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认清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从静态视角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是把握区域创新系统复杂性特征的关键;从动态视角对其协同演化进行研究,是寻找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基于复杂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与协同演化研究》首先分析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现状,接着对其进行复杂性、耦合特性和协同学分析,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耦合度和协同演进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基于复杂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与协同演化研究》的研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对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矛盾也日益凸显。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因此,科技创新作为保障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已经被各国列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也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领跑我国社会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引擎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创新可以通过企业、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等主体进行传播,创新主体在空间上呈现出的集中性,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其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更能够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知识、信息和服务来提高整体的创新水平。可见,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对于我国创新体系的构建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书将主要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刻的探讨。
首先,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区域创新系统复杂性、耦合性进行深入剖析。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涉及的范围很广,导致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度过高,因此,本书以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系统为例,通过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复杂性评价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复杂度的提升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随之也会导致创新成本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日趋完善为各合作主体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导致过度盲目合作问题的发生,致使合作成本相应提高。即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复杂度与其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
其次,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发现,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第一,各创新主体必须进行合理的耦合,否则无法合作;第二,必须协调好创新主体的独立性以及与整体的统一性;第三,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虚拟组织,因此系统中主体是一种非层级的合作关系。因此,本书在深入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耦合度进行测度。通常区域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并不呈简单线性关系,其相互作用关系还会受到区域创新系统耦合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书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采用非线性分析工具门限回归对不同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状态下,区域创新资金和人力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进行相关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人力投入会比资金投入更显著提高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
最后,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时时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的开放系统,存在着非线性、失衡性、开放性、涨落性等特征,因此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协同学的特征。除此之外,区域创新系统和B-Z反应具有相似的复杂性,因此,本书从协同学视角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演进问题,以此来探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合理发展模式。在分析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引入协同学方法,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绝热消去原理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B-Z反应的隐喻,将创新潜力、创新配置、创新效果作为三个状态变量来进行模拟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发展的状态。通过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在保证足够投入时将会健康、稳固地发展。本书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复杂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担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双法”研究会理事,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运筹学会决策科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理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秘书。担任国外SSCI、SCI和国内CSSCI来源期刊匿名评审专家。长期致力于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与系统科学等研究领域之中,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SSCI检索论文1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重要期刊30余篇,EI检索8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EI源期刊,6篇国内EI源期刊),3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创新系统现状分析
2.1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整体情况分析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现状
2.3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出现状I
2.4 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耦合性与协同学分析
3.1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3.2 区域创新系统的耦合特性分析
3.3 区域创新复杂系统协同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复杂性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4.1 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复杂性评价体系研究
4.2 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复杂性评价模型构建
4.3 企业与科研院所区域合作创新网络复杂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5.1 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分析
5.2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与优化
5.3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测度模型构建
5.4 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度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创新系统门限回归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6.1 区域创新系统门限回归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2 区域创新系统门限回归实证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I
7.1 B-Z反应模型与隐喻
7.2 状态变量的选择与序参量的确定
7.3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的构建
7.4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实证研究
7.5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对策与建议研究
8.1 促进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发展对策研究
8.2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8.3 本章小结
本书结论
参考文献