二节 “甲寅派”的政治主张:内阁制
第三节 “调和立国论”:哲学与政治
第四节 《太平洋》与“调和立国论”
第五节 “君子之过”:辟梁启超
小结:学术、政治与道德
第三章 留英学人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 “欲示国内学生以青年奋斗之范”
第二节 “孔子未尝集大成”
第三节 “要争自由,就要争宪法”
第四节 “思想务必要高远,而方法却极要确实”
第五节 从“幸福论”到“科学的人生观”
小结:留英学人的“国民责任”
第四章 留英学人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第一节 从地方主义到联邦主义
第二节 倡议联省自治
第三节 关于国家统一方案的辩论
第四节 参与湖南省自治运动
小结:周鲠生的“事实问题”
国际篇
第五章 留英学人与一战后期的世界政潮
第一节 战时大英帝国的政治改革
第二节 俄国革命及其演变
第三节 美国、日本的宪政问题
第四节 战后的“代议制之改造”思潮
小结:欧战与中国社会政治改革
第六章 东亚变局与留英学人的外交思想
第一节 参战论和修约论
第二节 警惕日本的侵华政策
第三节 促成英美的合作
第四节 “亲俄”的外交主张
小结:寻求国际中的中国
第七章 留英学人与国际主义——以对国际联盟的认识为中心
第一节 威尔逊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其他国际主义思想资源的译介
第三节 对国际联盟的期许
第四节 从理想回归现实
小结:国际主义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